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京都

[游记]京都

2008-05-22    163.com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京都--日本古城(1)(2)(3) (4)

京都--日本古城

只有京都的情感才是典型的日本式的情感,只有京都的风韵才是日本的风韵。感觉中的京都宛如一个沉浸在往事中的思妇,美丽而又幽怨。不论去岚山、去金阁寺、去平安神宫、去清水寺,还是徜徉在典雅别致的街景之中,你都会有一种恍如梦境的不真实的感觉。

京都是日本一座幽雅秀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明古城,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和著名的观光城市。

京都市古称平安京。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794年桓武天皇将都城从山城长冈(即今京都市西郊)迁到这里,到1869年明治政府迁到东京,京都作为日本国都先后达1075年之久,故有"千年古都"之称。桓武天皇当年迁都至此,希望能获得平安吉利,故名"平安京"。又因京都位于东京的西面,迁都东京后,凡天皇登基、国家大典均在此紫宸殿内举行,所以就有了"西京"的称呼。现为京都城首府所在地。

只有京都的情感才是典型的日本式的情感,只有京都的风韵才是日本的风韵。感觉中的京都宛如一个沉浸在往事中的思妇,美丽而又幽怨。不论去岚山、去金阁寺、去平安神宫、去清水寺,还是徜徉在典雅别致的街景之中,你都会有一种恍如梦境的不真实的感觉。京都不属于现在,它属于过去、属于历史、属于一个民族对自己、对往昔、对沉积于胸几千年的情感之核的深深的眷恋。

倾城之恋--古都的旧爱与新欢

千年以前,深受大唐文化熏陶的平安王朝在此奠基,从此展开这座古城如诗歌画卷般优美的历史,一句句、一页页、一篇篇……
从《源氏物语》、《枕草子》到古今和歌集,无数女性以自身纤细的笔触书写过这座城市。而后时光荏苒,京都再度化身川端康成笔下那座既壮美又悲伤的《古都》。
只不过新旧文化冲击并没有停止拉扯京都,即使刻意追寻川端的足迹,我看到的还是戴上昔日镜片的今日风景,毕竟,物换星移是古都不可抗拒的宿命。
透过川端康成的瞳仁,看京都40年的风情流转。

1962年,63岁的川端康成出版了小说《古都》。没想到40年后的今天,我认识的京都,也是从这本书和这个人开始的……
一位历经了年幼失怙的孤苦无依和不断面临死亡挑衅,以致于养成忧郁悲哀的个性,并对人生产生虚无感的作家,遇见了一座几千年来背负着兴衰轮替的沉重包袱,上演过无数或繁荣或腐败历史的古都,其中擦出的火花满溢浓郁的忧伤孤独氛围可想而知。特别是无论川端康成或京都,都深受平安时代的影响,延续着《源氏物语》中以"物哀"色彩为中心的精神,因此主体的哀感往往投射在客体的呈现之上,于是人和景物的宿命也就透过这种既纤细又颓废的描述层层交叠、紧密相系。

透过《古都》主角千重子的生活片段,我们看见了京都这样哀婉且风雅的韵味,也体会到川端康成对于自身虚无和孤单的投射。
尤其这对因造化弄人而在当时阶级鲜明的社会制度中过着迥异生活的孪生姊妹,更是作者对于不可抗拒之宿命的嗟叹最佳的诠释。然而,对川端康成来说,无法操纵的并非只有人的命运,一座古城也同样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无力挽回即将流失的传统,生与死,存在或消失,一切皆是宿命,无从抗拒。

战后,美军占领了京都市中心某些重要的地区,时势所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变革, 商家行号的改组公司,和服花样的转变……曾经,川端康成为了躲避战争的苦痛而沉湎于古典文学中,却反而淬炼出对民族历史文化更进一步的反思。尔后,除了对亲人的追思和情爱的波折之外,他的作品中更强烈地浮现与日本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相关的主题,因为他看到了古都景物面临消失的危机。

甚至于连双胞胎的存在,其实也暗寓了京都当时的两种社会现象,贫穷的父母(战后的京都)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必须忍痛割爱,身为弃儿却被市区富裕人家抚养长大的千重子,就像是被接枝的美国文化,在旁人眼中显得美丽而幸福,受到众人的崇敬与爱慕。至于虽被父母留下抚养,却历经幼年双亲早逝而在郊区寄人篱下的苗子,象征脱离历史的庇荫而逐渐式微的传统文化,卑微的地位让她无法超越殖民的优势,这或许就是一座古都面临时代冲击所无法克服的宿命吧!

京 都 的 绿

春夏秋冬,我皆历访过京都。
从御所、桂离宫、金阁银阁、平安神宫、野宫神社、天满宫、龙安寺石庭园、正仓院的古代空间艺术,到北山圆杉、嵯峨竹林、青莲院楠木的自然风物,到紫式部故居、芭蕉庵、落柿舍的文学遗迹,乃至西阵的织棉、纤细的小巷、加茂川畔的高台酒馆、林阴的哲学之路的民风民俗,一景一物,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充满了古都的传统气息,处处都能成诗入画,但我在这里想写的,是京都的绿。桂离宫满林的绿
一个秋日,我们来到京都近郊的桂离宫。这座离宫比御所更简素,四周没有一般的墙,只是围着一堵竹穗篱笆,宫门也是竹编的小门。钻进门内,满林绿野,恍如步入了一座枝叶亭亭如盖的大森林。太阳的光透过密林的缝隙斜射下来,映衬出绿的浓淡层次,幻化出绿、淡绿、绿青、墨绿的微妙色感。我仿佛接受了色与光的洗礼,身心顿觉清爽。
我想首先饱览全景,急不可待地登上了一个山冈,俯视雁行式散布在离宫中心部位的古书院、中书院、御幸御殿、月波楼、松琴亭、赏花亭、笑意轩等建筑群。这些建筑物样式多彩,功能各异,但它们都是清一色的木造结构,草葺屋顶,白墙白格子门,毫无人工装饰,在满林的绿中,表现了至简至素的传统自然美。
这些古建筑群,与起伏的地形、水池、小岛、木桥、林子等自然景观有机地配合,使造型艺术与大自然融合一体,造就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纯雅的大艺术空间。踏着弯弯曲曲的小径,走下山冈,来到水池旁,目睹池面平静如镜,景物倒影其上,流溢出一片绿彩,像在幽幽碧水上泼洒了一幅青山绿水的水墨画,别有一番天地在人间。跨过木桥,踏上小岛,置于林间,我不禁为这座园林不重人工重自然,构筑起了一个如此完美的绿色世界所折服。

转自:http://hxq19681219.blog.163.com/blog/static/3317613020076251053166401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