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它的前身是清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试验场是在原乐善园、继园(又称“三贝子花园”)和广善寺、惠安寺旧址上所建。建成后的农事试验场占地面积约71公顷,除有不少精美的建筑物外,还设有试验室、农器室、肥料室、蚕室、温室、农夫住宅等。对各类农作物分为五大宗进行试验,分别为“谷麦试验、蚕桑试验、蔬菜试验、果木试验、花卉试验。附设的动物园面积仅占1.5公顷(即今北京动物园东南隅),最初展览的动物是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的端方,自德国购回的部分禽兽及全国各地抚督送献清政府的动物,约数十种百余只。植物室内建有温室,并展出各种奇花异卉。由于农事试验场所处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又是京师第一座集动物、植物为一体的,带有公园性质的农事试验场,故开办之初,人流不断,十分热闹,甚至慈禧、光绪也两次来园观赏。农事试验场之名,很快盛传京师。 北京动物园内的古建筑乐善园建筑遗存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乐善园建筑遗存有畅观楼、鬯春堂和豳风堂。其中畅观楼和鬯春堂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专供慈禧去颐和园途中休息之处,畅观楼是慈禧的住所,隔水相望的鬯春堂是随侍人员休息的处所。畅观楼为砖木混合结构二层楼洋房,周围有深外廊,山墙面向前开窗,屋顶内为阁楼。红砖墙体,局部抹灰及灰塑线脚并加以砖雕花饰。爱奥尼柱式,曲线形山墙上缀以球形装饰。正面两端转角处为八字形阁楼,上覆拱形铁皮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