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断简残篇之六: 无望的碉楼 |
[游记]断简残篇之六: 无望的碉楼 |
2008-05-11cncn.com |
昨夜,忘形之际,尾巴便露出了一小截,虽说很温柔,但自己心里明白,想与元昊并肩,是骨子流淌的血液在作怪,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叛逆闪念。 曾说过:总是想一个人去很远的地方。那种远,已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慨念,究其实,是不肯轻易就范。 那末,今夜,让我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个很远的地方,去和元昊并并肩。 我的浪迹就从下面的照片开始,这段路,你也许不熟。 这张照片,是碉楼,摄自木雅的热么德,海拔 在藏语中,"木雅"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个族群名称。作为地域概念它是指木雅人生活的地区。这一地域大致是指康定以西、雅江以东、道孚以南、九龙以北、丹巴西南这一片地区。,作为族群名称,"木雅"是吐蕃对被役属的党项人的称呼,也称"木雅热岗",为"下部朵康六岗"之一。 照片上,是木雅人的八角碉楼,木雅地区特有的军事设施。它们的建成年代,根据碳14测定,都在公元1250至公元1450年之间。而党项人,作为古羌人的一支,曾在今日大西北的一块不小的版图上,建立过西夏帝国,灭亡于公元1227年,它的创立者,就是与范仲淹对峙的元昊。 如果有机会去宁夏,当你看到那些西夏帝国遗迹,回头再看看这张照片,就会发现两者间的神秘联系。加上西夏亡国和木雅八角碉楼建成在年代上的次序,史籍上关于党项人自称"木雅"的记载,我擅作主张,将二者加了链接。 这样一来,潜意识里,为我去和元昊并肩,找到了依据。 我母亲的曾祖,来自木雅。 下面,我们去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记住,我在元昊一边。 三川口之战,以宋军大败而告终,于是宋宝元三年,夏延祚三年(1040),知延州兼鄜延环庆安抚使范雍被大宋解职,以夏竦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在京师节制。同时,枢密直学士、起居舍人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范仲淹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这是当时朝廷主战派的胜利,大宋朝,面对咄咄逼人的西夏,终于派出了最优秀的经略人才。此后半年,彼此纠缠不休,胜胜败败,元昊开始思量,转而找寻对手的弱点。 文采风流的大宋,自太祖在宗庙立下那块除当朝皇帝才可一睹真容的神秘石碑后,从来没缺过人才。就连柳永之辈,也入不了庙堂,那厮总喜欢勾栏画舫间流连忘返,自称奉旨填词,当为白衣卿相。他的词曲,也只能在市井间,任平民百姓,檀板丝竹,轻声吟唱,那情景,想来颇具“超级女声”之风。 我在一边冷冷相看,相信元昊也是一样,歌舞升平的大宋,大敌当前,肯定缺了些什么,不,不是国力,不是财力,也不是帅才,这些,地瘠人薄的西夏,一样都比不上。在毡毯上盘腿坐下,端起一杯浓膻的羊奶,一边浏览着探马传来的信简。元昊的目光从韩琦,范仲淹,转向一个频繁出现的名字,以忻州团练使为鄜延路副总管、管勾延州东路蕃部事的任福,而任福以下,均是些无名之辈。灵光乍现,感觉是对的,对手缺了些什么,对手缺的是将才,百战成钢的将才和他的士兵,当然,任福除外。 元昊打开缴获的庆州地图,狼一样地搜索捕猎地点,最后,目光落在了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的好水川。 宋庆历元年二月,元昊领兵十万,诱任福军入好水川,最后,在羊牧隆城(今西吉东南)附近,全歼宋军,任福战死。是役,史书众说纷纭,除地点和任福战死一致外,双方兵力和伤亡的数据统计大有出入,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任福集尽环庆、鄜延两路精兵,有万余人投入这次奔袭行动,其中,包括最精锐的广锐骑兵六至七千。 名将精兵,毁于一旦,同样,元昊的精兵也折损过半,但是,不能否认,宋军在此役是战败了。是非功过,不想评说,什么是役韩琦主战,范仲淹主守,事实是,当时得知元昊入寇后,尹株奉韩琦的命令,请求范仲淹发兵助泾原路,范大人以宋军新败,士气低落,当自谨守以观其变为理由,拒绝发兵,理由是:“大军一动,万命所悬,而乃置之度外,仲淹未见其可。”写到这里,诸位,千万别扔砖头,我可有言在先,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逆反闪念。 血腥过后,容我将目光偏离一点,看看韩范两位大人的家乡。韩琦,今安阳人也,范仲淹,今吴县人也,安阳地居豫北,而吴县处锦绣江南,与前线距离有别不说,人文风情也迥然不同,有时候,不得不相信,人杰地灵一说。 到此,怕又有砖来也,别别,俺家离吴县实在不远。 这一仗,打得双方元气大伤,于是,宋庆历三年,好水川之役之后第三年,宋夏和议达成,基本条款是: (一)夏主对宋称臣,奉正朔。 (二)宋帝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并承认西夏现有领土。 (三)宋岁赐夏银七万二千两,绵帛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 (四)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听便双方军民交易,但西夏青盐不得销往宋境。 (五)双方以前所俘军民各不归还,今后如有边人逃亡,不得越界追逐。两界巡逻人员,各毋得带衣甲器械过三十人骑。 (六)两国边境划中为界,界内听筑城堡。 范大人不愧为政治家,高瞻远瞩,好水川之役时,保留了一支精兵,也为日后宋夏议和留下了后路,相信那时,他的目光已投向契丹人所建立的大辽。 只是可惜了好水川双方战死的数万热血男儿,见惯了自然界的冷酷无情,回眸之下,政治也毫不逊色。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百年之后,灭了宋夏的不是大辽,而是它们各自的盟友。 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为金所灭,又百年后,夏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汗国所灭,再往后五十二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 年,南宋为蒙古汗国所灭。 不同的是,忭京陷落,几乎没有抵抗,而灵州之战,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付出了不下五万人的代价。 借用一段《中国国家地理》的描述吧:“蒙古先后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亲征。锐不可挡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在西夏国门前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降旨:“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1227年,蒙古大军包围夏都兴庆府达数月之久,西夏最终因弹尽粮绝,于1227年6月举城投降。然而在夏亡之前,成吉思汗却因中了党项人的毒箭而毙命。处于战争癫狂状态的蒙古大军,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对西夏实施灭绝性的摧毁。他们不但血洗都城,将积聚近200年的宫殿、史册付之一炬,而且还将贺兰山下的皇家陵园毁盗殆尽。 屠城令下,三十余万西夏党项兄弟姐妹,倒在了蒙古铁骑之下,此后,西夏变成一个梦,子民四散,文字零落,史书之中,惟独不见一部西夏史。相比之下,南北宋两朝,记载得如此清晰。 泪眼朦胧中,看兄弟姐妹,散落四方,佛经典籍,灰飞烟灭。
吸一口气,豁然开朗,用一记清越的磐声来作结。 劫波度尽,兄弟仍在,相逢一笑,恩怨泯灭。
我想,我一直是懂你,哪怕去,与元昊并肩。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9141/3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