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递,另类的“桃花源里人家” |
[游记]西递,另类的“桃花源里人家” |
2008-04-08cncn.com |
西递,另类的“桃花源里人家” 1600年前,一个七品芝麻官的小县令厌恶官场生涯挂冠而去,隐居山林间虚构了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1600年后,好事者们争相寻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结果有三处脱颖而出:湖南桃源、江西婺源、安徽黟县。 坐在公共汽车上离开黄山市奔向黟县时,我的心就比汽车还快地飞向了那个地方。在这里顺便说一句,“黄山市”是官方命名,可老百姓特别是汽车司机们并不买账,因为从黄山市开往黄山的车非常之多,司机们如果喊“从黄山到黄山”或在车上挂着“黄山——黄山”的牌子,实在是件尴尬的事情,所以当地老百姓仍称它的老名——屯溪;开往黄山的车挂着的仍是“屯溪——黄山”的牌子。 过了休宁县城不远就钻进了齐云山,山花溪水相伴有声有色。当路旁出现“桃源洞”和“鱼亭”的地名标识时,你不能不信前方就是桃花源了。 在一个山间岔路口,我和几个背包客下了车,又坐了每人2元的小面的走了几公里才进了西递。因为时间太早,我们有幸成了今天这个古村落的第一批游人。 举目望去,这是一个山间小盆地,村南一条溪水自东向西流去在村西头形成一个小湖。村中的房子是清一色的古屋,而且放眼望去,再也看不到其它村庄了,这一下子就把历史推到了人们眼前。这让我想起了丽江、凤凰、阆中和兴城,虽然都号称古城,但它们都被现代化的建筑包围或与现代楼房相连,就像时麾的西服上打着一块旧布补丁一样别扭。 村头耸立着一个巨大的古牌坊,是公元1578年经明神宗特许、长沙王长史胡文光在他的家乡建造的。因为他是王府的首相,所以牌坊上大书四个大字“荆藩首相”。据说,曾经有13个牌坊连成一线,经历了数百年后仅剩下了这一个。而这一个,据说是在文革中,有人用黄泥把“荆藩首相”四个大字涂抹后,写上了“毛主席万岁”才保住了它金身不倒。 仅是一个四品官的藩王长史,怎么就得到皇帝恩准建造牌坊了呢?这是我到西递的第一个疑问。追寻史籍我才知道了个中原委,原来,长沙王是当朝皇帝明神宗的叔叔,按皇朝礼节,身为叔叔的长沙王也要每天上朝为皇帝行君臣之礼,而这位长沙王也特别谦恭,于礼不辍天天上朝请安。神宗于心不忍,特许他让长史胡文光代行。就是这一个“代”字,胡文光得见天颜。因为他深谙官场的为官之道,勤勉异常,得皇帝赏识,才有旨让他在家乡建起了荣耀无比的牌坊。 刚照完第一张照片,第一个旅游团就来了,于是就有了 “免费”的导游为我讲解起来,才系统地知道了这一古村落的大概:西递村东西长700多米,南北宽300多米,有古民居124幢600多间,居民300余户1000多口。它起源于11世纪,鼎盛于明清两朝。由于地处偏远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过快冲击,就像出土文物一样被人发现——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于是,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跟着导游穿行在迷宫一样的古村中,就仿佛走进了时空邃道。脚下深灰色的石板路早已被行人磨平,知道它承载着太多的人气;路旁的溪水清澈依旧,知道它唱响着的仍然是远古遗音;粉墙黛瓦一尘不染,知道它还保持着一份清纯;深深的巷子曲折回旋,知道它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一处古宅的小院子里,我看到一个石制牌匾上刻着“西递”两个古字。听导游说,这是西递仅存最早的村名匾了,它是从古驿道(古称“递铺”)中的“西递铺”而演变成了村名。想到这里原是古代蛮荒的山越旧地,顿时让我感受到了这个石牌匾的历史沉重。 在走马楼前,在追慕堂里,导游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遥远的传奇故事: 公元907年,朱温占据洛阳打算篡位建立另一个王朝梁,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昭宗李晔被胁迫迁往洛阳。行到河南陕州时,皇后何氏生下一子,李晔自知此子到洛阳后性命难保,便把他用皇袍裹上打算藏匿民间。刚好有一位叫胡三的婺源人在陕州做官,为了这个皇子,他舍弃官职,秘密抱了这个幼小的生命回到了婺源的家乡考水。他怕人知道此子来历,便将皇子冒充己子改姓了胡,取名“昌翼”,寓意是翅膀长成飞出虎口。后来李晔一家全被朱温残杀,而皇子却在胡家长大成人。 过了170年的1077年,胡昌翼的五世孙胡士良去南京办事路过西递,被这里的山水风光吸引,便从考水迁来定居。经过近900年的繁衍生息,胡氏后人就像蜜蜂筑巢一样,在这里建成了一座大村落。 从公元1662年到1850年,是西递胡氏宗族最鼎盛时期,在经商和仕途上一帆风顺。仅24祖胡贯三一人就经营36家当铺和20余家钱庄,几乎遍布长江中下游各大商埠,有资产折白银500余万两,是江南六大富豪之一。他还与当时宰相曹振镛结成了儿女亲家,走马楼就是当时为迎接曹振镛而建的。 正是靠着这种裙带关系和巨大财力,外加注重读书和处世有方,胡家官运也亨通起来,25世祖胡元熙当了杭州知府、26世祖胡积成任了礼部员外郎。 只是到了清末时局动乱,胡家人官也没得做,商也频繁破产,特别是解放后,这一伙非生产型的消费集团,一下子转变成了自食其力的生产型集团,重新被束缚在贫瘠的土地上无法适应,西递便开始落后下去。待到改革开放,由于地处偏远,西递反应迟钝——也亏了它反应迟钝,才有了今天的西递,否则的话,说不上会在这古村落里造出多少现代楼房呢! 随导游浮光掠影地走了一圈后,我就一个人像游鱼一样无拘无束地穿行在深巷里、古宅中,去品味古宅深巷那一丝丝尚存的气息。 在西递中心位置有一个“大夫第”,是胡文照任河南知府时在家乡修的官邸,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它是一栋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6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抛绣球”的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尤其是它临街的墙角,被人为地削去,寓意是做人不能有棱有角,与“作退一步想”是同样的意思。 “履福堂”是胡积堂建于康熙年间的老宅。他酷爱收藏、读书、作画,却终生不愿参加科举。在这座三层木结构的大堂内,有两副楹联集中表达了主人修神养性、为人处世的哲理:其一是“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笃敬堂”是胡积堂所建的另一处居所,他的后代在此居住时却挂出另一类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其意思是不管读书还是经商,效益好才是好事,大有“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才是好猫”的务实精神。 在“瑞玉庭”我看到这样一副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在桃李园,有“迎送远近通达道;进退迟速游逍遥。”其中的“游”字是旧体带走之那个。虽然有一种文字游戏之嫌,但人生哲理不减。 ……太多太多的楹联,是一种审美的疲劳?还是听厌了先贤们喋喋不休的教诲?于是我来到了村外去看写生的学生们,还是像这些孩子们那样,把西递当做一幅画来欣赏才感到了些许轻松。 告别西递的那一刻我猛然感到,西递不可能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且从来也不可能是,因为: 从古到今,他都与官商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古到今,他都充满着圆滑的处世理念; 从古到今,他都传承着儒家的入世哲学; 从古到今,他都张扬着升官发财的个性,不可能与世隔绝;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7015/3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