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沈阳初夏攻略散记 |
[游记]沈阳初夏攻略散记 |
2007-10-02cncn.com |
公司安排到大连出差,于是趁周末去了趟沈阳。临行之前,向大连当地人打听,多数人认为沈阳又脏又破,名为辽宁省省府,其实没有什么好玩的。但对于我来讲,一则出差在外,大连及其周遍景点都已逛遍,实在不甘心白白浪费了周末;二则,深受最近网上清朝穿越小说影响,故想去看一下清皇室的发源地-沈阳。
一个人的旅行其实很简单。周五向酒店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大连至沈阳的交通,得知火车和长途汽车皆可。区别是前者价钱便宜,后者则乘座环境相对舒适,且班次较多(半小时一班),时间比较自由。心想反正两者都在大连站出发,到了再做决定也未尝不可。饶是这样,去之前的必要功课还是要做的:如参考携程相关内容,设计游程;打电话预定旅馆;准备行囊及路上零食,水果等。
一夜无梦,周六早约5点多就醒了。一番整理后,六点一刻即坐上前往大连火车站的Taxi。车子停在站前广场的九州饭店门口时,才7点不到。一盘算,最早的火车T533要8点出发,车票为55元(硬座)/87元(软座),全程历时约4小时。然面前的虎跃长途汽车也才107元,历时3.5小时,7点就出发了。于是欣然登上汽车。
虽然是长途汽车,但车上硬件设施不错,皮质座椅比飞机座位更宽敞豪华,车上有DVD循环播放电影(虽然是一些老电影,但也能消磨时间);另外就是有专门的服务小姐发免费的当天报纸和矿泉水。我在车上吃吃喝喝,看看电影,想想接下去的行程,也挺不错的。一直以来觉得,出去游玩,其实最快乐的时间是将去未到之时。这次其实也是,当然沈阳也没有让我觉得失望。
10点多,车子终于经由沈大高速公路驶入沈阳市区了,一路高楼鳞立,市容也算繁华整洁,途经浑河,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看此情景,不禁精神为之一振,立扫车上的萎靡。下车的地方是沈阳北站,没仔细看,反正大凡火车站,都大抵如此。本想坐公交前往酒店,然天气炎热(其实也才30度出头,但比大连热多了),就拦了辆出租车。其实沈阳的公共交通非常便利,价钱也公道(大多是一元)。 我在随后的两天游玩中,无论去哪,都是坐的公交车。
原想先到酒店Check in,但司机说前面是步行街,绕道不划算,只好在沈阳最繁华的不行街中街下车了。四下一打量,的确挺热闹的,日当中午,太阳也挺火热的了。直奔麦当劳如厕洗涑一番,然后便去了闻名已久的老边饺子。其实路并不远,但由于不熟悉,也费了些时间。该店的门面不大,底楼是一酒店大堂,上楼后环境也一般般。点了一客蒸饺8元,味道有点失望,但出门在外,也不能太讲究了。事实证明,后来在沈阳故宫附近一带的小吃店明显性价比高多了。
东兜西转,终于找到了沈阳故宫。其实我的方向感马马乎乎,但出去玩,方向感还是要的。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故宫。其设计规格有大有小,前者带有更多的满族少数民族风格,雕梁画栋虽然没有后者讲究和繁复;但是其配色大胆丰富,也是前者没有的。我想这也能反映该民族的性格特质和精神:不拘小节,豪放豁达和野心勃勃。难怪乎其却能从一席弹丸之地的地方政权发展到最终一统泱泱中华大地长达数百年之久,只可惜其后代子孙入主中原后在日渐舒适的生活中逐渐迷失,最终丧失殆尽了这种精神。殊不知这种顽强的民族精神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能够强盛的根基,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曾反复出现过,如强秦,唐汉;而后就轮到成吉思汉和努尔哈赤了。我想只要中华民族终有一天能重新再创祖先的辉煌,至于是由其中的那一支(汉族或是其他的)又有什么重要呢?
言归正传,再说沈阳故宫。其实作为皇城,其规模并不大,其总体占地面积还不到北京故宫的1/3,其殿堂楼阁也比较朴素,但更趋实用。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他们的大妃,侧妃们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四合院。穿过大清门,即到了用于处理日常政事的崇政殿;随后便是一座高楼-曰“凤凰楼”,这是出入内廷的通道,也是当时沈阳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在清入关前是皇族盛夏读书纳凉之用,入关后的皇帝则用于东巡时登高赏景,赋诗咏怀。康熙,乾隆,嘉庆,道光都曾在此诗兴大发,尤以乾隆留下的墨宝居多。我想这些帝皇当时的心情际遇可能各自不同,但回想帝国往事激发的豪情壮志和励精图治的愿望应该是类似的。
思绪翩翩之际,就到了皇室居住的内宫了。这座内宫地势高于前面的崇政殿,其原因是当时营造时,刚脱离山区自然环境的满族人,仍循旧历把首领的宅院建于最高处,所以又可称之为“宫高殿低”,北京故宫正好恰恰相反。整个后宫的主要建筑是一进院落,坐北朝南,中间居北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清宁宫,规制稍大,内部格局与左右寝宫差不多,但是会用作举行萨满祭祀。左右各2处寝宫:前东侧为皇太极至死仍挚爱不渝的宸妃海兰珠的关雎宫,后东侧为淑妃的衍庆宫;前西为皇贵妃的麟趾宫;后西则是伴随和辅佐了3代君王的庄妃的永福宫。这四座寝宫的大小规格类似,外3间作为日常起居和值夜宫女休息之用,里2间则是后妃的内室。每座寝宫总面积不过百余平方,想现代的3室2厅也和它们不相上下。可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的确是越来越好了。老实说,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睡的也就是一大点土炕,住的地方起居功能划分不明,日照通风设施也不甚理想,卫生条件就更别提了。我们现在的平民百姓住的可比他们强多了,要是四四知道了,不知作何感想。反正我是不会跟他换的,别的不说,就是那份全家恬静祥和的生活气氛也是历代皇家没有的。但转念一想,这样的一砖一瓦,居住和孕育了大清三代开国君主,他们就是在这里巩固皇权,建功立业的,真可谓是“潜龙之地”。
有意思的是在院落中心位置,竖立着一根铁竿,又叫“索罗竿”,是专为祭天所用,在竿子顶部有一小碗,可放置一些碎肉喂乌鸦。这乌鸦可是满清的“神鸟”:据说努尔哈赤少年时在明朝的总兵李成梁处当杂役,一次替李洗脚时,李得意洋洋的告诉他自己脚上长有一个红痦子,表明其天生就有当封疆大吏的福运。努尔哈赤不以为然,脱下鞋子告诉李自己脚上有七个红痦子。李大失惊色,因为这象征着“脚踏北斗七星”,是做帝王的象征。于是决定斩草除根,努尔哈赤得知后仓皇出逃,被追兵困于一遍草丛中。追兵遂放火,索性努尔哈赤机智地躲在水坑中,同时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和周围,使他所在之处和周围环境皆为黑色,逃过一劫。努尔哈赤称汗后,为感念乌鸦的救命之恩,命族人不许杀害乌鸦,而且还要早祭祀是用肉和粮食来答谢这些“神鸟”。 而后我在第二天的福陵和昭陵,也多次看到这些乌鸦盘旋在宫殿高处,甚至穿堂入室,在殿阁内萦绕徘徊。不仅如此,在黄昏时分的故宫上空,成片的乌鸦嘶鸣徘徊,故宫周围的绿化带上。数百年弹指而过,焉知这些乌鸦是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还是为不甘心一切已经俱往已了呢?
内宫的左右两边是东西二所,是乾隆时代建造的,以供皇帝驻跸期间使用。我想之所以后世皇帝没有入住清宁各宫,是由于一来这些宫殿布局设施过于简陋,不足以体现皇帝的威严华贵;二来是后世皇帝巡幸所带的妃嫔子女和侍从人员过多,以致旧时宫殿无法容纳所致。
出了内廷向西,就是御花园了,非常非常小的园子,花草树木还算茂盛,估计是现代重新修葺过的。左边是一座照壁,随后是一些文娱场所,如用于赐宴和看戏的嘉荫堂,放置书画的文渊阁。后者还是有些来头的,据说是放置《四库全书》的地方,其建筑风格也迥异其他宫殿,没有采用红色作为基调,而是以黑琉璃绿瓦做顶,绿色的廊住,门窗彩绘也多以绿,蓝,白为主,多了一份清新淡雅的书券气。
内廷的东面就是鼎鼎大名的“十王亭”了,这可是沈阳故宫的一大特色。有人说沈阳故宫50元的票价太贵了,我却以为单是着独一无二的“十王亭”便值回大半票价了。这是一建筑群,外观恢弘庄严,精巧独特且暗含历史典故:北面正中一八角大殿曰“大政殿”,正门两侧的红柱上分别盘绕一对栩栩如生的金龙,8角各有一彩色琉璃的力士端坐檐定。殿前东西两测各呈外八字排列了5座式样相同的方亭,分别是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所属的王亭。其建筑格局很象当时这个游牧民族打仗时的行军仪仗。这处处体现的“八”子和当时八旗参政的政治军事格局是分不开的。等到大清入关后,推崇儒教文化,采用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八王议政”自然逐渐名存实亡。待到清雍正初年,廉亲王允禩联合其党羽趁皇帝登基伊始,借“恢复祖制”实则企图乱政夺权,结果受到刚毅坚忍的雍正帝的狠狠打击,“八王议政”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出了沈阳故宫,门前是一条很宽的步行街。在故宫东南面就是张氏帅府,步行大约20分钟的样子。门口有卖帅府和金融博物馆的联票,票价50元,较之故宫,性价比差了许多。其主要建筑是府邸内的大小青楼,府邸后门的赵四小姐故居和不远处的金融博物馆。张作霖和张学良两代均在此居住。大青楼是欧式风格,内部装饰极其奢侈;小青楼则含蓄淡雅,是张作霖专为其五姨太所建,可惜的是二楼及以上楼层不对外开放。想张作霖年青时是一介平民,能通过不懈努力专营,进而雄霸东三省,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其实再一细想,努尔哈赤也是赤手空拳打天下:虽然其父亲曾为建洲都督,但后来为仇家所杀,一家人流离失所;努尔哈赤也曾委身李成梁麾下为一杂役,但凭借其父亲留下的13副盔甲,照样建功立业,为大清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想也是,我等普通人虽难以与其相比,但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即使没有过人的智慧,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也能开创一番局面。但是要懂得知足和珍惜,不然恐怕会弄得和张作霖一样,天下还没有得到,一命呜呼的下场。所以人不仅要学会向前看,更要学会向周围左右,乃至后面看看。 出了帅府后门,就是赵四小姐故居。这是一幢两层楼的建筑,内部装饰高雅不俗。底楼是一很小的中式厅堂,仅两把座椅;餐厅也不大,竹制的一桌两椅,和前厅有一透窗相隔;令人不仅佩服设计者的玲珑心思和高雅的品位。北面的花厅是特制的木地板,据说两位男女主人都非常喜欢跳舞,所以可以看到一部老式的留声机,估计是后人仿制的吧。二楼是女主人的练琴房和主卧室。有意思的是,主卧室并非朝南,而是朝北,是可以看到对面帅府中张学良的二楼书房的。游罢整座小楼,让人不禁浮想翩翩:战火纷飞的中国,年青英俊的少帅手握重权,立志救国,无奈振臂高呼,却发现旧中国之满目疮痍,积疾难医;幸而得一红颜知己,却无奈旧时礼教和诸多顾及,无法让伊人登堂入室,只得金屋藏娇;直至西安事变之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囹圄之中,到得以相汝一沫,不离不弃的传奇故事。在这英雄美人的故事背后还有一个让人感叹的故事,其实这幢小楼是张学良的原配专为二人所置,这有是怎么样的胸襟呢?让人在感叹张夫人的大度明理的同时,又不禁感慨张夫人的心酸坚忍。
接着我又去了旁边的金融博物馆,其实就是一旧时钱庄的营业大厅和诸多蜡像人偶,细看内部布置结构,不难看出其职员的分工。想我到底也在银行工作过,又从事财务工作多年,这点专业知识和阅历还是有的,不免心里有几分得意,当然是小小的噢。举起手中相机做拍摄状,即被边上的保安阻止。原来这里有个奇怪的规定,不可以单独拍摄蜡像,却可以和蜡像合影。听罢不禁莞尔,想起一个笑话:从前有个人去买水果,小贩比较淳朴,不肯答应讨价还价,却愿意白送几个水果供客人免费品尝。
如此这般,第一天的游览终于结束了。回到预定的如家快捷酒店,又热又累,赶忙洗了一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就上床休息了。歇了好一会,觉得又有力气了,决定出门吃饭。也没跑远,就在附近的小店吃了一份烧锅米线和一盘鸡架,好大的量,费了好大的力,也没吃完,真有点浪费了。在沈阳两天,觉得当地的物价的确很便宜,这顿晚饭只花了十几块钱;在后面的几顿饭也挺便宜的,反正也就是几十块钱的样子。吃完出门,看天色尚早,就在故宫周围走了走,又看到有新鲜的杏子卖,居然只有5毛一斤,太便宜了,欣然买了几斤。后来的经历告诉我,做人不能贪心,要适可而止:因为买的太多来不及吃,第二天路上又多颠簸,好多杏子最后都坏了,只好扔掉。买完水果,顺便研究打听了一下第2天的路线,就回到了酒店。我选的这家酒店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步行到故宫5分钟,张氏帅府15分钟。另外到福陵,昭陵和沈阳北站也有直达公交车。只是可惜房间小了一点,电视机居然放到大床的左边,还有就是生意太好了,服务有点滞后。不过酒店还是满干净的,床很大很舒服(一个人睡了六尺的床),酒店还给免费升级到了商务大床房。总体感觉不错,经济酒店中算是不错的了,更何况是其地理位置呢!这里作一下广告:如家的故宫店,房价189元/天。
第2天早上8点多起床,感觉恢复的不错。吃完早饭,退房寄行李,一切顺利。随后就按照昨天晚上研究好的路线图,坐上到218路车到福陵,反正是从终点站带终点站,在车上有假寐了一会。沈阳的公交车子不如上海的豪华漂亮,相当于上海10多年前样子;不过还好人不多,兴许是周末的缘故。车子开的挺慢,大概要1个小时左右,下车后向前一直走,约5分钟就到了福陵。其实这天挺热的,太阳也挺晒的,后悔没有带遮阳伞。门票30元。在福陵门口东西有两座古牌坊,虽然有不少年头了,但制作还是挺精美的,估计应该是福陵建造完毕后,由后代子孙建造的。大门还是一贯的红墙黄琉璃瓦的传统风格,其实一直满纳闷的,清朝的建筑风格为什么总是延续明朝的那一套呢?难怪乎会落后挨打!进门后是长长的神道,左右分别是华表,石兽。总体布局还是比较中规中矩?从清初到清末,几乎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就想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一样。
由于福陵是依山而建,所以需要沿着一条满高的台阶才可以到达碑亭,这条台阶又叫作“一百零八磴”。我没有去数是不是有一百零八阶,不过周围山林葱翠,几乎没有什么游人,偶尔可以听到几声鸟叫或是有一两枝不知名的山花探空而出,仿佛置于清幽恬静的古画中,所以也不觉得热了。山麓小道很快就走到了尽头,一座二层楼高的碑亭映入眼帘,碑亭和其中的石碑造型古朴,由于年代悠远,上面的字有些模糊了,石碑上部似乎还有些缺损,清晨的阳光从墙上的花窗斜射进来,是人一时不禁有些神思恍惚,沉浸在一片思古之情中。我一向对于这些歌功颂德的碑文是一向没有多大兴趣的,相反倒宁愿花时间去研究碑文的字体或是刻纹。再向前走就是用于祭祀的大明楼和安葬努尔哈赤和大妃孟古的宝顶了。整座明楼其实是和宝顶联在一起的,就象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池,四面是高高的城楼,相互贯通,因为是顺着山势起伏而建的,所以就更见其气势雄浑,易守南攻了。南面的城楼上分别有左右两座玲珑的角楼和中间一方楼,登楼眺望,山脉起伏犹如游龙,整个福陵皆在脚下,不由神情气爽,所有的疲惫都丢到九霄云外了。遥想当年,金戈铁马,风云际会,忆昔日意气风发,叹如今山海版图。
下了城楼,东西配殿是用于准备祭祀和存放器具的,现在变成了介绍清朝几位皇帝生平和陈放皇帝腊象的地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形象彪悍,到底是开国皇帝。康熙的形象比较清朗睿智,雍正则忧思重重,乾隆则打扮的象一民间的老人,和他自诩的“十全老人”的称号满配的。后面几代皇帝的形象则一个比一个文弱,难怪会国运日渐衰弱了。道光明显气血不足,,咸丰更是病病歪歪了,光绪则毫无帝王气势了。没有陈列后面的几代皇帝,想想也是,一代不如一代,还是省了好。要是我是努尔哈赤,肯定也不想老让这些个不肖子孙在眼前转悠,一定要大喝一声;“一边去。”
福陵游览完毕,沿原路返回,游人逐渐多了起来,刚才的清幽古朴再也没有了,看来什么事都要赶早啊。还是218路回到故宫附近,随便找了间小饭馆点了一客朝鲜冷面和饮料,结果上来好大一碗,有牛肉,还有西红柿,鸡蛋和一些蔬菜,凉凉滑滑的,有点硬,不过很爽口。赞!看到边上有客人要了一笼羊肉蒸饺,挺香的,谗得我也要了一份。结果发现比昨天的老边饺子好吃多了,才3块钱。点了一大堆东西的直接后果是和昨天晚上一样,尽管努力吃得很多,也浪费了不少。不过一顿饭总共才花了15元,不贵!
酒足饭饱之后,又搭车前往皇太极的北陵,又叫昭陵。这里还是要表扬一下沈阳的公共交通,很方便,有好多车子可以直达北陵,我坐的是213路,还是1块钱哦。下了车子,过马路就是景点了。进陵园得买两次门票,先是北陵公园6元,而后才是真正的北陵30元。感觉陵墓陵主体部分和福陵类似的,但比福陵大了很多,还有个挺大的人工湖和一旁的贵妃墓陪衬。这位贵妃就是被顺治皇帝抢了老婆(董鄂妃)后羞愤之下自戕的那位王爷的母亲。如今沧海桑田,这贵妃墓也只存遗迹了。下午时分的日晒越发厉害,游人也多了许多,吵吵嚷嚷的,再加上出入还要好多路要走,也就觉得兴致差了好多,远不如上午的福陵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只去一个福陵。
草草结束后,回到酒店,取回行李,在大堂的洗手间梳洗了一番,又在沙发上享受了一下空调,于是整装出发,一辆224路来到沈阳北站,登上了去大连的下午4点出发的长途汽车。因为来的时候,车上发了一张优惠券,所以便宜了10多块钱。在车子上,抵不住浓浓的疲惫和倦意,就睡着了。临睡前,看到服务小姐拿了个摄相机把旅客和行李架上的物什给拍了下来,据说是为了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挺搞笑的。车子开了3个小时,快到大连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旅客突然叫了起来,原来他放在行李架上的包被人掏了,其中的3千块钱没有了。车子上先是一片寂静,然后失主报警了,其他人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最后在失主的坚持下,车子被开到了派出所门口。这里,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大连警察办事的效率低下:他们在我们到达了半个小时后,才从里面出来,既不向失主主动了解情况,也不上车调查一下,居然让失主进派出所里面去做个备案就算完了。那倒霉的失主当然不肯,反正这位老兄就认定了小偷就藏在我们之中,结果死活不让车上的人下车,前后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已经近十点了,车上不少旅客忍不住叫嚷起来,想想也是,大家伙明天还是要上班的,个别人还要赶去外地的火车和轮船,能不叫吗?群情激愤。挺搞笑的是警察居然问那位失主,到底应该怎么办? 最后,有几个旅客比较强硬的,硬是下车走了,其他人和警察也尾随着走了,失主既没找到丢失的钱,也没有去备案,也走了。看来出门在外,还是得注意人身财产安全,自我保护可是第一位的。
现在仔细回想沈阳之旅,觉得还是满不错的。可见,去之前的传闻还是不可尽信的,当然不同人对事物的感知还是不同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下是我的主要行程总结和花费: 周六上午: 大连-沈阳 荣昌长途汽车(大连站前广场) 107元 沈阳北站-中街 Taxi 8元 老边饺子 8元
周六下午: 沈阳故宫50元 沈阳地图3元 张氏帅府50元 晚饭和水果18元
周日上午: 早饭 6元 如家酒店住宿 189元 福陵 30元 午饭 15元
周日下午: 昭陵36元 全天交通 5元 饮料 5元 沈阳-大连 荣昌长途汽车(沈阳北站)95元
合计625元(其中不含出发前采购的零食和水果等)
于2007年10月2日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6397/19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