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草原沧桑话天狼(十一):英雄咏叹调

[游记]草原沧桑话天狼(十一):英雄咏叹调

2008-03-16cncn.com

十一。英雄咏叹调

早上起床后,整个楼上静悄悄,起居室内一片狼籍。另外房间内的几位室友,看来还都在熟睡,也不知道开车出去的那位是否已经回来,按照计划,他们中午前后必须动身回温都尔汗。我简单清理了一下起居室,摆正了茶几与沙发,丢掉了一堆空酒瓶,清早断水,没有清洁工具,做不了更多的事情。

天气很好,风也停了。湛蓝的天空上,初秋的阳光驱走了大部份的寒冷。我带上背包,出发去寻找成吉思汗的踪迹。

据<蒙古秘史>记载,肯特省是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也是他死后安葬的地方,史学界普遍接受上面这些结论。成吉思汗的墓地究竟在哪里还是历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那本<蒙古秘史>,蒙古民族的不朽篇章,据信也是在肯特省成书。

上面提到的这些历史记录中,唯一可以完全确定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点,就是在这里,肯特山的达达勒苏木。在成吉思汗研究不断升温的今天,这个地区自然拥有其历史上独特的重要性。

走出达达勒苏木镇中心,向东二公里,我来到一个叫做三湖度假村的地方,这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成吉思汗纪念碑。围绕着这座纪念碑,有一段引人深思的故事。

1924年蒙古建国后,很快被苏联全面控制。为了遏制蒙古人的民族自豪感,苏联把成吉思汗当成了一个重要的打击目标。在苏联政府的压力下,蒙古与苏联口径保持一致,成吉思汗被划定为“反动封建势力”,“野蛮暴君”,关于他的研究自然完全中止。七十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是一个在蒙古不能提起的名字,与他有关的纪念性场所,大多数被销毁,从境外带入的与他有关的材料,属于非法物品,在海关全部没收。

六十年代初期,苏联国内出现了短时间政治自由化,蒙古正好也在这时候加入了联合国,这些事件使得蒙古政府中的一些大胆人士,发起了纪念成吉思汗的活动。在成吉思汗诞辰800周年的1962年,蒙古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二号人物铁木耳·奥其尔组织修建了三湖度假村的纪念碑,修建纪念碑的同时,还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

苏联的政治自由化不久流产,苏联当局发觉了蒙古纪念成吉思汗的活动,随之以对党的方针不忠实的罪名,撤销了铁木耳·奥其尔的党政职务,将他流放到库苏古尔湖以北西伯利亚边界地区。1985年,不明凶手在铁木耳·奥其尔的流放地用斧头将其杀害。所有其他参与设计建造这座纪念碑的人员,全都或被捕或流放,直到今天,一些当事人仍然下落不明。然而出于无法解释的原因,纪念碑本身,却得以保留下来。

我到纪念碑前的时候,还不到上午九点。纪念碑坐落在度假村的空地上,前方几十米外是一个大湖,湖中可以看到水鸟;后方是一片树林,林中掩映着圆木搭就的供游客住宿的木屋子。达达勒苏木只有很少一些蒙古包,多数居民都住在这种木屋子里,给人留下与自然交融返朴归真的画面。

白色的纪念碑呈三角形,高15米,正面用粗犷的线条,刻下了成吉思汗威武的立像。成吉思汗是生活在十三世纪的人物,没有留下同时代准确的写生画像,只留下了一幅他去世后,宫廷画师凭记忆绘制的肖像。原作肖像画把成吉思汗绘成了一个和善老人,形态像个中国皇帝。因为它是唯一流传下来的成吉思汗画像,因此后世所有与他形像有关的作品,都仿照那副画像。那幅画的原本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与常见的成吉思汗画像比较,纪念碑上的成吉思汗显得苍老一些,更威严一些。纪念碑的左上方,刻下的是一面苏勒德战旗,成吉思汗统率蒙古军队的标志。据说苏勒德是长生天特别赐予成吉思汗,保佑他战无不胜的神物。纪念碑前,矗立着小型实物苏勒德,被固定在一个小小熬包上。

熬包是蒙古人祭天地的象征物,一般是安置在高地上的锥形的石头堆。蒙古人经过熬包时,传统习惯上要下马来,在熬包加块石头,撒上点酒,放上点钱,表示敬意。

苏勒德顶端是矛形,下面一个圆盘底座,盘沿一周有81个穿孔,绑扎马鬃作为垂缨。相传,成吉思汗在一次战斗中损失惨重,祈求苍天给他以战胜敌人的力量,突然半空一道闪电,一把矛状物悬在众人头顶。成吉思汗命大将木华黎接下,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成吉思汗许诺了一千匹马一万只羊的祭祀,矛状物才落下,变成为苏勒德,蒙古民族强大与胜利的象征。

从纪念碑出发,向北偏西不到四公里,就是根据<蒙古秘史>记载确认了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德伦宝力德格山。

离开纪念碑之后,我又回到了镇子里的旅店。二楼起居室已经收拾干净,几个年轻室友不知开车又去了哪里,他们的行李还在。我在茶几上给他们留了个告别的纸条,真心诚意对他们的热情表示感谢,然后再次出发,朝着镇子北偏西方向的德伦宝力德格山方向走去。

出镇子后,先是一片白桦树林,穿过树林,眼前是宽阔的土路。沿着土路再向北走,身后的房屋逐渐远去,四面八方都是荒野树林草原,以及连绵不断的山丘。走了好一会儿功夫,仍不见什么高山,前后左右望一望,我肯定方向没有错。大路拐了个弯,路边有一伙六七个人,围在推土机旁,正在商量什么事情,是一个修路施工队。我走过去问路,他们告诉我,沿着这条路继续向前走,不远了。

我后来懂得了为什么这一路总有走错方向的感觉,原来在我的意识中,是期待着远远看到高山,丰碑,殿宇,一个与成吉思汗这位震铄古今的人物相匹配的巨幅画面,而实际的成吉思汗出生地,却是朴素得令人惊讶。

几辆摩托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原来是筑路队的几个人从我后面赶上,朝着同样的方向疾驰。坐在车尾后座上的人,频频朝我摆手。

当我走近德伦宝力德格山时,才最终接受了现实,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山丘。山下面,一圈用小石块摆放起来的界标,划定了这个蒙古民族圣地的范围。我走到山顶,山顶中间有一个敖包,那几个筑路工人围成一圈正在喝酒。我猜想这应当是中午休息时间,他们可能已经用过午餐,来这里休息。他们做手势邀请我坐下来,其中一个手持酒碗的人,把酒递给了我。

我把右手无名指尖在酒碗中蘸了一下,把酒向四方弹出去祭拜天地,然后把手指在前额上擦擦。完成了基本步骤,我端起碗,喝了一口酒,是比较低档的伏特加。看着我饮酒,几个筑路工人赞许的点头。我把酒碗传给旁边的人,从背包里取出了一盒饼干分给大伙。十几分钟以后,饼干吃完酒喝完,我又从背包中取出饮用水。这时,坐在我旁边的人碰了碰我。他递过来一个水瓶,告诉我,那是从附近的卡术布拉格矿泉取来的矿泉水。我知道这里面的象征意义,旅游指南上介绍过那个矿泉,据<蒙古秘史>记载,那是成吉思汗平时饮水的地方。

几个蒙古筑路工人离开之前,围着熬包顺时针转了几圈,这个熬包,大概是全蒙古最神圣的了。随后一阵摩托车轰鸣,山顶上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站起来,仔细观察这个世界最大征服者出生的地方。山顶方圆有数百平方米,敖包中间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写着传统蒙文,意思是1162年,成吉思汗出生于此,石碑上方斜向伸出长长的树枝,上面缠绕着天蓝色的缎带。熬包背后山坡上,是大片苍翠的樟子松林。

从这里向西望去,平原上静静的卧着一条弯曲的河流,河水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河流的旁边,一群牛正在慢悠悠的吃草,周围不见牧人。平原上高高的白桦林带,点缀在绿色中间,周围的山峦,伸向无边无际的远方。除了微风拂面,没有音响,没有时空,没有任何干扰,在这个晴朗的秋日,天地万物融合在了一起。

这个看上去田园诗歌一样的地方,怎么会造就出成吉思汗那样的人物?生活在达达勒苏木宁静村庄的孩子,是如何的从草原走向了世界?这个历史上最大征服者的生平资料非常稀少,现有的记载,几乎全部来自于<蒙古秘史>。

成吉思汗的父亲是部族首领,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被仇人毒杀。成吉思汗的整个少年时期,一方面要支撑保护自己的家庭,一方面要不断躲避仇敌的追杀。如果成吉思汗只是个普通牧民人家的孩子,有一个温暖的童年,他可能日后不会去做出那样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少年时代的颠沛流离,铸造了他不屈与复仇的性格,西伯利亚边缘严酷的生存环境,锤炼了他钢铁的意志。

在他出生时,他的左手握着血块,长生天神,已经预示了他的喋血人生。长大以后,他冷酷、残忍,十几岁的时候,为了小小的争执,杀死了同父异母兄弟,但他非凡的坚毅与卓越的领袖才能,使得他最终统一争战不息的部落,奠定了蒙古大帝国的基础。

十三世纪旅行到蒙古,曾经见过成吉思汗的一位波斯学者这样描述他:“高大健壮,精力旺盛,白胡须,猫眼睛,给人的感觉,他是魔鬼的朋友。”这也是长期以来,西方历史学家笔下成吉思汗的形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欧洲自己制造了杀人魔王希特勒,历史上还没有哪个人,像成吉思汗那样在西方世界背负如此严重的恶名。西方历史学家妖魔化成吉思汗的主要原因,是蒙古军队征服世界时的残忍与破坏。

毫无疑问,成吉思汗亲手建立起来的战争机器,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这架令人难以置信高效率的战争机器,使得十三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仅次于二十世纪的最血腥的时代。举几个城市的屠城数字,伊朗的沙布尔,170万人;伊拉克的巴格达,80万人;阿富汗的赫拉特,160万人,据载只留下40个活人。编年史学者们估计,在蒙古帝国的征服活动中,占整个中亚地区30%的人口,死于蒙古大军刀剑之下。

战争的破坏,当然不会只局限于人员的死亡。战争中断了经济活动,摧毁了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操作体系,而游牧民族对于定居文化的蔑视,使得中亚地区中东地区大量辉煌的历史文化瑰宝,惨遭战乱洗劫之后,再无恢复重建的可能。

中世纪席卷欧洲可怕的黑死病,许多学者也认为是蒙古征服战带来的结果。1345年,蒙古军队围攻克里米亚半岛的卡法城,战争期间,士兵们感染了亚洲传来的鼠疫,以至被迫撤军。蒙军统帅命令用三人多高的巨大抛石机,将病亡士兵死尸抛射入城,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细菌战。不到几天时间,卡法人纷纷病倒丧命,由于死者全身皮肤呈黑紫色,故称“黑死病”。而后,卡法的一个热那亚商人,将携带病菌的跳蚤又带到了意大利,于是黑死病开始在欧洲蔓延,导致2500万人死亡。

可能是历史的讽刺,虽然成吉思汗拥有人类史上最大的权威,他却没有能改变自己民族的命运,蒙古帝国崩溃之后,蒙古民族重新进入了持久的磨难;虽然成吉思汗拥有人类史上最辽阔的疆土,但他没有能留下有形的痕迹,他没有建立城市,他没有铺设道路,他没有向外输出文化,因为所有这些,都需要对于永久价值的理解,出于他自身游牧意识的局限,他没有或许也不可能做得更好。

然而不管外国人怎么看,成吉思汗首先是一个蒙古人。对于蒙古民族来说,他不仅仅受到极大的尊重,而是成为全民族崇拜的偶像。造成这种崇拜现象的,首先是民族心理上的因素。作为一个历史上经常被其他国家欺辱,以至于经常需要依附于其他国家的民族,成吉思汗是蒙古族自豪与强大的象征,是民族历史性骄傲的无可争辩的源泉,哪怕这种骄傲只是一个闪亮的瞬间。

强大的军事帝国,并不代表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做出的全部贡献。在其它领域,他也有了不起的建树。

他正式确认了建立在回鹘文基础上的蒙古文字;他把被征服地区的工匠带回蒙古,推动了蒙古自身的艺术创造;他建立了被称为“札撒”的蒙古公共法典,第一次为蒙古民族制订了严格法纪:谋杀、盗窃、密谋、通奸、以幻术惑人、贪赃受贿者均处死刑,法无贵贱,违令者无论军、民,官员,无论是何身份,同样论罪。札撒既是民法典,又是行政法典,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影响着蒙古政府的运作。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重新研究成吉思汗,探讨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给这个历史上特殊的人物,一个更为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破坏的同时,他还拥有广阔的宽容,野蛮的同时,他还拥有超人的智慧。

他有意识的摧毁了数不清的有形的文明与财富,但他无意识的留给了世界无形的但是非常宝贵的遗产。

成吉思汗开辟了东西方的接触。在蒙古帝国控制的庞大疆域内,一个多世纪的和平,打开了洲与洲国与国间的壁垒。包括马可·波罗在内的探索先驱,把信息带来中国然后带回他们的本土家乡。十三世纪意大利人佩戈洛蒂在他撰写的<贸易实践>中告诉欧洲商人们:“从欧洲到中国的道路,现在畅通无阻。”

这样的接触具有超出时代的深远意义。蒙古帝国之后,十四世纪中期,横跨欧亚的奥斯曼帝国崛起,阻挡了欧亚大陆间的贸易,而同时期的中国,再次退回长城以内关闭了国门,贸易通路切断了。但是,欧洲没有忘记他们在蒙古帝国时代看到的东西。蒙古帝国之前,东方对于欧洲来说是传奇,蒙古帝国之后,东方对于欧洲来说是记忆。随后年代的文艺复兴,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航海家们开使寻找海洋贸易通路,通向他们记忆中东方繁荣的国家。从麦哲伦到哥伦布,探险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都是为了寻找东方的财富,重建曾经存在的,在蒙古帝国时代所享有的,那样的跨大陆贸易自由。

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崩溃以后,蒙古人返回了草原,重新拾起了他们的游牧生活,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他们冲击过的这个世界,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世界。或许这就是长生天赋予成吉思汗的历史使命:打破常规秩序,把世界置于前所未有的动态之中。

成吉思汗带来了帝国疆域内许多地区艺术上的繁荣,这应当归功于他对于不同文化一视同仁的态度。战争期间对于定居地区文明的破坏,并不意味着蒙古人把摧毁文明当成了使命。事实恰恰相反,秩序建立之后,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存在,表现了极大的容忍。只要没有政治上的压抑与破坏,文化的传播以致于繁荣,就必然会发生。

以中原为例,元朝就是艺术上丰收的时期,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戏曲创作,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元朝统治者对于中原民族的统治是很残酷的,但如果只从文化创造角度上看,元朝是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成吉思汗开创了蒙古随后几代统治者共同遵循的,对于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宽容,从而直接的促进了蒙古帝国范围内广泛的文化交流。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蒙古人南侵中原、西征欧亚,各民族的宗教开始碰撞。成吉思汗自己信奉萨满教:“自信有一主宰,并崇拜太阳,而遵从萨满教……。”但他对其他宗教取宽容态度:“切勿偏重何种宗教,应对各教之人待遇平等。”在中世纪,宗教信仰无例外是任何一种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没有对不同信仰的宽容,有意义的文化交流是不可能实现的。成吉思汗对于宗教信仰的宽容政策,可以说是超时代的明智之举。

前面提到过的法国修道士鲁伯汝克,1253年旅行来到了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在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大汗帐下度过了一段时间。在他后来出版的回忆录中,曾经记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

蒙哥大汗想比较一下在哈拉和林的诸多教派的学说,于是他下令在朝廷内当面开一次宗教辩论会:“都听仔细了,你们这些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你们每一家都声称自己的信仰更优越,我要听一听你们各自的道理。”蒙哥指示帐下的官员做出安排,辩论时间最后定在圣灵节当天。鲁伯汝克作为基督徒代表,参加了辩论大会。

安排好之后,蒙哥进一步规定了辩论规则:“任何人也不准对他方使用挑衅性或侮辱性的语言,任何人也不准在辩论中制造混乱或者妨碍辩论进程,违规者将被严惩。”

圣灵节那天到了,各个阵营的许多宗教人员聚集在蒙哥大汗帐下,其中佛教徒的阵营最为庞大。从中国来的一位僧人首先发言。他问鲁伯汝克,想首先辩论什么问题:世界从何而来?还是死后灵魂的归宿?鲁伯汝克回答说,因为一切始于上帝,首先应当辩论与上帝直接有关的神学问题。鲁伯汝克相信,这是佛教的一个薄弱环节。

佛教僧人发言说,只有愚蠢的人才会相信只存在一个上帝。然后,他打了个比喻,明显是想获得蒙哥的认同:“就如同在这里,我们有我们伟大的蒙哥大汗,在你们各自的国家里,不是也有伟大的君王吗?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地方就要有不同的神。”

鲁伯汝克解释了基督教唯一的全能上帝的概念。佛教阵营的僧人们立刻抓住了这里面的可乘之机:“如果你的上帝是像你说的那样全能,为什么他造出来的世界有一半是邪恶的?”

“上帝没有创造邪恶。现有的东西都是好的。”鲁伯汝克辩解。

这两句话听起来,像是把球踢进了自家球门。佛教阵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那么你说说,魔鬼是从哪里来的?”

鲁伯汝克这时候意识到,他实在是低估了这帮和尚。他尝试把话题转回到起点:“回到起初的问题,你们相信不相信,有那么个神是全能的?”

佛教僧人回答,没有哪个神是全能的。听到这样的说法,旁听的穆斯林们都笑了。

鲁伯汝克找到了好的进攻点:“原来是这样。你们的神中间,没有哪个是全能的,也就是说,在你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没有神会来救你,因为你们的神都没有力量。”他也学佛教僧人们的战术,尝试着讨好正在聚精会神听辩论的蒙哥:“没有哪个人可以侍奉两个君王,你们怎么可以侍奉那么多神呢?”

据鲁伯汝克的记载,这下子佛教阵营傻了眼,没有人回答。辩论会继续。基督教方面另一个人开始介绍西方神学中的上帝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一个很可能上帝自己也没搞明白的概念。自此往后直到辩论会结束,鲁伯汝克没有再发言。

辩论会以后,蒙哥没有裁定谁输谁赢,估计他自己听了一头雾水。基督徒与穆斯林们相信他们是赢家,鲁伯汝克的记载:“辩论会以后,我们大声歌唱,而那些佛教和尚们都沉默不语。”回到住处,这些上帝的仆人们,取出蒙哥款待各国使者的成桶的马奶酒,狂饮庆祝,很快个个烂醉如泥。

我把这个故事记述在这里,只是为了用实例表明,在对待其它宗教信仰上,蒙古大汗们开明的作风。应当说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强者没有压迫弱者接受自己的文化,即便弱者所实践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胸怀,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才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大交流的时代。

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咏叹调。

我知道,把它称做英雄咏叹调,会使太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感到心中不安。因为无论如何,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手,十三世纪时他与他的子孙,曾给中亚国家的民族,给我们中原的华夏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然而,岁月能够修正对历史的认识,对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的认识。

时光流逝,转眼已是八百年的光阴。

当二十一世纪到来的时候,世界进入了文明进步的新的时代。经贸文化的全球扩展,使不同国家变为相互依存的整体,信息思想的自由传播,把天涯海角变成比邻村庄。作为文明象征的普世的价值观念,正在被全人类所接受所认同。

秋风瑟瑟,站在德伦宝力德格山顶熬包的旁边,望穿达达勒苏木茫茫的草原,在通往外面广阔世界的路上,仿佛有一个男孩儿的身影。八百年前,是那个握着血块在这里出生的男孩儿,为我们今天全人类的村庄,铺下了第一块基石。

回旅店前,我去了卡术布拉格矿泉,虽然只有两公里距离,花了好长时间才找到。再次回到旅店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几位温都尔汗朋友业已离去,拿走了我留下的感谢的纸条。我通知店主要续住两天,寻找离开达达勒苏木的交通工具。

等我动身前往乌兰巴托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了。我找到了直达乌兰巴托的小型客运车,这种客运车属于私人经营,凑够人数就发车,平均每个星期能有一班。七个客位的车,大家挤了挤,坐上了九个人,全是当地蒙古人。下午两点发车,随后几个小时,走走停停,有人想顺路看望朋友,有人要给亲戚往乌兰巴托稍带东西。

乘客中没有人能讲英文,有我在场,刚开始气氛有些尴尬。我取出简易会话手册,加上打手势,居然能大致交流。蒙古人与陌生人来往,喜不喜欢摆在面上,很少故意做作。没过多久,我们相处变得自如,等到车停下晚餐的时候,已经很融洽了。司机能说几句英文,晚餐时他特别找到我,帮助我点好了食物。我们坐在一张桌旁,边吃饭边聊天,很快像老熟人一样。他来过中国几次,属于边界贸易的性质。

第二天凌晨三点,我们到了乌兰巴托。汽车停在我要去的旅店街斜对面,那里有个临时停车位。两个站在阴影处的女人走过来,和司机说了几句话,又回到老地方。

司机帮我取出背包,叮嘱我:“她们两个不是好人,这个钟点,你留心一点安全。”

我笑了:“没事儿,你放心吧。”

道别时突然记起来,我还没有付司机车钱。如果不是我主动,他有可能都不会提起。

走过等待顾客的两个妓女身边,我轻轻摇摇头,她们面无表情,没动地方。绕到街对面,进入旅店大院门之前,我回头望了一眼。小客车还停在那里,前后车窗打开,司机与靠窗的乘客,探出头来,还在守望着我安全回家。

我朝他们挥手,他们也朝我挥手,车子很快打着火,沿着和平大道向西,消失在凌晨夜色之中。


(公元1162年,成吉思汗出生于此)


(三湖度假村成吉思汗纪念碑)


(蒙古南戈壁(旧照片))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5790/2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