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骑行日记《上海----淄博》 之一-----上海印象 总共在上海呆了三天,学会了三句上海话。当心--就是小心留神,皮夹--就是 钱包,钞票--就是钱,包括硬币。上海人苦哇,连馒头都吃不上!大米供应似乎也 紧张,一块钱买一小碗。我这饭量大概要五碗,可上海人一碗就饱了,成天饿着肚 子干四化,你说人家容易吗? 上海生活节奏快,和成都完全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城市文化,人人都在忙,弄堂 里看不到搓麻的阿公阿婆,大街上鲜见没事瞎逛的闲人,当然除了我.上海人多, 长住人口1400万,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这万分之几的国土面积上,显得十分 拥挤。因此这种地域特征促成了上海人或者是上海市“小而精”的文化特色。不光 是小碗米饭,还有小点心,小月饼,小包子等等,餐馆里菜的分量通常只有山东的 一半。还不光是吃的,就连豫园这么有名的去处,也不过是巴掌大的园林。早些年 见过一幅照片,是上海民居里的特写,来自棚户区的镜头,现在也许不存在了。照 片里的小房间不过5平方,虽然小屋小窗小家具,却布置的井井有条,显示了上海人 在“小”字上做文章的工夫,有句话叫“螺蛳壳里做道场”就是形容上海人的精细。 上海的公共交通很发达,不发达也不行,你想想加上流动人口每天就有2000万 人在这地方活动,光机场就有俩,还有轮渡和客运码头,地面是巴士和出租,半空 里跑的是城市轻轨,下边还有地铁。巴士开起来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大车小车都得 躲着它。我每天花四块钱坐巴士从浦东过杨浦大桥到杨浦找穆老师,这段路程就接 近30公里,全程票价6块钱,够从张店到淄川坐公交打来回了。 上海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教育发达,边缘门类齐全,很多翻遍全国旮旯里找不 着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发现。就拿自行车来说,这里的车店不计其数,专卖店就不说 了,类似咱们兵团的大俱乐部穆老师在网上就搜出了十余家,时间关系我只拜访了 两个,里面的玩意以前大都没见过,有几辆据说是环法级别的车子标价数万,还有 大批的装备和零配件,二版好象说要换碳叉,我留意了一下,最普通的要价700元。 主要的欧美品牌,也有台湾货,价格令人咋舌,我是用不起了。在27车店里,来自 江西的小杨老板热情的给我们保养了车子,更换了部分零件,价格十分合理。而且 他那里东西很全,朋友们有需要的可以在网上和他联系。 虽然人多,但上海的社会治安和生活秩序很有条理,居民文明程度比较高,公 民感很强。整条街上看不到垃圾,绝没有光脊梁穿拖鞋的胡同串子,路口有人专门 维持交通秩序,警察说话也很和气。曾经跟警察打听过两次路,警察叔叔用普通话 不厌其详的给我们指明方向,给我的印象很不错。 上海的夜景很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到了夜晚灯火辉煌, 对面外滩同样是霓虹闪耀,真以为是到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时候乘船游 览黄浦江是最惬意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