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眼中的上海

[游记]我眼中的上海

2007-07-16    xnwj519.com

我眼中的上海

2004年8月8日星期日20时16分

上海最具震撼力的,当然就是它的外滩。很多人到上海就是为了看一眼外滩。
下了火车就坐地铁到人民公园下,一眼就看到了一幢白色的洋式楼(新世界),楼上雕刻着花纹,顶上有个圆型的小塔楼。我立刻张大了嘴吵着要照相。老爸说,不用急,外滩这样的楼有很多,到时候或许胶卷都不够用了。远远地朦胧雾气中,看到东方明珠红色的大圆球。
南京西路的上海美术馆让我又震惊了一回。美术馆的房子前有几个人物塑像,更显得美术馆的古朴。而右手的几张大海报也是那么地有艺术感,与整个建筑搭配得很协调。于是赶紧留影。
往前走几步,看到了安妮宝贝小说中的星巴克咖啡南京西路店。透过玻璃窗看去,店里贴满了抽象画。南京也有一家星巴克,但个人觉得这样的店只能融在上海的气息中,开在南京有点突兀。
国际饭店也是让人有震撼的感觉的。黄色砖头已经发黑了。不做任何清洗。就任它黑下去。碉堡一样的建筑,排山倒海似地立在那里,自有一种陈旧古朴的美。第一次看到这样不做任何修饰的完全自然本质的建筑。
在李碧华的小说中知道上海在解放前最有名的一家店就是惠罗商店。看到金色的店招牌时激动起来。现在的惠罗商店在周围那么多店中很不起眼,但在当时,只有社会的上层人士才光顾这里啊!
出了步行街,老爸指着一幢绿顶的房子对我说:“这是外滩我最喜欢的建筑,叫和平饭店。你一定要记着它,看到它就知道了,步行街到了。”
除了图片中,真实的见到外滩是在亚视剧《纵横四海》中。那样让人无法呼吸的美丽,虽然只是一闪而过的镜头,但我一直牢牢记得那样的美和那样的一种感觉。在外滩上像疯子一样跑来跑去,就为了能同时看遍每一处景色。当然最先看到的是最有名的海关。窗户上面的墙壁上雕着花,圆形的大钟高高耸立,顶上是一面五星红旗。每隔15分钟,听到类似于编钟声的钟声敲响,仿佛回到那个过分繁华的年代。
外滩的楼实在太多,不一一详述。最喜欢的是美国友邦保险的楼。楼的上半部分是有些发黑的白,下半部分是纯白的,不知道是否清洗过了还是翻修过了。这样黑白的对比更衬托出建筑的陈旧。红色的三个字母“aia”,下面灰黑色的几个汉字“美国友邦保险”,与建筑搭配得恰到好处。顶上两个对称的小塔楼,典型的欧式风格。在这幢楼前仰望了好久,生怕自己一转身就会忘记它的美。很想上那两个小塔楼去玩,奢望吧。
除了外滩的美,上海的老街也美。从城隍庙出来,绕进了一条老街中。先是看到两条岔开的路,在路的交汇口有一个红色的木制舞台,应该是过去唱大戏用的。进了其中一条巷子,或者说不叫巷子,而是地名中的弄堂。巷子窄得伸手就可以碰到两边墙壁。瓦房,木边框的窗户,老式的电线,地上的积水,到处晾晒的衣服。黑洞洞的门里,是倾斜的小楼梯,挤满了一家家的人。这样的房子,水池在大门外,没有厕所。坐在死胡同底的几个摇着扇子的上海居民,警惕地看着我们。留了影。看见一个妇女在洗菜,跟她打了个招呼后用毛巾接了水揩了一下脸。原来上海人也并无南京人说的夹生(南京话,意思为小气,自私,挑剔,与人处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那种)。
出了老街转到大马路时回头一看,老街口立着一座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上海老街。其实上海的文物、建筑、树木等的保护做得非常好。除了上海老街外,经常就可以在路上看到某幢并不怎样的建筑上有一块水泥牌子,上书:市级建筑保护单位。或者很随意地在某棵大树上看到一块写着市级保护植物的牌子。在上海,除了市中心外,几乎没有宽阔的大马路,全是走单行线的小街巷,路两边不是具有西式风格的建筑就是上海特有的陈旧的老房子,虽然没有名气,但却有一种美感和历史感。这点南京是远远不如的。当南京还在为了民国建筑该不该拆而讨论时,我想这个话题如果放在上海,应该连讨论都免了,立马安块保护的牌子给保护起来。
上海另一个做得好的地方就是,所以服务性行业的人都讲普通话。虽然说得并不完全标准,但却也告别了上海腔。没到上海前担心听不懂上海话无法与人交流,到了上海发现这样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上海的公交车司机不会偷懒不按站名,上海的路人不会用上海话回答你的问路,上海的营业员跟你打招呼用的也是普通话。甚至在上海的景点发传单、拉客的老太用的也是普通话。什么是国际大都市,在这点上就体现了。不说说外语了,自己国家的通用语言,你总该说吧?外地人过来游玩,至少不会造成语言上的障碍。不像南京,外地人总抱怨听不懂公交车上司机的那句“啊下(意思为下车吗)”。如果你没有应答,那站就开过去了。
在金贸的途中坐了趟公交车,让我彻底感受到了上海人的热情。我们问等车的人去金贸坐什么车到哪一站下,其中一个男的用普通话回答了我们,后来又觉得不对,想了想,又和旁边的一个等车的男人讨论了起来,就为了哪一站下最近我们又不会搞错讨论了半天。最后两个人有了共鸣:做到底。或者这件事情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海人很较真。在马路上看到一个管行人过马路的老太,在绿灯快要变成红灯前她已经不让人过马路了,有个男人(应该是外地人,上海人的交通意识都很好)继续往前走,老太上去拉。那个男人挣脱了老太走到了路中间,老太又继续冲过去死命拉。最后还是没拉住。这点南京的值勤人员做不到。
因为高温限电,没有看到外滩的夜景,是相当可惜的。晚上在酒店里,在吉宁电视台看到徐小明的专访。次日清晨从吴淞路的酒店步行到外滩,路过一个叫余航路的地方,其中131号的房子很特别:雕花的灰白的门楣,红木头的破旧大门,粗铁皮的;漏水管,小窗户上贴着快掉色的汽车广告,窗户上随意安一块绿色波钢瓦。最有意思的是,大门旁边是一个红木小马桶。雾气蒙蒙中,这样的场景让我想到反映旧上海生活的电影:一到早晨,就有人挨家挨户来收马桶,睡在床上,只听到一片倒马桶的声音。我想这应该就是真实的原始的上海的一角。于是用掉了最后一张相片。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能不说东方明珠和金贸大厦。东方明珠,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看到高耸入云的金贸,觉得像一把泰国剑,直插云霄。在夕阳中格外壮观。这两个景点都没有上去。
次日中午在徐家汇找南京的那种大排挡,比如1圆的馄炖2圆的饺子5圆的面条等等。没有找到,到处都是华而不实的餐厅。在超市买了只烤鸡,又在麦当劳买了点东西心安理得地坐在里面吃。吃完后从徐家汇步行到宋庆龄故居。对于宋庆龄的故居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是路过天平路和余庆路时,看到了一幢幢的两层小楼。路的两边是高大的梧桐。这样的房子这样的巷子很像南京的梅园新村。我对老爸说,也许宋庆龄的故居不远了。果然,很快就找到了宋庆龄的故居。想不到在上海也能找到和南京类似的建筑。
旅途中有太多的感触,不能用笔一一记录下来。回到南京也有数日了,却依然沉浸在上海的风景中不能自拔。我永远不会忘记从宋庆龄故居步行到静安寺途中路过上海图书馆的那些个街道的样子。狭窄的街道,路两边是高大的梧桐,半旧不新的房子,行人匆匆走过,汽车飞快地开着。这样的场景总让我想到南京那些已经被拆除了的小巷子,走在树荫下,有风吹过,很凉爽也很舒服,就想在这条路上买一所房子永远地住下去。还有在上海的第二天清晨在滨江大道遥望外滩,那样一种逼人的美是无法用言语也无法用图片去形容的。薄薄的雾气还未散去,隔着滔滔江水,看到对岸的海关大钟,看到我最爱的美国友邦保险的大楼,三个红色的字母是那么显眼。那幢绿顶的和平饭店是那么具有贵气。还有上面有个圆型大塔楼的浦东发展银行……有游船从视线里驶过……
于是发了一个信息给公司的前主管,一个辞职回到家乡的上海人。就用这条信息做这篇游记的结尾吧:此刻坐在滨江大道上听到对面传来的钟声,仿佛回到了十里洋场的旧时光。外滩比图片中美得多,美得让人不忍轻易转头。真想在滨江大道上建一所房子天天遥望对岸,或许这样看一生也不会厌倦。上海的老街巷,是任性的时光流逝的最有力证据。在狭小的巷子中,我看到真实的,原始的上海。

补充说明:关于上传照片的事,这几天工作很忙,家里又忙着准备装潢搬家的事,天又热,所以根本就没去问。放

转自:http://www.xnwj519.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6773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