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冬日婺源县城2小时徒步游 |
[游记]冬日婺源县城2小时徒步游 |
2008-02-18cncn.com |
幸运地在汽车北站买到了晚上20:05发往上海的最后一张长途车票。 候车大厅内的时钟刚过17:00,离发车还有近三个小时。已经是第三次来婺源了,但县城总是作为每次旅程的中继站,从未真正走进过她。 寄存了行李,轻装上阵,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足够我去了解她的全貌。 手机里预存的资料这时候终于发挥了作用,调出婺源城区图,沿着文公路向南走,去往县城的中心。 冬日的婺源早已褪去了旅游城市的浓妆,展现着她那质朴本源的一面,街道上没有成群结对的游客,有的只是真正祖祖辈辈生活在婺源的人们,唯有街道两旁的宾馆旅店、土特产超市交待着她如今的身份。 行至天佑路右转,周边的居民区逐渐多了起来,路上的行人也有了城市里的样子,有身着校服的学生,也有形色匆匆的上班族。正月里的喜庆气氛依旧洋溢着,路边缓缓驶过一辆宣传车反复广播着“看灯会,免费乘车……看灯会,免费乘车……” 天佑路一直往东就走到了大转盘前,转盘的北面是天佑中学,东面是一个大排档,六点不到就有许多摊主摆了出来。一直以为,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就得从大排档吃起,无奈此次时间仓促,又只是一人出行,只得将吃排档的念头打消。 不过转盘往南便是东门大桥,桥底下也有较具规模的排档群,桥头有一些小吃车,还有两家面馆,不少流动摊贩兜售着气球、玩具等年节卖品,此处可说是婺源县城人气最足的地方。走在桥上正值日落之时,夕阳洒在江面上,不时有水鸟在枯水期的滩涂上翱翔。河岸两边修建有景观大道,间隔有凉亭、假山,但缺乏当地特色,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反显黯然失色。 过桥后才真正进入婺源县城的老城区,半岛状,三面环水一面枕山,县城紫阳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镇,选址时无疑沿袭了古徽州风水学。古城的原貌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半新不旧的建筑,不值一提。 下桥后直走,经过不少政府机关和学校之后能看见一个仿古牌坊——“文公阙里”,取名自祖上婺源的著名理学家“文公”朱熹。牌坊是一条仿古商业步行街的入口,步行街的人气明显不足,可能是定位的原因,主要目标客户群——外地游客不多。 虽然整条街道仿古建筑的质量与国内同类仿古商业街相比并不差,鳞次栉比的马头墙也的确很是漂亮,但商业街在文化上的硬伤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整条街上没有任何真正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或仿古建筑,仅存空壳,举例而言,街上有一石碑,碑文为“徽商记”,落款为“婺源县人民政府”,字体为平淡无奇的“印刷体”,令人看后不禁哑然。此外商铺结构上也问题严重,清一色的服装店、土特产店和百货店,而没有把当地的民俗文化通过古街上的商铺得以展现。 步行街的尽头是另一座桥,桥的对岸是长途客运南站,钟楼上的时间显示为18:15,没有时间去到桥南,沿着环城南路返程往回走。 沿途观赏婺江对岸的景色,天色渐暗,群山间闪烁着几家度假酒店的霓虹。黄昏过后的环城路很幽静,只有几个饭后散步的老人,路上的一些老式居民楼和厂房都空关着,原先的主人不知所踪,可能已经搬至了交通更为便捷的北城区。 从环城路可以一直绕回到东门大桥,在桥头的徐记小吃店点了碗牛肉面,店内的电视里正在播省内新闻,讲的是省委书记看望抢修输电线路的工人们,看来去年冬天的那场大雪对江西的影响也同样不小。面不一会儿就送来了,和兰州拉面不同,是当地特色的汤面,面里有雪菜、毛豆,牛肉色泽红润,很劲道,十足的美味。 吃完饭还不到19:00,悠然踱步往回溜,走转盘北面弧形的茶香路同样可以回到汽车北站所在的文公路,顺路逛了下土特产超市,买了些婺源特色的点心,价格公道。 19:30顺利回到北站,刚取完行李,站台上已经在叫了:“20:05分到上海的可以上车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4398/1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