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阆菀石海和孙权故里 |
[游记]游记阆菀石海和孙权故里 |
2007-07-16 yculblog.com |
阆苑石海和孙权故里 二OO四年十月十四日至十月十五日,居委会组织了一次去桐庐的旅游,为期两天,我和李椿华一起去了,還有不少邻居夫妇。汽车从上海出发,直达桐庐城郊的阆苑石海风景区。时近中午,正好吃饭。饭室就在大门厅两边,大门眉匾挂着<阆苑石海>,一条三四十米长的走廊,一边可欣赏野风景,一边一个个饭厅,门眉上都写着什么梅花厅、菊花厅之类的幽雅名称。每厅只放一张园桌,坐十人,我们一下就佔了五间。饭后略作休息,在门前玩赏拍照方便等活动。稍后即乘小舟穿越一湖泊到对岸登山,舟为自操桨小船,每船可载八人,有一人管理,我登船后即从管理者手中拿了船桨,说;"让我来掌船操桨"。这事自乡下到上海五十余年没有做了,会荒疏嗎?今天正好试一试身手。船离码头向湖心驶去,我遍划遍掌舵,觉得還蛮順当,且速度也不比别船由管理人员划的慢。湖水如镜,山影倒映,几只北京鸭在湖中嬉水,见游船急向湖边游去,激起的水浪,把倒映在湖水中的山体也扭得曲曲縐縐地晃动。游客有的帮着持桨划水,没有桨的也還手痒,直接用手伸入水中比划,也算是一阵乐趣。及堤登岸,沿石板道向山路走去,一路上高则石级,平则砂石路,走走停停,一个个景点就在眼前了。在一处平坡的山崖旁,从山壁上倾泻下一溜瀑布,旁一石碑刻着<天龙瀑>三字。其声轰轰然,游人皆注足观赏,以瀑为背景,纷纷拍照。旁一铁梯栈道,向前必从此过。行约里许,一石碑刻字曰:"古驿道"。说明此路古己有之,且为官路,概山上人烟稠密,尚有市镇官贾也。果然,行不多远,至一处屋舍严整,亭榭纵横,导游曰:"此阆苑也"。游客对此高山却有如此佳境,莫不宛而叫好。走过一方平地,有一山洞在前,一条水沟,流水淙淙,踏着一块块埋在沟底的石头走进去,一个巨大的山石洞府呈现在眼前。洞口很高,上有一个很大似天窗般的大洞。原来前一段山洞口过后,又有一段空隙,成了前后两洞的天窗,因此洞内光线充足,而前洞则好比一座天桥,凌空高悬,伟为壮观。向里洞渐低垂,但洞壁峭直,里有一层天然平台,很大,比戏院里的舞台還大。有人工凿成的石级可以上去,上面供着个章姓神位,说他就阆苑的创始人。的确,此处住宿,里可避风雨,外有平地可以耕作,是个生息的好地方。 我们己登高八百多米,但此处却是突现平地,且有公路汽车。这时导游说:"大家辛苦了,走了这许多山路,现在可以坐汽车去宿地,如果身体好,精力可及,则可向右侧山道继续前进游玩石海等山景"。我选择继续前进游玩,椿华则乘车先去宿处。 我和邻居数人,向右侧山道前进,一路也是高高低低,石级山道,平坦砂地,還有几个洞穴,可以穿行,也可在洞外行走。周围风景也很秀丽。有一块巨石,约四五十平方宽阔,上面是一条条高低起伏的水沟,非常匀称,像江河湖泊中的波浪一般,原来这就是石海。细细观之,确也形像。在云台边近处可看到一块上大下小危然直立的巨石,它不依山靠壁,约有十余米高,上似平顶,大约也有十多个平方大小,可下部却小得可憐,周围不过四五米而己,是天然生成,却不倒,看着叫人寒心。此处遠眺,可见迷雾层峦叠嶂,河川纵横,村镇田庄,一派美好景色。旁有一小店,店边一块小牌写着<云台天风>四字,确也贴切。原道返回至阆苑,乘车去宿地,先到者己安排妥了,稍事休息即晚餐。 居住地是一个农村,约有三四十户农民。地处高山平原,却也有水旱田地,村边多种有瓜果蔬莱,远边则林木郁郁,银杏粗壮,近村的石坎洞隙间,泉水洩洩,没直接用山泉的人家就从这里担水,也很方便。我们住的一户农家,有木结构五间南向楼房,两端扶梯上下,楼上做大小容房五六间,二十几个床位,我和李椿华两人佔了一间,里面也是两张沙法床,一张写字台,一张椅子,两只热水瓶茶杯之类的东西。门对面是厕所浴室。楼下一间后堂是厨房,三眼灶堂,水是山泉,有一根竹简从墙外通进来,水缸高口处有一个洞,当山泉水满缸超过水洞時会自动外溢。前厅左边放两张大园桌,每桌可座十一二人。他家这次正好住了二十人,就是两桌。一张方桌自家用。厅左是四只沙法茶几和一架四十八吋彩电。居住条件不差,伙食是家主妻子和一位村妇两人烧煮,莱肴素食为主,青菜洋芋罗卜,也有霉干莱烧肉和山栗子炒鸡块之类什物,味道尚好。主人家還提供一瓶白酒,在全是男士的一桌上,吃得也很热情有味,我和椿华坐在一桌,没有吃着。晚间休息时有人买了银杏栗子回来,看看很好,说就在村东,有好几户人家都有,我和李椿华两人去了,也买了两斤栗子和两斤银杏。 翌日早饭后,准备乘车去孙权故里。小客车先送我们到<天龙瀑>景点对面山坪,这时<天龙瀑>滴水不漏。原来上有水闸,遇游人时才开放的。小车回去接第二车游客,我们则在下面等着。四周看看风景着实不差。旁有<凡居越>山莊,里面景色幽静,设施雅致,是现代化休闲养息的地方。在一个大堂上,挂着清人俞越写的诗,他在诗中描写这里的风景时说:"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重重叠叠山,弯弯曲曲河"。诗真把此地的山水写活了。回头看看曾乘小船渡过的湖泊,园团团的像个月亮。周围的村落房舍,白墙黛瓦,点点滴滴,散布在青山绿树丛间,就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趁此等客的空间,一一拍照留念。小车来了,游客到齐,换乘大客车直向孙权故里驶去。 龙门古镇距阆苑石海景点约三十余公里,约九点多就到那里了。车很挤,开不进镇去,只能停存镇外的路旁。下车进镇参观,街道上人很多,似在举行集市贸易。我们进入古镇,从一座龙门牌楼边进入老街,老路。路面都用很小的石子铺成,路也很窄。进入孙氏宗祠,其建筑非堂宏伟。每根出梁,都雕有巨大兽饰,窗框、门眉、柱础、階沿等做工都十分讲究,厅堂、房舍、庭园、井台等没计,摆置莫不细宜富丽。小小一个龙门镇,历史千余年,住着三国时期孙权的后裔,至今繁延生息七千余人。镇上建有许多厅堂,诸如:除孙氏宗祠外,還有育德堂、乐善堂、、吉庆堂、承恩堂、平受堂、怡顺堂、承志堂、迎曦堂、治移堂、陈箴堂、瑞微堂、咸正堂、瑞霞堂、积善堂、世德堂、兰友堂、山乐堂、孝友堂、诚德堂、等等不下二十余所。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只剩门楼,有的已十分陈旧,有的己改做住屋,一一观之,总觉得一代伟人,后人虽非其直系,亦傍依以其为荣者夥焉! 参观约于二时结束,乘车回沪。 阅读全文(7次) / 评论/ 丢小纸条 |
转自:http://yjwang1900.yculblog.com/post.1373122.html3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