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Mixamp;Match版日本之行(第五天-龙安寺和天光背. |
[游记]Mixamp;Match版日本之行(第五天-龙安寺和天光背. |
2007-07-21 live.com |
Mix & Match版日本之行(第五天-龙安寺和天光背影) 第五天 天气:晴朗 情绪:HIGH-HIGH-HIGH 今天,我们要正式开始京都探索之旅了。虽然京都地域不大,但寺庙和景点多如牛毛,要在1天时间里数完这些“牛毛”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从中挑几根最精良的来欣赏。京都是仿着长安打造而成的,城市按着地域方位被庖丁解牛般分割成洛中、洛东、洛南、洛西、洛北5大块。昨天的岚山和夜宿之地位于洛西,理所当然,上午的去处就在此了。好在洛西的“牛毛”都是上上品,除了岚山之外,还有经典的龙安寺和金阁寺。中午,我们要奔赴位于洛中的京都车站,去那里寻找今晚的旅店以便放下行李继续前行。此区域是古都的中心,古皇宫-京都御苑-这根高贵的“牛毛”一定不能错过。之后,考虑到夜晚节目也要精彩,我们一致选择了位于洛东的清水寺,除了寺庙实在出名之外,周边还有很多老铺可供血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了清水寺附近的祗园-这跟香艳的“牛毛”-京都闻香识艺妓的好去处。 龙安寺和天光背影 虽早早出发来到车站,但却迟迟不见公车踪影,而车站除了我们就不见其他等车人。仔细看看站牌才发现,所有车次都标着具体时间,所以不到时间也就没人等车了。接近到站时间,不知从哪里一下子跑出了好多人聚集在车站,看看装束都是上班上学一族。 公车把我们送到了一条幽静坡道上,龙安寺到了。也许还是太早,这条路上继续空无一人,只有早起练声的小鸟陪着我们一路悠闲漫步。大家齐做深呼吸,满足地享受着从路边密密绿色里吐出的芬芳。走过一个弯道,忽见一株绽满花苞的樱花树杈从路边的石墙里探出头来。也许是多日来樱花一直和我们做迷藏,走哪儿她躲哪儿的缘故吧,现在只要逮着一株就会让我们精神振奋。举起相机轮流和她合影,好歹也算我们赶着春天到日本赏樱的一个明证吧。 寻着路边指引,穿过一条小铺之路,在一个小店寄放好行李,踏入了龙安寺的院门。沿袭日本寺庙的一贯风格,进入大殿之前要穿过一条长长的沙石小路,让我们这些心缠欲念的俗人有时间放空杂念静下心来进殿聆听佛的梵音圣语。院内曲径通幽,条条小径如同枝杈般在主道旁蔓延,一路走去,忽见一条铺满绿色的竹墙小路,又忽见一条小屋掩映的小道。宁静院落中,除了飞鸟啼鸣之外,就只剩下寺中婆婆的沙沙扫地之音了。害羞的婆婆就有来人,便提着竹扫轻轻隐入了小道旁的林子中,如同隐士一般。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摘自淘渊明《饮酒》。 小道将我们引向了龙安寺的庭院,格局几乎和天龙寺差别不大。倒是一早来嬉水的鸭子一家三口引来了我们的注目,虽然有人置疑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科学性,但此番春天的美好意境的确是勿容置疑的。 说到龙安寺,就又要提起方丈庭院里的枯山水。龙安寺的枯山水几乎就是日本枯山水的代表,就象一提起“中国菜”老外就想到“宫保鸡丁”一般(思维狭隘!)。枯山水图案非常简单:在一片矩形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而地上的白砂被梳成一圈圈或一条条。根据研究,这一简单意象包含着无数深奥哲理,在此就不一一抄袭了。毕竟我才疏学浅,无法体会这几千年前的禅宗思想内涵。我倒是很享受坐在木头台阶上,沐浴着暖暖春光,望着这片白色大海和海上“岛屿”,感受这个清静庭院带给我的视觉美感。 展望完了这片禅意堆砌的沙石,和老公一起沿着回廊向前漫步,走到一个拐角处,忽然发现回廊的顶上露出一线蒙蒙的天光,一股温暖的感觉从我心底升起,于是拉着老公坐在台阶上,让小钱在相机里留下了这一神圣天光下我们相依相偎的背影。希望我能这样一直慢慢陪着你到老。 继续沿着回廊转弯儿,我们还发现了一口青石打造而成的铜钱状“手水钵”,装水处呈“口”字型,以“口”为中心,巧妙地与四边的汉字形成了“吾唯足知”,即知足长乐之意。让我想起家附近一饭店,店招即形似此钵,只动了其中一字,变形为“吾味足知”,初见时我还超级崇拜此店主的独特品味,打算光临捧场呢。至此,看着这口古人留下的石钵,猜测店主也曾来此游厉而得道吧。 晕晕乎乎地旋出回廊,回到刚才经过的小院。路边还留着扫地婆婆的竹扫,见着没有来人,小钱抄起扫帚摆起勤劳的POSE让小贺给他拍照,预计在家从不摸此工具才如此好奇吧。而在温情的池水前,小贺也横卧长椅摆上性感的POSE让小钱为其留影,让张博大跌眼镜,叹此东 |
转自:http://jianzhanggm.spaces.live.com/blog/cns!b1614ec71ef21ba!713.entry3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