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旅游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游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评论. |
[游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旅游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游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评论. |
2008-06-10 luopan.com |
游“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匿名) 大庆最早的名字叫“萨尔图”,是蒙古语“多风的地方”,这个曾经的松嫩平原上的牧民游牧区,如今已经被拨地而起的高楼、宽敞的街道、漂亮的广场和街心花园以及彻夜闪亮的霓虹灯所替代了。如果不是遍布大街小巷的“磕头机”昭示着这是一座因石油而兴起的城市以外,你已经几乎看不出它和其他的现代化的城市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据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的同志告诉记者,那时,独臂将军余秋里挥师北上,将军不是勘探专家,但是他却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理论”,运用军事上的游记战术布下了三口钻井,结果,石油竟喷涌而出。 那是一个值得所有人记住的日子。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涌出了第一股黑色的原油,从此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贫油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一石破天惊的喜讯不仅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地摘下了贫油的帽子,而且构筑起了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基础。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欧阳钦和省长李范五等领导赶来庆祝。途中,他们在车上议论,松基三井喷油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前夕,是向国庆献了大礼,喜上加喜、应该大庆。以后石油部又把这个新油田定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因此得名。 王进喜(1923——1970年)甘肃玉门人。全国劳动模范。1938年在玉门石油公司当学徒。 新中国成立后,在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当工人。1956年任油矿钻井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率领钻井队创造月进5000米纪录,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为了弘扬“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在大庆市中心营建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于2003年10月8日王进喜诞辰80周年之际举行了奠基仪式,2006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之际正式开馆。2006年8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管区占地面积11.6公顷,主体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组合,高度47米,顶部为钻头造型,正门台阶共47级,寓意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274794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