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香港黄大仙祠 看过了香港的“海洋公园”,又登上太平山顶,香港夜景尽收眼底。再坐小油轮观看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湾,上下天光,群星闪烁,清风送凉,万家灯火,山耸水绕,如临仙境。在这西风东渐,时光层叠的历史躯壳下,一座宏伟的中国式道教寺庙就座落在高耸的市民住宅和华厦之间,它便是香港烟火最旺的地方——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啬色二字释义:啬者,少费也,有悭吝之义;色者,所好之物、有欲之类也。人若为物欲所陷溺,则受之控制,易失本性。故啬色二字,实有爱精神、致虚静、省思虑、寡情欲之要义,含有导人悟道修真之意思。啬墙园占地18000平方米,我们拜竭黄大仙祠是在到香港的第二天清晨。天空中下起稀瀝的小雨,淡淡的天色笼罩着这座明珠般的城市,本来就相当干净的街道更加一尘不染。祠庙更是笼罩在烟雾之中,祠外的一个大牌坊,上着「赤松黄大仙祠」的大字。经过解签档、算命看相摊等,便看见另一个内牌「第一洞天」,再拾级而上,有另一个牌坊,上面写着「金华分述」,每个牌坊都有其宏伟的建筑特色和意义。踏进祠庙就如走进烟雾缭绕的仙境一般。 黄大仙祠的外观设计色彩丰富,可视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最佳典型。红色石柱、金色屋顶,配上蓝色的中楣,黄色细工格子设计、色彩多样的雕刻,让整座建筑更显辉煌生色。一座传统风格雕刻的花岗岩拱道将黄大仙祠分成两座厅堂,门窗环绕正殿,现在的黄大仙祠于1956年落成。摆于正殿的黄大仙画像原本存放在广东,1915年时才由人带往香港,1921年时正式的移至寺庙供奉。除了大雄宝殿外,祠内其他建筑也充满传统特色,如三圣堂奉祀吕祖(吕洞宾)、观音和关帝,并挂有万世师表孔子的画像。祠内又珍藏不少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典籍,可谓集儒、释、道三家于一身。另外还有仿北京故宫的九龙壁花苑,壁上刻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题诗。还有意密堂,飛鸞台,经堂,麟閣,玉液池,盂香亭,凤鳴楼,照壁,医药局,从心苑等。据祠内的《赤松子自述》记载,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约于公元328年于浙江省金华县兰溪市出生。他十五岁开始学道。四十年后,他的兄弟到山中寻找他时,见他能指石变羊。从此,两兄弟一起修练,双双为仙。黃大仙師“普济劝善”为宗旨,善业范畴范包括兴学、赠医、送葯、安老、扶幼、救災、恤难等。因为他隐居于赤松山,故又称为赤松仙子。人们无论保平安,求事业,问姻缘或者任何疑难杂症,可以来这里求解迷津。农历年前后也是这里鼎盛的时期,人们争上第一柱香,起早来这里问签求卜,寻医讨药,或是求卜一年的运势,黄大都有求必应,非常灵验。 这里把古老和现代/悠久和暂新/以及灵与肉/生与死……整合在一起,用前世和今生串成了一串神密的项链。佛修来生,道重现世,这里因此成为香港人民的精神依托。繁华的商场也会见到神灵的牌位。近年,更获批准在祠内举行婚礼,为新人办理注册事宜。 一对对新婚的夫妇从这里走向生活的殿堂。 『三圣堂』乃供奉观音菩薩、呂祖先师及关帝圣君聚三圣于一堂,溶佛道儒为一身。充分显示了香港信仰之杂陈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盂香亭供奉燃灯圣佛,是佛教的始祖。『麟阁』內供奉有万世师表孔子及其弟子,善信多在此作福祈求子女聪明伶俐。『麟阁』前是一座称为『孔道門』的長方亭,是遊客拍照留念的好地方。,『凤鳴楼』礼堂常外借黃大仙区內其他非牟利团体举办各项文娱活动的场所,楼前面的一大片空地上有一座『仙乡吉羊』雕塑,此雕塑于一九九六年由浙江关溪市人民政府所赠,从心苑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日落成,孔子說:“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苑因以命名。苑內除了小桥、水榭、瀑布、流水及两个人工湖外,还建有一座全长九百多米的长廊,由东至西橫贯花园,並把分佈在园內不同位置的六个小亭连接起來,婉延曲折,密中有疏,富有中国特色。 香港旅游半为购物,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们怀着忏诚的心情不得不急促上路。烟雨中的黄大仙寺作为香港人心中的一片净土,也同样在我们心中留下了神圣而深刻的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