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不在高,齐云则灵 |
[游记]山不在高,齐云则灵 |
2008-03-24cncn.com |
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虽然我自认为是个爱山的人,可是忽然发现自己连“三山五岳”指的是哪几处都不知道。到网上查询了一番之后,才明白“三山”指的是大海之中的蓬莱、方丈和瀛洲,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三山” 恐怕仅存在于海市蜃楼之中,是我平凡的今生永远不能到达的地方,没有去过倒也罢了。让我惭愧的是,地图上都能找得到的“五岳”,我竟然也一处都没有去过。去得稍多的,只是杭州的西湖群山。 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岳,我却在没去过任何一“岳”之前就去了黄山。见识了黄山之美以后,我担心,其余的山对我来说都没有看头了。 无论如何,在登黄山之后,我又紧接着从黟县去了号称“白岳”的齐云山,因为正好顺路。 光听齐云这二字,仿佛就看到山与云齐、云绕山间的缥缈景象。据说齐云山虽然最高海拔只有四、五百米,但却时常被云雾缭绕。曾经看到过图片,真有一种虚幻的美,在那样的境界中,不超脱也难,难怪是道教名山。正所谓“山不在高,齐云则灵。”
早晨,在黟县搭上去屯溪的车。半路上下车,下车的地方就叫“齐云山镇”。穿过小巷,过一座美丽的古桥——“登云桥”,再穿过几条小巷,往山上走去。 起初,山路并不陡峭。独自在幽静的山林中拾阶而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亭子。在亭中坐下吃干粮,看见树上的小松鼠窜来跳去,好像它才是这山林的主人,而我是一个突兀的闯入者。 上山途中,有一个亭子里供奉着某位神仙。神龛的对面是一个老人看守的小店。想到这老人孤苦伶仃守在山间不容易,于是往神龛边的公德箱里塞了几块钱。老人还指点我烧了三炷香,插在神前的香炉里,竟也不忘反复确认我已经捐过公德钱了。 把包寄放在老人的铺子里,轻装前行,轻松了许多。这时已经浑身是汗了。 走在寂静的山林中,一路上只有我一个人,恍然间仿佛不知身在何处,却总以为,在这林间山路上,迎面会走来一个踏歌而行的长须老道。 在一个亭子里休息时,爬上来一个气喘吁吁的人,肤色白净,衣着整齐,分明不是这山里人,让我十分诧异。原来他也是从上海来的,他自驾车到山下,然后爬上山来。他说他已经爬过好几次齐云山和黄山了。和他结伴继续往山上走,上一段长长的陡峭的石阶路,山腰上红墙黑瓦的飞檐殿宇就是售票处。这个同伴对着远方拍了张照片,转身就下山了,他说山里的景区已经去过好几次了,这次只想再体验一下登山的感觉。 门票全价70元,现在是淡季,所以55 元。门票上正印着那云雾飘缈的景色。只是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看不到那虚幻的美景。 踏着正在融化的冰雪往山里走去,路过红色的庙宇,看到红色的山崖上刻着赞美这山景的字句,如“观止”、“悦山”等等,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字迹,或者太过洋洋洒洒、以致于难以辨认的书法。 山里散落着一些古迹,其中有一只“赑屃”背着巨大的“唐寅碑铭”,不明白那传说中在人间烟火中风流潇洒的才子,与这样一座世外谜境般的山有什么样的关系。 我偏爱那泛红的石头上雕刻的鸟和花,几乎被埋在了残雪里。不知有多少年的光阴已经逝去,那些花儿依然绽放,鸟儿依然在树梢上鸣唱。 看到了那图画中的山头,沐浴在冬日阳光中,切近而又遥远。原来,那就叫香炉峰。
走过月华街,太素宫,中午刚过,本来就不多的游客在这里就转身下山了。我却不甘心,看了一下地图,前面还有不少路可走。 迎面有人走过来说,前面的路被冰雪封堵,不能走了。可我还是想往前走走看。 独自踏行在铺满冰雪的山路上,冰雪在午后耀眼的阳光中融化。积雪从树上、山坡上塌下来的声响,哗啦啦,一阵阵的,淹没了我的脚步声。 看到一个傲然兀立的山头,原来就是方腊寨。抬头望去,通向寨子的是一条石阶路,就在悬崖边上,台阶上满是厚厚的坚硬的冰雪。在石柱栏杆和铁链的保护下,十分小心的爬上去,只看到一个空荡的小屋,还有雪地里伫立着一棵哀伤的树,真是一个寂寞而苍凉的地方。 方腊是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870多年前,方腊因作战受挫,曾退守独耸峰安营扎寨。站在峰顶,举目四望,不禁感叹英雄高处不胜寒。
再往前去,从巨大的红色石崖边走过,前面的山头,就是齐云山的最高峰,“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 登上最高峰,看远方,层层叠叠的山峦间,遍布着白雪的痕迹。这样的风景似乎平淡无奇,远没有黄山上的风景的绮丽,但我也没有感到丝毫的遗憾。
从后山绕到前山,走了一圈,身上的汗已经湿透了。 下山的路上,远远的看到迎面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挑着满满一担子的绿色蔬菜,后面跟着一个老人。我以为,他们正是隐居山中的得道高人。走到面前,挑担子的人放下担子,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还对我比划着什么。后面的老人上前来解释说,这是他的儿子,五岁时脑膜炎后遗症造成了残疾,请你给他一块钱。想着的确可怜,就给了他一块钱,他嘟哝着比划着,意思是还要一块。老父亲马上上前来阻止了,一边跟我道谢、说再见,一边继续赶路。 还在半山腰的路上,就能远远的看见那座“登云桥”。走过那座桥,又回到纷繁热闹的人间。 忽然之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如此爱山。 原来,山真的就是神仙的居所。我所钟爱的,不过是那山中神仙的逍遥快乐、自在洒脱而已。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6193/1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