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香港万佛寺游记 |
[游记]香港万佛寺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由于认识几位香港背包客,本周末再次邀请我共同前往香港沙田郊野行山,周日早上的一阵拦路雨,加上阴霾密布,内心忐忑。岂料接近中午,密云渐散,继上次西贡各个山头郊游后,再往沙田这新界市镇,一游车公庙,曾大屋,万佛寺和已荒废的西林寺。想不到天色竟和上周一样,午时后竟完全放晴,真令人气结。 在大围转乘马铁来到车公庙站,按指示牌直往这座沙田最香火鼎盛的庙宇。车公庙原是一座小古庙,供奉南昌五福车大元帅这位宋代名将,但因多人参拜,因而扩建得非常现代化。反而昔日古庙,隐藏于大殿之后,不再开放,实在可惜。现在的车公大像,虽够宏伟和威武,但总觉得太人工化,殿内又不准拍照,使人感到像是个旅游景点多于传统庙宇。加上参拜过程也有很多工作人员安排,真的不是味道。 离开车公庙,循原路走回车站,续按指示牌前往曾大屋。这座客家传统式围村,是由一位姓曾的石厂主人于1848年所建,作为子孙安居之处。一列长长围墙有三个入口,正中的直入大夫第的祠堂。这儿是举行祭典及仪式的地方,布置虽简单,但也能令人感受到昔日围村的凝聚力。在房舍间是一个大庭院,还留有水井,相信以前村民都会在此闲话家常,增进感情。由此不禁想到现代城市人生活,非常缺乏这种乡里间守望相助的精神,虽和邻居只是一墙之隔,但彼此甚少沟通,彷佛是老死不相往来般,真是人类的一大倒退。 离开曾大屋,走回大马路,步过城门河,往万佛寺进发。这座由一位叫月溪法师的创建,位于排头山上的佛寺建筑群,规模也不少。由于只有半世纪的历史,加上经过翻新及重建,建筑物来得较现代化。由山脚沿石级斜坡上山,两旁排列着用玻璃纤维制造的五百罗汉。由于罗汉外层涂上金箔,在太阳下显得金光闪闪,令人不但感受不到佛寺的庄严气氛,反而显得有点俗气。 步过五百罗汉,便来到山腰的万佛殿。殿内供奉着月溪法师的真身,和过万座的小佛像。殿堂长廊的装饰以红蓝两色为主,倒也衬托得不错。殿前有韦驮亭、观音亭、十八罗汉廊和万佛塔,其中万佛塔内有楼梯可到达顶层,从窗口下望万佛殿,又是另一感觉。 参观过这些低层建筑,便步回佛寺大门,沿旁边的小径往高层建筑走。小径两旁是六十个太岁,形态各有不同,倒也有趣。来到高层的平台,便是玉皇殿和观音殿。这儿的部份殿堂还在进行重建,可参观的景物不多,难怪较少游人走上来。由此原可俯瞰沙田,可惜景观被树丛阻挡,真是可惜。 循原路经过五百罗汉,步回山脚,便沿新城市中央广场旁的小径,走至西林寺。这个昔日沙田的主要旅游景点,据说比万佛寺历史更悠久,一些旧时香港粤语黑白电影也玩这庙宇拍摄外景,但后来因业权问题而被荒废,至今已差不多有几十年,真是可惜。步过“西林”大门,进入园内,经过龙华堂和观音殿,来到大悲愿门。正想继续往上走,赫然发现一头村狗已虎视耽耽地守在路中心。由于这儿是私人物业地区,实在不宜再闯,只得速速离去。虽只是短短一段,但已能想象到以前园林内小桥流水的美景,可惜现在只剩得一片荒凉,猜想以前的繁荣景象,真是唏嘘。看来西林寺这个名字,很快便会被人遗忘,而消失于历史之中了。 郊游结束,朋友说请我去吃大排档价格国内五星级酒店才能享受到的美食,神神秘秘的领我去了位于旺角弥敦道的“太子冰室”,其实我也从一些传播媒体知道这家香港老牌茶餐厅,但这次还是第一次来吃,由于香港大部分场所都是不允许拍摄,所以做贼似的偷偷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几道菜味道有点飘忽,可能是晚饭高峰期,厨师技能的稳定性也有点飘忽。但相对国内的餐厅来说,水准已经优越很多了。香港人很少在家里做饭,我认识的朋友几乎每顿饭都在外边解决的。结账价格也没有我想象中的便宜,可能国人的工资与香港人工资对比还是存在悬殊罢了。 饭后到超市买了些日常生活用品,并不是崇洋媚外,但同样的牌子质量明显存在差异,然后大包小包的踏上回深列车。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86eda10100055p6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