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雨足郊原草木柔——记游婺源

[游记]雨足郊原草木柔——记游婺源

2008-04-24cncn.com

D12008/04/02深圳->九江

计划又计划的婺源行动,终于在下班铃响的那一刻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

T186,注定在是很短时间内,无法从我记忆当中抹去的一列火车。买票的时候,那位大姐说只有到龙川的卧铺,不过上车后一定能够补到九江,结果到了夜里12点多,车过龙川,我们就被驱逐到了硬座车厢。这里的过道中挤满了或躺或卧的乘客,基本没法下脚。还好有个大哥,给我们的静妹儿让了下座,睡了一会儿,小史同学也蹭了点边坐。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每次静妹儿念叨出行时都能碰到我们公司的人,我对此都不太相信。结果在卧铺车厢的同一个格子里,就碰到了一个公司的弟兄,最惊奇的是还和静妹儿开过会,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当然,这位仁兄也和我们一样,被发配到了硬座车厢。整个一宿,看着车厢过道中、车厢间结合处那些姿势别扭,或立或坐或卧的身影,脸上无疑都透露出一个表情——疲倦。出趟门儿真的太不容易了。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两会期间,铁道路副部长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今年南方雪灾中铁道部的表现至少可打90分。怎么表达我的心情呢,打死他我也不信。

期待黎明,这是我站在车厢当中的唯一念头,那就像是幸福,可望而不可及。

那时我希望两位MM不会因这一宿而体力崩溃;我希望自己能够表现的轻松些给大家点儿信心;我希望铁道部每当节日前后会周密的计划不再按部就班的派发列车;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哪怕是一个硬座;我希望列车员的态度不再如此恶劣,至少让没有座位的人人心里不感到冰冷;我希望在人们像堆放积木一样躺在地上的夜里,不再有人推着小车叫醒一个个乘客来叫卖。

到了后半夜,神情开始进入混沌状态。我坐在过道中,旁边是蹭边儿坐的静妹儿,开始我们还在开着玩笑,到了后来她渐渐昏睡,我也有一搭没一搭的睡了。

D22008/04/03九江->景德镇->婺源->李坑->晓起

车到了南昌后,昨晚那位大哥让我坐下,本想一直昏睡到九江,却不得入睡。

列车正点到达九江,我们看着彼此灰头土脸,相互嘲笑。

直接去买返程车票(K115165),不出所料,只有硬座,不过想想来时的状况,居然那时还有一丝欣慰。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破坏了我对九江的印象。九江站前广场上有两座模仿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我们进到了出站右手边的那里面瞎逛。那里有一个公厕,门口放一个桌子,边上坐着一个中年妇女,拿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一元”。我在很惊异价格的同时,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于是问那位妇女随地大小便罚多少钱。开始,她还没有明白我们的意思,耐心的解释当然要罚钱云云,后来看到我们偷笑,有点儿反映了过来。然后我说你这和抢钱有什么区别嘛,她突然神情激动,突突突地用不大灵光的普通话说了一大长串,大体意思就是你们知道什么叫抢嘛,西藏那个才叫抢呢。我们听着,笑着去了候车室的免费洗手间。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让我对九江没有什么好印象。大清早,站前广场上居然就有三三两两拉皮条的。我不想攻击九江人民,但是我纳闷是谁大清早就饥渴难耐呢?

为了赶上950前往婺源的汽车,我们匆忙打的前往车站。路程不远,不到10分钟,车费好像是8块。情况和想象中差不多,那班票早已告罄,改买1030去景德镇的车票(57元)。时间尚早,便到附近的一个快餐店饱饱的吃了一顿早餐。

九江到景德镇全程高速,大约100分钟,一路无话,全部死睡。

到了景德镇后,打的直接前往里村车站(<10元)。这是个小站,小小的售票口前挤满了各地来此的驴子。车票是一张小纸片,有点儿像80年代的布票,并且卖票的大姐还在本子上不停的记着什么,导致出票速度很慢;本来说好人满就走的破旧中巴,怎么也不走,问及原因,说是要等下一班车回来,否则走了以后人们就不知道这里有到婺源的车了。总之,这里的一切让我惊异。

还好,还好,没有多长时间,那辆顶替我们的车就来了。

景德镇到婺源是有高速的,但是这些车都不走,车程不到2个小时,继续死睡。

在午后3点,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婺源。前面之所以啰嗦那么多,是因为我觉得这一路真的太过漫长了。

婺源,我们来了。

由于想在清明期间避开那些开发成熟游人扎堆的村落,我们决定先东线再北线这样逆时针的行动。

没有出车站,直接上了前往汪口的中巴,在李坑下车(4元)。

当我们从路口向村子里面走的时候,好多人正逆向而行。买票(30)进去后,发现村口那一溜小商贩正在收摊,恩,时间确实是不早了。

经过了一桥一亭一牌坊后,我们被一个划竹排的大姐拉住了,好奇害死猫,我们就这样坐上了传说很长时间的竹排(20元)。期间静妹儿还仔细辨认了一下船老大间的对话,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个大姐要价太便宜了,破坏了帮规家法。

天见可怜,还没等我们找到舒服的坐姿竹排已然到站。除了看到了浅浅水中的小鱼,这趟竹排之旅唯一的作用就是展示了一下我那防水的徒步鞋,当然,结果是被众人鄙视。

一条小溪中分村落,两边是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几条石板随意的搭在上面,从村口望去,李坑就是这样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我是说,如果没有那么多游人的话。

这仿佛是个悖论,每个游人都希望去的地方游人少些,而自己又义无反顾地加入自己鄙视的队伍当中。

我们闲散的夹杂在各色人群之中,沿着村中的小溪,悠闲的逛着。看着那青瓦白墙,想着里面年复一年发生的各种故事,永远没人会了解其中的因果。

沿着逼仄的青石板路我们走到了一处不太繁华的角落。一户人家炊烟正起,我好奇的迈进院落,往黑洞洞的房子里面望去,本不想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没想到还是被好客的老人家叫进屋子。屋子正墙是祖宗的照片,两侧是老人的照片,老人详细的向我们介绍哪张是电视台给他拍摄的;哪张是外国游人给他拍摄的等等。老人今年80多,很硬朗,普通话也不错,出门的时候还送到门外,并告诉我们那边有一个戏台不错。

走近戏台,几个村子里面的小孩正在上面玩耍,有哭有笑,仿佛在提前预演人生舞台发生的一切。令人羡慕的是,他们下了戏台就可以抛弃一切,而我们终究要面对各色人等把这出戏表演下去,无论你愿意与否。

这个地方不愧为婺源乡村游开发的急先锋,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是客栈。正如上述,由于我们打了一个时间差,所以还有好多空房,可是,这并不是我们计划的落脚点。

下一站,晓起。

出了村子,天色渐晚,走到路口,正看到一辆出租车。经过讨价还价以60元成交。

坐在后座的几位继续昏睡,我则坐在副驾的位置上饱揽田园风光,这时大片的油菜花开始出现,仿佛做着心理上的预示。不过我知道,明天才是油菜花爆发的日子。

车路过了汪口,我们并没有下车,就在车上远远的望去。恩,它并不在我们的计划之列,只能永隔一江水了。

到了晓起,一下车就有人拉我们去住店,好不容易摆脱了他们的纠缠,一个胡子拉嚓的大叔就叫住了我们,不让我们往前走。几番交涉后才知道原来他是卖票的,唉,还以为遇到村匪了呢。经过了两位MM的一番伶牙俐齿,我们得以少买一张票(36),没想到这事儿也可以商量。我们还担心明天如果验票如何是好,结果第二天一路畅通。

晓起分上下两个村落,风格完全不同。顺着公路进去的是下晓起,村后有条石板路通往上晓起,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进入下晓起的时候,天已全黑,我们就在村子里面找了一家客栈住下(60/间)。住到里面才发现原来通信是这样的方便,不夸张的说,躺在床上放个屁,隔壁都听得一清二楚。

扔下背包,鱼贯而出,杀到客栈老板开的饭店,吃了一顿丰盛的农家大餐(100/41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味的粉蒸肉和糊豆腐,还有不好喝的雪津啤酒。

吃过晚饭,我们开始夜游下晓起。这时刚刚下过蒙蒙细雨,青石板路泛着昏黄的灯光,我们在村子里面无目的的七拐八拐。由于下晓起是水绕村庄,所以并不像李坑那样沿着小溪有一条主街,街道多是一小段一小段的,所以走在里面有点儿像在迷宫中穿行。村落不大,我们就这么无目的的闲逛,还是如愿的邂逅双井与村后的大樟树。

青梅酒,是那晚闲逛的唯一收获,回来以后我们一人一点儿就把一斤酒给分掉了,当然喝酒时总得做些什么,相当年刘备和曹操喝的这个东西的时候是在论世间英雄,而我们,是在打双升。

10点,迅速昏睡,没有听到任何人的屁声。

D32008/04/04晓起->江岭->庆源->官坑->岭脚

今日,清明,细雨。

新的一天从清晨6点正式开始。我们稍作整理,便沿着村后的小路前往上晓起。

上下晓起间,是两侧青山夹的一条通道,青石板路两边是一片片的油菜花。由于夜里时断时续的下着小雨,所以山间缭绕着薄雾,油菜花上也结满了露水。整个画面就像刚刚画完的水粉画,湿的。

路不长,十几分钟就能看到上晓起。上晓起与下晓起的风格大不相同,如果说下晓起由于房屋之间紧密的距离有些大宗族色彩的话,那么下晓起完全是一派小桥流水青山野花的田园风光。这里的茶很有名,村头有一个屋子里面完全是水利的炒茶制茶的木质机械,里面的讲解员给我们讲解了一下制茶的全过程,又弥补了一项知识空白点。

由于我们出来的早,开始游人还不多,碰到开放的老宅我们就进去看看,管他懂得多少历史道理,明白多少建筑知识,哪怕摸摸开裂的房梁,感慨一下时间的力量、物是人非的沧桑也是值得的。我们这就这样在村子里面闲逛着,不时就有狗儿跟着你走上一段,而后对你失掉了兴致,寻找新的目标去了。

游人渐渐多了起来,我们开始回撤,路上还顺便吃了一下当地的清明果。绿莹莹的,看起来有些吓人,味道还可以。

回来的路上,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几位兄弟姐妹竟学起了大禹,过家门而不入。原因是前天晚上我们来的时候是院门大开,而现在则是院门紧闭。这些迷途的羔羊啊,当推开了院门才恍然大悟。

收拾行囊,来到村口,找到了一辆五菱之光(40元),前往江岭。

想象中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我们来了。

江岭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指一段盘山公路。当然,由于油菜花的原因,对于游人来说整个坝子都可以叫做江岭。

本和司机说好直接开车到山上,然后往下逛,结果到了山下,由于路窄车多,车被路卡拦下。司机很好,领我们到了边上的一条小路,说直接沿着梯田,一层层的走上去,要比直接沿着柏油马路上去景色好的多,的确如此。

我们顺着梯田一点点的向上,随着遍布山野、层层叠叠的油菜花越来越多的收入眼底,我们的肾上腺激素分泌也越来越旺盛,这景象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好像一下子中了幸福的子弹。尤其是静妹儿,一直蹦蹦跳跳的走在最前面,像一只看见了满山谷胡萝卜的小兔子。

来的时候我还有些担心是不是晚了些,看不到了山间的薄雾。还好,还好,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天上不时的就来一阵细雨,薄雾缭绕着青山久久不散,与我想象中的江岭一模一样。所以,我也很兴奋,只是没有跳。

这里的色友明显多于其他地方,到处都是长枪短炮严阵以待,等待着合适的光线,记录下那最美丽的瞬间。我也在等待着,只不过是在路上等待。

我们在田埂间上下穿梭,掠过一片片油菜花田,放眼望去,无论远处近处,仿佛和天地间都是花海。

走出小路,在向上就是盘山的柏油路面,走起来有些无趣,不过我们的兴奋劲儿还没有散去,一路说说笑笑不经意间也就到了最上面的大樟树。是呀,一转眼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谁又能疲倦呢。

歇息片刻,决定下山,前往下一站庆源。

2MM坐着摩的下山找车,讲价的时候,由于摩的师傅言语间一个不注意,被我们抓住把柄,搞得司机哭笑不得,以5元的价格被迫把两位MM带下山。下车的时候,师傅很无奈的对她们说,你们是上海来的吧。不,我们来自天南地北,为同一个目标来到这里,那就是,永远在路上。

不一会儿,两位MM打电话上来说,下面的司机要价太高。静妹儿提醒说,不是拿了刚才那个师傅的电话嘛,给他打个问问。师傅很痛快,80元成交。更好的是,师傅就在山上,我们都不用走下去咯。

遇到了师傅交流下才知道,前往庆源可以直接沿着江岭的盘山路往前,于是我们又下山接了两位MM,而后直奔庆源。

为什么司机要的比别人少,据我的观察是因为他,不认路。

车开出江岭不远就走错了一回,还好大方向没有错,再加上岔路少,除了期间熄了两次火,也没出什么差错。

路,虽然不远,但是真的很难走,就像在满是鹅卵石的河滩上开一样,颠簸得要命。五岭之光本来就矮,几次颠的飞了起来,差点碰到车顶。

大概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庆源。中间路过了高山平湖——一个水库,我们远远望去,没有下车。

看了网上攻略说江岭到庆源这一段路程有人徒步,不知道是走山间小路还是走这条公路(土路?)。如果是这条路的话,除了那个水库,着实没有什么景色,并且路窄,经常来往车辆,有一定危险性,不推荐。

庆源是在村山环绕之中的一个坝子,这里进出都不太方便,然而到了村子却豁然开朗,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小桃源。这里不像李坑晓起与后来的思溪延村那样商业性很强,也不像岭脚那样毫无接待能力,属于一个中间状态。驴子到了这里会很舒服,因为周围都是同好之人,没有跟着各色小旗低着脑袋呼拉来到一个景点,哗啦有前往下一个景点的游客,而且也不用埋锅造饭,野外露宿,因为有很多农家客栈饭店。

我们到村子时候已经接近正午时分,我们先到有名的老师那里瞻仰了一下,人那个多呦。后来就随便找了一个地方,也很不错哦,几个人点了五菜一汤,吃的肚皮圆圆才花了70元。

吃过饭,照样在村子里面闲逛。这个村子和李坑比较相似,也是一水中分,两边规模应该差不多。村子中间有个99号客栈,门前种了两片油菜花,花开旺盛,单衬托它一栋白色房子,在村子里面显得很特殊。

我们沿着小河来到村后,这里又是一大片油菜花田。和江岭不同,并不是漫山的梯田;和后来的官坑也不同,也不是一望无垠大片花海。倒像中和了两者的特点,梯田有之,但并没有那么层层叠叠,大片的花海也有之,但并没有一望无垠。

总之,走完全程回头看看,庆源算是东线从李坑到岭脚这一路的一个过渡之所,就连村后的那片油菜花,也是调和了江岭与官坑的风格。西线也有一个相似的村落,就是虹关,这是后话。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一对嬉闹的兄妹,哥哥被迫穿上了妹妹的小鞋子,在后面蹒跚的追赶,妹妹拎着装螃蟹的小桶,一路欢笑。那笑声,很爽朗。

我们在村后那片花海磨蹭了大概一个小时,考虑到后面那一段徒步,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在村子里的停车场找了一辆农用卡车前往官坑,司机要价120,说啥也不讲。

庆源到官坑这一段全是盘山道,路况比前一段更烂,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后排的兄弟姐妹基本都要被晃吐了,车子还没到村口,便匆忙要求下车。

村前有一片油菜花田,不过和村后那片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走进村子,开始还看到几家客栈,再往里面走没有什么专为游人准备的设施了。这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我们沿着村中的小河一路走去,别说是游人,就是当地的老乡也没见几个。

和庆源相比,这里的环境近乎于原生态,村子里面的环境比较脏,有些屋子可以用断瓦残垣来形容,河中漂了不少垃圾,就连村后那几口粪缸,还完完整整的保留,不过那里除了味道,倒还比较干净。

官坑最值得推荐的地方就是村后那一望无边的油菜花海,整个坝子都是,和江岭不同的是,它几乎都是平铺开来的,远远望去像谁铺了一张极大的金黄色毯子。站在其间,除了我们,四下空无一人。如果花永远这样盛开不败,山间永远这样雾气缭绕,空气永远这样温暖潮湿,那么展开双臂,在此做一个稻草人,一直这么守望,便也别无所求了。

眼看天色不早,我们还找不到前往岭脚的徒步路口,都有些着急。走到村后那几口粪缸旁边,看到了一个老婆婆正在淘粪,我们上前询问,不过无奈不管我们怎么说,都是语言不通。情急之下我还瓜戳戳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徒步地图给老婆婆看,当然,她是不认得的。

还好,我们在另一边碰到了一户人家,仔细询问了一下,原来路口就在正对村后方向的右手边。这时已经将近5点,那户人家好心的提醒我们大概需要3个小时,天黑之前是走不到的。我对此也有所担心,不过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大家都比较乐观,尤其是两位MM

路很好找,走到村边就可以看到一条小溪,沿溪而上只有这一条路,便是通往岭脚的山路。

刚刚找到路的时候,在桥边碰到了一个哥们,前后背着两个大包,包上七七八八还挂了很多零碎,满头大汗。我们问及从那儿来,答曰宏村,说已经走了一下午。后来我查了一下除了安徽黟县的宏村,婺源也有一个洪村,也不知道是从何而来,很可能都不是,因为都比较远。说的也许是虹关。

正当我们感慨这是头自虐型的野驴时,不远处蹦蹦跳跳的出现了一个姑娘,满脸轻松,我们顿时释然。

这条路一直沿着溪水,开始的时候还能看见流水,随着我们沿着被雾气打湿泛着暗光的石板路越走越高,渐渐的只能听到潺潺水声而不见其影踪了。

整个上山的过程还是很轻松惬意的,尤其是当我们接近山顶走进雾中的时候,仿佛置入仙境。这其间有两条岔路,引导的字迹都有些模糊,尤其是第二个岔路,对着地上模糊异常的字迹辨认了很久,排列出各种可能,然后逐个推翻,最后得出结论写的是“前往虹关”。在这里写下吧,第一个岔路向左,第二个岔路向右,而后就再也没有岔路了。

这一路除了刚开始那个哥们外一个人都没有遇到,直到快到山顶的时候才碰到一个扛着锄头的老乡,很担心的和我们说快些走,天马上就黑了。我们看了一下山顶的海拔,700

这条路两边不太一样,官坑那侧要长些,不过更缓些,很多缓冲的平台,可以让人缓解下疲劳;而岭脚这侧,几乎是一路向下,没有什么平台,所以走起来就格外吃力。尤其是当我们刚刚开始下山的时候,天已全黑,只能靠一个手电为我们指引脚下的路。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两个男同学一前一后,后面的负责手电,前面的负责开路,两个MM走在中间,小心翼翼的下着。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下到一半的时候,静妹儿脚下一滑,坐到了石板上,还好没有什么大事情;再往下走,打头阵的QQ同学也完美的复制了这一动作,还好,结果也完美的复制了下来;事情就这发展着,突然,我也脚下一滑,低头一看,结结实实的踩到了一坨占了半个路宽的牛屎,而且是在前面的同学没有发现并且都没踩到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共发生了三次,在经历的前两次的嘲笑之后,第三次就没敢声张。

踩的是牛屎,当然不会走狗屎运,该是你的还是你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我滑倒爬起的时候,在我前面的静妹儿转过身来,急切地问:“没事儿吧?”那时我的心中一丝暖意油然而生,不过接下来,她又说了三个字:“我的包。”然后,走到我身后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她的包。

我,很欣慰。

转过了一个大弯之后,下山出现点点灯光,让已经筋疲力尽的我们又望见了希望。忽然,对面光影闪烁,过来了一队人马,人人手中一把手电。乡间偶遇当然互相寒暄一番,看看时间当时已经7点多,我们便劝他们放弃翻山,掉头回岭脚,不过他们执意前行,我们便互道小心后,继续向前。

之后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岭脚。四周一片漆黑,几乎家家大门紧闭。看看表,750,我们走了不到三个小时。

在村边,我们敲开了一家人的大门,里面只有一个老婆婆,很热情,只是语言不太通,互相猜测大概也明白了彼此的意思,老婆婆想留我们过夜,不过条件实在有限,我们便出来继续往村子里面走。

路过了一户人家,正好家里面有个小朋友,给我们翻译了一下后,他们家里面的老婆婆给我们领到了另一户人家。这家是一个小卖店,屋子很大,以前可能是村子里面的公社。据说这是村子里面唯一能够住的地方,我们上楼看了一下,条件也十分简陋,不过四周一片漆黑,连个车都没有,也只能将就了。

那户人家给我们特意又准备了一顿饭,加上住宿一共100元。

那晚,入睡前所未有的快。

D42008/04/05岭脚->虹关->理坑->清华->思溪延村->婺源

清早起来,洗漱完毕后我们就前往村口坐车。

那里有一辆破旧的中巴,但是要等到半个小时以后才开,这时有辆运木头的小卡要去虹关,我们便搭车而去(20元)。

岭脚到虹关不算远,大概20分钟就能到,但都是土路。昨天下了一天的雨,十分泥泞。

到了虹关,在村头便见到那个巨大的樟树,下面有一群露营的旅友,对面的小篮球场上也是花花绿绿,帐篷一片,他们刚刚起来,正在收拾。

我们走进村子,虹关结构上和下晓起有点像,气氛上则更像庆源,有些家庭客栈,但是民房基本上都不开放。走着走着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走到了村外。那里有一条河,一边是村落,一边是一些小块的油菜花与萝卜花田。

村子背后就是大山,由于时间尚早,所以雾气还没有散尽。我们沿着田埂漫无目的的走,大家谁也没有说话。走到村头,有家客栈名曰大有客栈,自助早餐,5元一位。那里的豆腐乳和包子超级好吃。

吃完饭,又叫了那个司机带我们去理坑(120元)。当我们离开村子的时候,那些人还在收拾帐篷。

司机很不错,经常给我们介绍路边的景点。刚开出去没多长时间,我们便在一座桥边停了下来。这是座石桥,名曰祭酒桥,建于宋代,有几百年的历史。站在桥上向虹关方向望去,一派田园风光。更神的是,桥头的那个紧闭的屋子,司机说是鬼物,我们向里面望望,一片狼藉。

再次上车,几乎一路颠簸。路过一个镇子的时候,路边有一座宝塔,司机问我们是否下来看看,被颠得有点迷糊的我们一致摆手。

终于,车开到了柏油路面上,它被我们亲切的称为“高速公路”。

当车拐进一个峡谷以后,景色开始丰富起来。两边峭壁林立,路边有一条溪水,崖壁上开着串串红花,司机说是映山红。

慢慢的,前面渐渐开阔起来,理坑便这样映入你的眼帘。

除了我们进入的这一面,村子其他三面被群山环绕,层峦叠嶂。要论地址位置,这里要比庆源更加符合桃源这一称谓,之所以没有人这么称呼它,是因为它有更被人熟知的一面。

人杰地灵,人杰永远排在地灵前面。看看从这里走出的历史人物吧。这里先后出过尚书余懋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582卷之多,其中5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

不得不说的是,这里的门票(20元)是婺源所有的门票当中最简陋的,就是一张发票。

刚下车,就有个小伙子自报奋勇做我们的导游,唯一的要求就是去他们家吃中午饭。我们看他还说老实诚恳,便随他而行。

他带我们转了几个宅子,都是官宅,我们对建筑知识不是十分了解,只是感觉这些官宅虽然与后来看到那些商宅在规模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细微之处都透露出了用心,氛围上当然与一般的宅院不同。

我们随着那个导游一个一个宅院逛下去,不知不觉就被带到了他家里,然后让我们先把菜点了。和我们预想的差不多,点完菜以后他便笑嘻嘻让我们跟着另一个导游去蹭讲解。由于除了我,其他人等对这些建筑意兴阑珊,本想闲逛,所以也没感觉他不厚道。我们跟着别的导游蹭了一会儿,便开始四处瞎逛了。

街上有些画画的学生,我站在一个姑娘背后看了一会儿,对比眼前的实景,发现画得有点儿问题,就自言自语道:“画的房子好像都要倒了。”那个姑娘肩膀微微一颤,QQ同学看到,站在我边上说:“你不懂。”然后要拉我走,我实在忍不住,便又说了一句:“要是野兽派,就能说得通了。”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那张脸上硕大的白眼。姑娘,真是对不起。但是,好房子的确被你画成危房了。

我们转来转去莫明其妙的转到了村外的那条小河边,两位MM在那里买了花环,很灿烂。

在她们买花环之际,我对着墙上的“渊停岳峙”几个字进行拍摄,一位老婆婆上来一个劲的夸奖我有眼力,说这个村子里面这几个字最值钱,最能代表这个村子。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啥意思,回来查了一下才发现是形容一个人很有气度,不过这里应该用的是直意,说的是这个村子的自然风光。

中午时分,我们再次走进那个小伙子家,饭菜(100/41)已经就绪。有名的荷包红鲤鱼,吃起来也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过鱼确实很大。还有QQ亲手挑选的那只土鸡,由于彼此间在诱捕时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基本上也都被他一人消灭了。

重新回到村口,又一次坐上了农用大卡(10/),前往清华。

我们几人并排坐在后面,前面是一位独行的姑娘。我们攀谈起来后居然发现她也来自深圳,接着发现大家的行程比较相似,于是决定接下来结伴而行。

这段路很好走,不时的有人搭车坐到后面的车斗里。回来起来,这一路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体验一下坐在车斗里的滋味。

车到清华,我们打听了一下彩虹桥的位置,便顺着老街前往。和那个独行的姑娘边走边聊,终于发现,她,也是我们公司的。唉,世界啊,就是这样小,谁都逃不掉。

比起这个姑娘来,我们都算是假驴吧。她早在周一就跑了出来,在江西逛了一大圈,独自地,佩服佩服。

对于彩虹桥,我有一肚子话要说,但是最想说的还是脏话。

这是婺源最为人知的一个地方,换句话说也是商业化最强的一个地方。我们从网上的攻略得知,这桥不用上去,从远处看看就行了。可是,他哪里知道现在就是远远看看也是要克服千难万阻的。

首先,高墙沿河建了很长,很长。我们沿着墙走,找了个能下到河滩的地方,下去后翘首观望,发现什么也看不见,便想往河边走两步看看。这时,一个四十多岁傻老爷们的声音借着扩音器响起:“那几个人,马上向后退。”我们哪里遇见过这事儿啊,谁知道说谁呢,便继续向前。马上,那个傻了吧叽的声音又再次响起:“说你们呢,不要再前进了。”哦,说我们呢?我们这下子来了兴致,便寻找声音的方向。就当我们四处观望的时候,最搞笑的一句话出现了,“你们不要再犹豫了,马上后退。”这情景如此的熟悉,QQ说我们再往前不会拿狙击爆我们头吧?恩,看语气就是想爆头。我很厌恶的走道河边,望了一下,其实这里什么也看不见。那个傻老爷们的背景声音还在吱吱哇哇的乱叫。

沿河继续向前,那里有一座桥,我们想到对岸去碰碰语气。谁知道一个老大爷坐在桥上,刚才那词儿怎么说来着,哦,对了,渊停岳峙。不管是谁,就是不让过,当然本地人除外。我们问及原因,答曰不知道,老板给他钱,让他看桥,别的他不管。

这大概是我遇到的最恶心的地方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土财主把这座桥给承包了,估计初期经营不善,又没有能力把周围都围上,就想出了这么恶心的招数。那天,我在心里认真而亲切的慰问了一下这个土财主家的女眷。

本来我还想和恶势力斗争到底,不过大家都被弄烦了,对清华镇也烦得一塌糊涂,我们便继续前往下一站。

清华总的来说给我留下的印象很不好,除了主路上那个有明信片的邮局(一路走来一路问,直到这里才买到明信片,也算是挽回了一点儿印象分吧)。明信片的后面印的就是彩虹桥。那位独行的秦MM说:“不让我们看,哼,我们给它邮回家去。”

清华到思口的公车很多,4元一位。考虑到从昨天徒步,到夜宿岭脚,一直到今天清华的遭遇,多有不顺,计算了一下口袋里结余的资金,便要求伙伴们打起精神,等到逛完了我们计划中的最后一站便去县城花天酒地去。大家一致反映,噢也。

思口下车,从路口走到售票点大概需要20分钟。路口的那个800的牌子果真如网上所说,名不副实。

思溪延村的售票点是整个行程中最正规的一个,大家都爱死那几个沙发啦。当买完票(36/)后,大家竟都不愿起来,我只好又拿出花天酒地来诱惑大家。

沿着路走,我们先到了延村,这里的人很少。老宅子也都是开放的,不过有些宅子已经没人住也没人维护了,有点破败的感觉。不过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个最精美的地漏,是鲤鱼形状的石雕。

大家这两天一个个的村子逛下来,这时除了身体上疲劳,审美也有些疲劳,对于那些老宅完全提不起兴趣。在我们从延村往思溪走的路上,两个MM干脆罢工,坐在田地里面说啥都不起来了。

我们只好分兵两路。刚刚走过那片田地,绕过一栋建筑,就看到桥边如织的游人。这里,是整个行程中看到旅行团最多的地方。每每进到一个老宅中想仔细的看看门板上的雕花,呼啦一下走进满满一屋子带着同样小帽子的游客,顿时人声鼎沸,我们只好默默的推出。

在我感叹人多的时候,QQ同学说这算啥,想当年在宏村的时候,人比这多n倍,你要是这都受不了,在那肯定会杀人。

转了几下了,我被这些人给彻底搞颓了,没有继续下去的心思,便原路返回。

其实如果是人少的时候,这两个村子还是值得一逛的。里面大多是商宅,内部雕梁画栋,装饰十分精美,不过比较遗憾的是,那些雕刻的人物头部无一例外的被破坏,这个现象出现在整个婺源行程当中每个村子,经过询问,得知是破四旧的时候搞的。破坏永远建设来得容易。

由于那位秦MM要回婺源赶车,在此先行一步。

剩下的人,在我的建议下,又一次杀进了延村。这一次我们逛的很从容,因为几乎没有别的游人干扰。不过估计那时大家的脑子里充满了花天酒地,恨不得我马上结束回到县城。

大雨来的正是时候,我们借着大雨结束了我们的最后一站。奇怪的是,还没走到门口,雨就骤然而停。老天还真是善解人意。

对于这段800,我们不忍再次折磨自己的脚底板,便叫了2辆摩的(5/辆)。

到了思口,我们等了一会儿,没有看到公车,便拦了一辆农用大卡(10/)前往婺源, 并告诉司机给我们找个最好的宾馆。后来,这居然成为了一句笑话。

到了县城,司机把我们停在了一个招待所的门口,估计是想拿回扣,这多少让我们有些恼火,看看外面的装潢,我们都没有进去,便回到主路上开始寻找理想中的宾馆。

当我们走进一家看起来还差不多的宾馆时,梦想瞬间照进现实,这个自称是准三星的酒店,居然一个标价要价近500。哦,天啊,我们遇到劫匪啦。据观察,这个酒店根本就没到三星标准,也就大堂那几个各时区的破表能拉拉场面,细一看,还时间不准。

我们一路走来一路问,心里越来越凉,最后找了一个还不如开始那家的招待所(200/标价)。房间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浴室里的喷头,和小姑娘的心情一样,忽冷忽热。

由于在住宿上受到了强烈的打击,所以本着吃住一致的原则,晚饭也降低了规格。在大家一起扫了一遍大街以后,决定在一个大排档就餐,味道还算不错(140),又一次吃到了糊豆腐,第三次吃了,好吃。

D52008/04/06):婺源->景德镇->九江

早上起来赶车,结果不出所料,到九江没票,便改买到景德镇。趁着他们买票的时候,我跑到邮局寄出了两张明信片。

到景德镇轻车熟路,我们忽睡忽醒。

到了景德镇的汽车站后,买了12点半的车票,还有时间,便逛了一下景德镇的瓷器一条街。

在逛瓷器街的时候,我很紧张,因为前后背着两个大包,连店铺就没敢进。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大象闯进瓷器店。

这里不愧是瓷都,瓷器品种繁多,很多都异常精美。

返回车站,坐上汽车,疲倦再次袭来。

到达九江时间尚早,我们又去了几天前的那个小饭店,解决了午饭。服务员的眼神有些异样,估计在仔细思索这几个似曾相识的人。

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面人很多,人声嘈杂,都是返程的人们。

D62008/04/07):九江->深圳

夜里车上的情况和来时一样,不同的是我们都有座位。看着拥挤的车厢,依然想说脏活。

后记:第一个清明假期就这样过去了。

那几天里除了那细雨,那古镇,那油菜花外,还有些细节,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想好如何表达,不过我清晰的记得那些感受,但愿能够常驻我心。

2008.04.08~2008.04.20

my blog: http://blade-zheng.blogcn.com/index.shtml


(江岭)


(庆源)


(官坑)


(虹关)


(理坑)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8097/27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