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极村 |
[游记]北极村 |
2008-05-22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原创)极度低温(二)--北极村 午饭后,11:30分从雪乡回哈尔滨,晚上九点多乘火车往漠河,这一趟要一天一夜,好在我们买的是软卧。 雄关漫道,一路风雪,路上车辆越来越少,也许东北人都在"猫冬"。 这种天寒地冻的时节,只有南方人,比如像我--从来没真正感受过什么是真正的冬天的,才会在这种时候,来祖国最冷的地方,用我们的身体来挑战寒冷的生理极限。 火车上我们的主要靠泡面来解决,简单实用。 坐N41一路向北,从哈尔滨到漠河,有北安和齐齐哈尔铁路线,但都要经过嫩江。加格达奇、林海、塔河,嫩漠铁路一直北上,像一条蜿蜒的蚯蚓。 火车疾驰奔向漠河,行走在千里白雪皑皑的大地上,我们在软卧里吃着香橙口齿留香,思绪随着火车行使在北国的天地之间,在冰天雪地中思绪飘飞,无疑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从软卧的车窗望外看,结冰的河流、成片的白桦林、连绵的山峦、虽然车厢内暖烘烘,一窗之隔,外面可是越来越冷。 晚上最冷的时候,连卧铺车厢内的窗户都结成了冰疙瘩。 我心理明白这是往极度寒冷之地隆隆驶去,我甚至已然感觉到北地嗖嗖的寒风,往北!往北!我们一路坚定的往北! 我们是第二天的晚上到达漠河的,入住北极宾馆,宾馆的条件比哈尔滨还好,卫生间很大,家具用东北特有的红松制作的,散发着松香味。 漠河一大早的街景景观。 晚上我们在漠河美食一条街的狗肉王店吃了今冬的第一次狗肉,实在是便宜。 漠河街上卖的水果,诱人的很。 在宾馆休息好,一大早我们就随刘师傅的小车前往北极村。 途中我们路过胭脂沟金矿。 参观了李金镛祠堂。 开车的刘师傅告诉我们:漠河金厂始建于1889年。清朝时,这里的金子曾为慈禧太后换过胭脂,遂称胭脂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开采历史。 现在的金矿于1989年建成投产,经济效益一直较好。整个矿区除了生产用地之外还有李金镛祠堂遗址、埋葬5国500多名妓女的墓葬群、采金文化陈列馆以及胭脂亭等。 漠河前临黑龙江,背依祖国。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万劫不复地处于一种永久的牵挂与缅想之间。 踏上漠河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远的天空和淡淡的云彩,以及天空下那些挺拔的樟子松和秀雅的白桦树。这里仿佛是世界的初始,一切是那样的净洁与安详,让我们这些从城市的灯红酒绿中走来的人,感到羞愧。 北极村到了,这就是进入北极村的标志。 在极地呆了一天,超低温和超美果然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住在北极村的村口第一家,是村里少有地热的家庭宾馆,有独立的卫生间,条件已经算是很好了! 在北极村我们基本全部武装上身,今天这里的温度是零下43°--难以想像的极度低温!我用上了毛线护膝,保暖内衣/厚毛裤/棉裤,兔毛袜、西藏加厚加毛冲锋鞋,毛线遮耳帽外加一层风雪帽,厚厚的围巾,皮手套,但在户外一会儿你的头脸周围全是白霜,眼睛冻的红红的像兔子。
|
转自:http://zlf407.blog.163.com/blog/static/32598229200801689183913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