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皇城御苑之北海(10)

[游记]皇城御苑之北海(10)

2007-12-07cncn.com

继续前行,又来到永安寺前。

由寺东的石阶路上山。时间是08:00.

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因为西藏喇嘛诺门汗的提议,在广寒殿遗址上兴建白塔寺,山顶竖起了巍峨的白塔,于是又有了白塔山的名称。


从琼华岛到白塔山,虽然历经数百年的变迁,但始终保持了神海仙山、海市蜃楼的意境。明人文征明有《琼华岛》诗云:“海上三山拥翠鬟,天宫遥在碧云端。古来漫说瑶台迥,人世宁知玉宇寒?落日芙蓉烟袅袅,秋风桂树露团团。胜游前朝寂寞事,谁见吹箫驾彩鸾”。


永安寺山门面阔3间,进深1间,黄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山门内有钟鼓楼,东西各一间。法轮殿在钟鼓楼北面正中,面阔5间带廊,进深3间,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


法轮殿北侧,有两块奇特石头,上面刻有乾隆皇帝御笔题字“昆仑”及三首诗。此石象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昆仑山,昆仑石后面的众多岩洞据说就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法轮殿殿后的山腰处有两座四柱三楼式牌坊,南题“龙光”,北题“紫照”。



(龙光) [转帖}


(紫照)


过了牌坊即为正觉殿,殿前建有“涤霭”、“引胜”、“云依”、“意远”四亭。四亭上下对称而造,典雅美观。涤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乾隆写的《白塔山四面记》,简直就是一篇文藻华丽的导游词。


普安殿在正觉殿正北,黄琉璃筒瓦硬山顶,面阔5间带廊。四周的假山,据说是金代从汴京艮岳移来,石质坚硬,呈黑褐色,表面却瘦、皱、透、漏,独具风采,原产于江苏太湖。当年宋徽宗极欲穷奢,不惜民力财力,千里迢迢从江南开采太湖石运到开封,建造寿山艮岳御园,谓之“花石纲”。劳民伤财,天怨人怒,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而窥觎卧榻之侧的金人又强兵压境,最终江山不保,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被掳五国城,落得个尸骨不得还乡的可悲下场,只留下这些经灾历劫的太湖石抚叹着历史的沧桑。


白塔之前,有一高台,上建重檐琉璃小殿,名善因殿。


善因殿面积虽小但色彩斑斓,其殿顶为上圆下方的双重檐,象征“天圆地方”。殿四周嵌砌有455尊琉璃砖制小佛,华美而庄重。殿中央原供有文殊菩萨化身鎏金铜像,36手、36眼,称“大威德金刚”,俗称千手千眼佛。旧时传说塔下有一口海眼,只有佛身才能镇压,故又名“镇海佛”


(由西向东拍得善因殿)

山顶的白塔是一座藏式宝塔,也称“喇嘛塔”,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白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于变化。通体银白,表示清洁、纯净、心诚。塔座为折角式须弥座,其下为“藏井”,内置佛教法物。上面承托覆钵式塔身,塔肚最大直径为14米。别处的覆钵式塔多为实心,北海白塔却是空心。塔身有306个通风口,内有一根高达九丈的通天柱。柱顶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颗“舍利子”。塔身之上为相轮,砌出的十三条线条,象征十三天。白塔顶部为鎏金火焰宝珠塔刹,上有铜制的“日”、“月”、“火焰”,宝顶下是铜铸的华盖,象征“风”,其边缘悬挂14个铜钟,表示对佛的尊崇。


(白塔)

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 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


(眼光门)

白塔矗立在琼岛顶峰,殿阁耸拥,绿荫环簇,巍峨壮美,成为人们心目中北海乃至整个的象征。到过北京的,没有到过北京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北海的白塔,那缘由并不单单是白塔的庄严肃穆,更在于她天人合一的强大亲和力。从山脚仰望白塔,迢递山路怀着一种朝觐礼佛的虔诚,拽拉着层层殿宇直至山顶,白塔就在这层层叠叠、逐级上攀的建筑群的不断升华中成为辉煌壮丽的顶点。而这顶点正处于南北、东西两条轴线的正交点,成为琼华岛的中心,同时也成为围绕琼华岛四面展开的北海的中心,那种气指颐使、主宰全园的气派尽在悄无声息的高屋建瓴中,“君权神授”、至高无上的镇摄力自然也就威仪自生了。


站在塔下仰望白塔,白塔直指蓝天,白云缭绕,长天似洗,那种庄严肃穆,让人感到置身于佛门的极乐净土世界。环顾四下,南向是楼阁峥嵘的紫禁城,花团锦簇的中南海,北面则是一湖天光水影,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掩映无限生机;画船笙歌,风播水应,欢声笑语,时时入耳。放目纵驰西山黛色,隐约可见,十里京华,尽入眼底。白塔登临使人胸襟开阔,而抚今思古,更能感受一种来自心底的震撼。

休息片刻后,沿东坡石阶路下山。

待续。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0899/20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