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菲律宾百态(二):Dance With Shark(与鲸鲨共舞) |
[游记]菲律宾百态(二):Dance With Shark(与鲸鲨共舞) |
2008-02-02cncn.com |
二。与鲸鲨共舞 1998年春天,一位业余潜水员在东部小渔村砀索尔附近海域拍摄到了鲸鲨照片。消息迅速传开,9年以后的今天,这个沉睡的菲律宾偏远小渔村成了世界头号鲸鲨观察点。 鲸鲨是鲨不是鲸,名称中的“鲸”字是用来形容它的体形巨大,而不是用来定义它的物种属性。它是海洋中最大的鱼类,成年鲨长度可达到15米,体重可超过20吨。据估计鲸鲨的寿命在100到150年之间。 每年最早从十月下旬开始,迟不过十二月份,鲸鲨开始出现在砀索尔外海。下年一到三月份,数目开始稳步增加,三月下旬到五月上旬,这里成为世界上已知的鲸鲨最为集中的海域。六月初,来访鲸鲨全部离去。 谈“鲨”色变,恐怕是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说来难怪,海洋中超级霸主大白鲨的形象令人胆寒,而好莱坞的电影更是给公众的误解火上加油。事实是,包括大白鲨在内,鲨鱼极少主动攻击人类。在已经分类鉴定的370种鲨鱼中,只有极少量种类的鲨鱼有过伤人记录。而体形最大的鲸鲨,恰恰是鲨鱼家族中性情非常温和的一种。 很难想像还有什么水上活动,会比与大海“巨人”鲸鲨一起游泳更令人心驰神往,菲律宾这个小渔村附近的海域,提供了全世界近距离观察鲸鲨最好的机会。 四月初,我来到了砀索尔。 出海寻鲨活动由当地政府设置的游客中心统一管理。游客中心距砀索尔两公里,登记后由工作人员分配船只,从中心前面的海滩直接发船出海。这里只允许浮潜,不允许借助呼吸设备的深潜。 我所在船上一共四个游客,外加三个船员。其他三个游客是一个韩国人,膀大腰圆,韩国驻菲一家公司的主管;两个菲律宾姑娘,在马尼拉同一家电脑信息公司工作。三个船员包括一名驾驶,一名船工,一名BIO,Butanding Interaction Officer,我译成“鲸鲨访问指挥官”,Butanding是当地人对鲸鲨的称呼。几个船员平时是渔民,鲸鲨来临的几个月中为外来游客服务。 出海使用的是支架机动木船,船体狭长,船舷两侧靠近正常吃水线上方装平行支架,既保证木船的稳定性安全性,又不影响行驶速度。天气晴朗,海面风平浪静。我们上午九点离开砀索尔海岸,完美设计的简单支架船水面行舟如同快艇,二十分钟后,陆地从海平线上消失,四面是轻轻涌动的大海。 鲸鲨访问指挥官告诉我们做好准备,他已在海面发现了当天我们的第一条鲸鲨。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海面安祥如常,看不出任何惊扰。我迅速戴上潜水面具,穿上脚蹼,调整好呼吸管的位置。支架船兜了个圈子,我假定是绕到了鲸鲨行进路线前方,但我还是看不到大鱼在哪里。支架船发动机息火,指挥官一声令下,我们相继跃入大海。 我错过了第一条鲸鲨,原因是没有紧跟住指挥官。指挥官从船尾一侧率先入水,船体当时还在缓慢移动,我没有调整位置,急忙从船头另一侧跳下水,等浮出水面,与他之间已有相当一段距离。韩国人位置找得好,紧紧跟住了领导,一个姑娘也错了位置,另一个姑娘过于紧张,根本就没下水。 回到船上,韩国人兴高采烈,两只小眼睛闪着激动。我有些沮丧,下水的那位姑娘跟我一样。指挥官安慰我们,这不算什么,下次留意跟住他就是。跟住指挥官,可以保证看到鲸鲨;不跟住他,有可能占一个比他还好的相对观察位置,也有可能什么也看不到,取决于下水后盯住鲸鲨之前短时间内鲸鲨游动的方向。指挥官的入水点当然总是他判断的最佳位置,也就是鲸鲨游动的前方。 十几分钟后,我们发现了当天的第二条鲸鲨。这次我改成在指挥官同一侧扶着支架溜下水,然后立即与他靠拢。 这一带海区的海水能见度属于中等偏低,我估计大约有5米到6米。浮在水面上,透过潜水面具目镜向下看去,第一印象只能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 水下两米左右,一个巨大的灰色躯体正在平稳的移动,躯体表面排列着纵向条纹,四周缀以均匀分布的美丽的黄白色圆斑,两米多近距离内,只看见身躯看不见头尾。这是一只成年鲸鲨,估计至少有十几米长。它轻轻的摆动躯体,背上的三角形背翅,像是一架矗立的风帆,从我身下掠过。瞬间我忘记了呼吸,伏在海面一动不动。 等到鲸鲨的庞大尾翅也到了我的前方,我才意识到忘记了跟上去,于是开始拼命踢动脚蹼,已经晚了,鲸鲨已然远去。我浮出水面,两个菲律宾姑娘也在附近,而正前方二十米外,指挥官与韩国人还在并排行进,显然还在继续跟踪。这时候我发现这个韩国人游泳非同小可,戴着浮潜器具,仍然是标准潇洒的自由式,打起的水花形成一条笔直的水线。鲸鲨本身游泳速度不高,平均每小时5公里,但速度是相对的,打个比喻,对人来说,以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记录的速度,游泳5公里需要40分钟。可见对一般人,跟住鲸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鲸鲨总是单独行动,很少有两只或多只在一起的时候。 从这往后每次与鲸鲨相遇,我也尽最大的可能跟住它们,可惜无论我怎样努力效果都不佳,悔恨学艺不精加上平时缺乏锻炼,顶多坚持十几米就落在后面,眼睁睁看着前面的指挥官与韩国人破浪而去。更恼人的是,后来指挥官轮流拉上一个姑娘一块走,留下我和另一个姑娘甩在后面。当然也有时候是鲸鲨自己很快下潜失去踪影,于是我们全体五个人的本次跟踪宣告结束。 几次相遇之后,我有了一次下潜到鲸鲨头部附近的好机会。 第一眼看到那只鲸鲨,它在我们正前方水深两三米,平行距离七八米的地方。能见度不够高,只见一团模模糊糊的物体朝我们的方向游过来。我连续几口深呼吸,翻身垂直朝下游去,几秒钟后,刚好在行进中鲸鲨头部右侧两米左右。 它的头部扁平,小小的圆眼睛长在靠前部位,侧面轮廓构成柔和优美的曲线。与照片中看到的张着巨口的形象不同,它只是微微张口,两个唇角之间距离至少在一米以上。有十几条小鱼围在它口边游动,我想像不出来为什么,某种寄生现象?小鱼们怎么不惧怕被吞掉?我看到了它身体的另外一半,界线分明,从中段向下不再有花斑,躯体变成了乳白色。它无声息从我眼前游过。 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的观察优雅的海洋“巨人”,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两个菲律宾姑娘下午一点的飞机回马尼拉,机场在40公里外的一个小城市附近。我们正午前把她们送回到岸边。 上岸简单午餐后,下午一点重新出海,船上游客只剩下我和韩国人。 姑娘们走后我的运气好转,指挥官开始专门照料我。跟踪的时候,他牵着我一只手,我也尽最大努力踢动脚蹼,效果非常显著,几乎每次都能紧随鲸鲨,有时会游出去几十米远,直到鲸鲨自身下潜我们才停止跟踪。尽管水下能见度不够高,我们没有机会能同时看到鲸鲨全身,但两米左右距离内大海中与鲸鲨平行游泳,自上而下欣赏它们美丽的体态游姿,那样的心中的感触,不身临其境是绝对体会不到的。 又一个下潜的好机会,鲸鲨正向我们的方向游来。 我垂直下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落到了鲸鲨背翅部位的侧方,几乎撞在它身上。我伸出右手的食指与中指,按在它身体上,硬硬的没有什么异常感觉,我随即把整个手掌按上去,它继续向前游动,表皮擦过我的掌面,手感并不光滑,像是在接触硬皮革。突然间,我直觉左面有什么物体正向我压过来,紧张中手掌用劲一推,借力向后弹出,鲸鲨庞大的尾翅从我面前掠过。 回到船上,我问指挥官:“触模鲸鲨皮肤时,怎么觉得硬硬的像是皮革一样?” 指挥官说:“你知道鲸鲨的表皮有多厚吗?不知道?我告诉你,整整10公分!” 10公分厚的表皮!我出了一会儿神,想想刚刚从我身边驶过的那庞大躯体,从眼前掠去的半月形高高的尾翅,天啊,这哪里还是鱼,明明是一艘装甲潜水艇! 下午三点过后,指挥官告诉我们观鲨活动结束,准备返航。我其实早已注意到,一点钟以后,海面上已经不见其它观鲨船只。由于送两个姑娘上岸,导致我们两次出海,但合计海上观鲨时间已经超过其它船只。尽管指挥官有些重女轻男,还算是个好领导。 韩国人皱着脸津着鼻子做出哭声:“再来一次,求求你,只再多来一次。”我刚好坐在他旁边,凑过去在他脸上仔细观察,口中连声安慰:“别难过别难过,”回头对指挥官说:“他真的哭了,你瞧瞧他脸上这些水珠。”于是我们又找到一只过路鲸鲨,又多下海一次。 韩国人还想说什么,我朝他轻轻摇了摇头。菲律宾人生性和善,旅游业的服务人员,通常都会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但我们的指挥官和两位船工,已经做了远超过他们份内的工作,作为客人,不应该再多要求了。 上下午总计不到五个小时内,我们一共看到了十六只鲸鲨。 注:下面的照片是我用临时买的柯达一次性相机拍摄,实际海水能见度要高很多。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512/2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