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疆——且大且美(3) |
[游记]北疆——且大且美(3) |
2007-09-12cncn.com |
这一天是赵师傅最辛苦的一天。 早晨8点,我们就饿着肚子离开了富蕴县城,这个钟点在内地也就是相当于5、6点的样子。一路无话,中午1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哈巴河县的边防派出所。 整 个的大喀纳斯地区是由3部分组成的,自西北往东南,散落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阿尔泰山深处,分别是白哈巴村、喀纳斯村和禾木村,国内仅有的2000多 名图佤族人就生活在这里。虽然现在有一个阿勒泰地区直属的旅游公司承担着大喀纳斯地区的景区管理职能,但是实际上从行政区划上来讲,他们却属于两个不同的 县。白哈巴属于哈巴河县,而喀纳斯和禾木归属布尔津县。因此景区里存在着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比如,从白哈巴方向到喀纳斯,是允许自驾车进入的,而从喀纳斯 到白哈巴,则必须乘坐景区提供的区间车,往返各需要一个小时,中间留出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整个费用是210元。 我们当然愿意选择先 到白哈巴去,因为可以看到最美丽的日出和日落,还可以在图佤族的小木屋里住上一夜。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花上至少4个小时的时间,走107公里的崎岖山路,翻 越至少3座大山,而这些山路属于国防公路,又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很多司机都不愿意去,他们多数会以哈巴河的边防证难办为借口而推荐游客先从喀纳斯进入景 区。而实际上,边防证的办理非常简单,只要出示个人的身份证就可以。我们连派出所的大门都没有进,一切都是赵师傅代劳,前后不过一刻钟。 办证容易,进山的过程却是真的很辛苦。 每次我们问师傅,是否走了一半时,师傅都笑而不答,他是不忍心打击我们的一腔热情。我们看漫天的乌鸦,看满山的羊群,看星星点点的哈萨克族蒙古包,以此来分散对渺渺前路的注意力。 哈萨克人不会做生意,山外的人到村子开了旅馆。村子里虽然可以看到电线杆,但实际却是摆设。电要自己烧柴油来发,水也只够早晚洗个脸。“烧莲白”已经涨价到了28元一份,带肉的则都是48元起价。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5082/1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