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宇宙人独驾自由舰上珠峰(四十二) |
[游记]宇宙人独驾自由舰上珠峰(四十二) |
2008-05-12cncn.com |
----苦捱至清晨6:时30分醒来,倦意正浓,外面仍是漆黑一片,雨下了一夜没停,天气更寒冷了。 ----早上起身,感觉鼻孔有点干、痒。我挪动了疆硬的身子。湿津津的,一用力,手一摸,血就流下来了。 ----娘的、这可是瘸子的腚眼,(斜)邪门了.昨晚作梦、牛皮吹的过头了? ----我简单的处理了一下,立刻发动汽车。我要赶快里开这个鬼地方! ----本应该先刷牙、洗脸和到茅坑去减轻重量。 ----无奈天气寒冷,车窗外面,小雨又不停的在下。根本无法打开车们。 ----我只能暂时放弃自己的好习惯,直接就把车开进加油站。 ----今天一定要赶到青海省的格尔木市,那是一座能让自己得到好好休息和安全的城市, ----不过,除了800余公里的路要赶外,还有至少两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大雪山,在路上张牙舞爪、等着我的光临呢! ----车车加好油后,我冒雨向北前行。此时天还没有亮,周围黑黝黝的一片。 ----好在路况不错,又没有其它车辆跟我争道,因此行车还算顺利。 ----从当雄县境内开始,109国到两侧,出现了大片大片的草原绿地,成群的羊群和牦牛群,散布在草原深处及公路两旁。 ----不断有三三两两的羊只、牦牛,慢悠悠的横过公路,或者立在路上。有的干脆就卧在道路中央反刍。 ----无论你真样鸣喇叭,这些牲畜当你没到。结果是车子要给它们让道。 ----雨仍然不停的在下,烟雨的濛茏,遮不住大地的碧绿,寒冷的空间、更凝草原的秀美。 ----天色渐渐放亮,透过白色的纱珑后面,连天的草原、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群。 ----这里有新疆帕米尔高原、喀拉库里湖畔的旖旎、也有贵州西南部、兴义地区的晴翠。 ----进入安多草原,国道两侧草原绿地,面积越来越广阔。牦牛群和羊群也逐渐增多,成群成片的散布在无边的、由翡翠色构成的、起伏的山坡、丘陵与平川深处。象一团团白云。 ----安多草原,最后变成连绵起伏,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与天地白云相接。 ----这片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和湿地,就是藏北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的羌塘大草原和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安多草原是羌塘草原的组成部分,这里的地势,此起彼伏,阔大无比,广袤无垠。 ----从当雄县到安多县,是藏北地区最美丽的地区之一,高山草甸、湿地分布极广。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畜牧业发达,人口较之其它地区,也算稠密。 ----下界的宇宙人、也是凡人。 ----我不能不为这里的人间天堂所陶醉。望着一望无际、风光绮旖的自然美景,一幅幅凝固的诗画。 ----我不断的冒着濛濛细雨,跳下车来。 ----刚开始,我还兴致勃渤的,忙于拍几张照片。后来发现根本拍不下去了? ----连天接地的,都是一幅同样的画卷。一路疾驶,一样的景色,哪里都一样。 ----只好恋恋不舍的放弃眼前的一切,驱车继续赶路。 ----前面又要翻越海拔4880米的申格贡山口。 ----申格贡山口,虽然也有4880米的海拔高度,大幅度的回旋、转弯、盘山。 ----良好的柏油路面。使驾车翻越可山口,变的十分容易。你只挂上较低的档位、踩下油门,就一路顺风了 ----下山后,跨过桑曲大桥,就进入安多县了。 ----安多县的海拔高度有4700米。是从青海省方向进藏后的、第一个县城。 ----绝大多数的入藏车辆,在翻越了海拔5231的唐古拉山口后,都会到安多县,驻车休息或干脆过夜。 ----03年第一次冒险入藏。我翻越唐古拉山口抵达安多县,已是深夜2二时多,疲惫不堪、睡眼蒙笼的我,一不小心,就将我的两厢吉利豪情,开进了一间小餐厅大门外的臭水坑里。 ----央求了几位热心的藏族同胞,大家七手八脚的、帮我把车车从水沟里拽了出来。闹的我一身上下,奇臭无比,脏乱不堪。 ----虽然当时,我和当家的前一次早餐,是17个小时以前吃的。由于身上过分邋蹋,还是使我们的胃口全失。 ----我俩一起龟缩在车厢里,忍受住高原反应带来的剧烈头疼,在低温,空气稀薄的环境中,苦熬到了天亮。 ----这次旧地重游,触景生情,回忆往事,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穿过安多县的街道,在城外,堵了一长溜大小货车,我又以为碰上塞车。 ----我驱车缓缓驶过去一看,是当地路政、警察在查车。 在西藏地区,会经常遇上这样的场面。不过,一般只查验大车,不动小车! ----过了安多县,驶向羌塘大草原的北部,又开始攀越海拔5010的小唐古拉山。 ----还是大幅度的回旋、转弯、盘山,还是耐心的挂上低档位、踩紧油门,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109国道全线重修后,道路也畅顺了,车速也普遍加快了。已经彻底告别了塞车之苦。 ----那种在临时便道上,迎着遮天蔽日的滚滚烟尘,跟在长长一溜大货车尾巴后面蜗行、吃尘土。 ----或者遇到前方修路,就塞的水泄不通的苦日子,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了。 ----连绵不绝,起伏的高原,植被逐渐变的稀疏。 ----山体也呈现出土黄色、青灰色和其它不同的颜色,极远处的天际,白色的雪峰,泛着浑沌的白色。 ----它仿佛在提醒我,身处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的腹地——小心驾车哦! ----翻越了海拔5010米的小唐古拉山口,跟着就要翻越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交界的、青藏公路的最高垭口、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 ----这一节回旋、蜿蜒的攀山路段,正处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与唐古拉山口之间,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 ----道路虽然经过重修,但空气含氧量低沿海地区的百分之五十,强烈的高原反应,还是会让人呼吸急促,头疼的死去活来。 ----当然、宇宙人除外。 ----还未接近唐古拉山口,就已经感受到了,唐古拉山脉那桀傲不狲的气势,抗拒我宇宙人与‘天马’自由舰的征服。 ----艰难的攀山道路,阴雨绵绵路面湿滑。天空乌云翻滚,周围浓雾弥漫、空气温度极低、寒风侵骨。 ----颗粒状的白雪挟裹雨水,敲打着我的‘天马’自由舰。109国道两侧的巨型山脊表面,冰雪覆盖,一片白苍茫。 ----距离唐古拉山口仅有几公里处,道路突然变的支离破碎,凸凹不平。大块的路面开裂,倾斜,翻转。 ----灌饱了雨雪冰水的大坑套小坑。缓慢的汽车,左拐右闪、不断躲避这连成一串串的、成排成片污泥浊水(坑)。 ----不用说,这一定是超重大型载货车辆的杰作! ----上午9:50分,‘天马’自由舰在‘冻’的(不敢高唱凯歌了)直打哆嗦的情况之下、攀上了著名的唐古拉山口。 ----这里距我早晨的出发地——那曲市、有225公里的路程。 ----虽然雨夹着雪粒不停的下,唐古拉山口的五彩经幡,还是迎着劲风飘扬。高大的石头雕塑,依然屹立在风雪中,刻有唐古拉山口海拔高度的方型石碑,也和我03年第一次看见的那样、并无改变,只不过上面缠满了经幡和其它布条。 ----唐古拉山口遍地积水,一片泥泞,根本无法下脚活动,更谈不上观光游览,居高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但是,这里是单指我宇宙人而言。 ----宇宙人爱干净嘛! ----天阴雨夹雪,寒冷的气候,恶劣的地形环境,并没有影响到其他自驾车游客的兴致。 ----七八辆四驱越野吉普车、十几辆大型货车、几十位游客与货车司机的随行人员,冒着寒风细雨,手握摄录器材,脚踏泥水,来回穿梭。 -----这帮人士,情绪高涨、发出各种噪声,抒发各自的热量。 ----是啊!我在想,青藏路修好了,英雄们自然也就跟着多了起来。既然踏过唐古拉山口,当然也就有理由,感悟人生了.。 ----我当然不会有如此的雅兴,经历了漫长的近7000公里的长途跋涉,我只想尽快,安全的回到亲人们中间。与广大车友们、相聚、胡侃。 ----我在泥水里连蹦带跳,匆匆照了几张光辉的形像照后,就胜利、满足的踏上了下山的路。 ----真倒楣,性子太急,在连串的水坑边左腾右挪、与一辆大拖挂车枪道时,‘天马’自由舰的前脸,亲吻了大货车冰冷的后铁架。 ----路实在太颠菠了,前面的大货车被我亲了,还混然不知。 ----我下车看了看,不是很严重,又望了望在前方不断摇摆蹦跳、渐行渐远的货车,心里想,去他的,算了,赶路要紧! ----唐古拉山口附近有一座湖泊,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湖泊了,湖水在冰雪的反射之下,波光粼粼。还是赶路要紧,我也没有停车多看一眼,就离去了。 ----翻过了唐古拉山口,一路盘旋下山,进入了一段河谷地带,自由跨过舰通天河大桥,沿着通天河谷,顺河而下。 ----经过温泉兵站的时候,我看见兵站里、几栋整齐干净的建筑,清洁的环境、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完全不似一路所见到、陈旧邋蹋、生活环境糟糕的村镇、居民点。 ----我忍不住将车车,倒入兵站的大门前,冒着寒风细雨,给自己留了一张记念。 ----12:20分,直抵110公里外的雁石坪镇。 ----雁石坪镇是离唐古拉山口不远的小镇。有加油站、有吃饭、住宿和修车铺。 ----我本来发誓,一定要在雁石坪镇,停车休息、洗刷脸皮、清洁牙齿、吃上饼干、填饱肚皮。 ----因为我每天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想,算了、到前面再吃早餐。最后,一拖再拖,一直拖到晚间七八点钟、甚至10:点过后,才能吃到早餐。 ----无奈、稀沥沥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我只好还是硬着头皮,一直不停的往前开。唐古拉兵站过去了、温泉兵站过去了、直到连雁----石坪镇也开过去了,也没有找到停车的机会。 ----车子一直开到离沱沱河沿不远的通天河岸,才找到一处较宽敞的地方,我将车车停在路边的,顶着毛毛细雨,洗脸、刷牙、终于吃到了我今天的早餐。 ----车子行驶了90余公里后,抵达了海拔4760米沱沱河沿。 ----这里离那曲市已有430公里了。 ----沱沱河沿在青藏公路、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因为它是万里长江的发源地。所谓长江源头、即指此地。 ----沱沱河沿竖有长江源记念碑。还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等、许多中国第一的美称。 沱沱河沿是一片宽阔的谷地,溪流众多,河面宽阔,水系发达、水量充沛。 ----它向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输送了充沛的水源。 ----沱沱河沿,海拔4760米,就座落在唐古拉山脉的脚下,距唐古拉山口,有200余公里。 ----沱沱河沿是青藏公路的补给基地之一,设置兵站、有驻军守卫。 ----无论是准备向唐古拉山口冲刺、进入西藏的车辆,人员。还是千辛万苦,从唐古拉山口下来的车辆、人员。都会在沱沱河沿停留,填肚、住宿休息,给车辆加水、加油。 ----我驱车开上了万里长江第一桥——沱沱河大桥。 ----我又想起了当年,从唐古拉山口下来出藏,路过此桥的一幕。 ----原来的长江第一桥,是一座小铁桥,狭窄、陈旧。 ----03年、这座钢筋水泥大桥刚铺柏油,承建此桥的武警某部军人,恐怕桥面被压损坏,封锁了大桥,禁止任何车辆行驶。 -----大桥两面及沱沱河镇,被各种车辆挤的水泄不通。司机们都乘----守桥的武警人员离去的间隙,争先恐后过桥。相互拥挤,不肯让路。 ----当时,现场混乱不堪。我的两厢吉利豪情,被夹在桥中央,无法动弹,也是多亏了一包中华香烟,使一辆大货车,挪动了一条缝隙,让我的小车车,得以挤出重围。 ----望着恬静的沱沱河镇,我站在空旷的万里长江第一桥。看着桥下在滔滔淌流、混浊的河水——各拉丹东雪山淌流下来的、冰冷的雪山融水,将从这里,日夜奔流不息,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一泻万里。 ----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汇入浩瀚的太平洋。 ----回忆此景、令我感慨万分。 ----此时,天空已放晴。千呼万唤的太阳,也露出了半边,一直不想让人瞧的脸面。 ----我在沱沱河镇,为车车加满油后,继续沿着宽阔无边的沱沱河岸向北疾驶,沱沱河床的部分河段,宽的惊人。 ----枯水季节,沱沱河分为无数条细细涓流、蜿蜒。 ----水量充沛之时,它又变成一片无边的汪洋。 ----‘天马’自由舰顺着沱沱河流域,驶向70公里以外的二道沟镇。 ----沿着哗哗淌流的河岸行车,那一定就是下坡,虽然身处在无边的高原,有时候是很难察觉的。 ----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草而居。由于冰川雪山融水的孕育,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却拥有众多的河流,水网密布。 ----叫的出名的有通天河,沱沱河、楚玛河、雅玛河。靠近格尔木市的还有格尔木河、昆仑河等。 ----不过,这片广阔的河曲流域,大部分却鲜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这些河流,大多数由西面雪山冰川过来,横断青藏公路、向东流去。部分河流沿着青藏公路顺行、或逆行一段后,终究还是调头、滔滔东去。 ----河流之上,原来架有大大小小、锈蚀、斑驳的军用铁桥。 ----如今、这些受到风雨侵蚀多年的军用铁桥,已被平整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所取代。 ----我还能记住的有、通天河大桥、沱沱河大桥、楚玛尔大桥、雅玛尔大桥、还有难以计数的小铁桥。 ----站在人工的遗留的建筑物(大桥)前,环顾四周。眺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河水,聆听那寂静无声、无人的世界。内心的感慨,的确无法形容。 ----‘天马’自由舰在无遮无拦的高原,风驰电掣。 ----车车的轮下,黑色油亮的青藏公路,贴在起伏的高原地表,向极地、向天边、不断延伸。 ----过了二道河沟镇,又开始了攀山。 ----前方是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口。 ----自由舰在人迹罕见的青藏公路,左旋右转,向上抬升,奋力向山口攀爬。超越了一辆又一辆、行驶缓慢的大型货车。 ----这片广阔的土地,早已没有了西藏羌塘草原那连天的晴翠,也看不见川藏公路的葱拢和茂密。只有蓝天白云,依旧未变。 ----高原的地表呈现出褐红色的颜色、和其它杂色, ----广袤的地区、植被稀疏。缺少生气的高原、尽显它那苍凉、原始的真面目。 ----看见了刻有风火山口、5010米、红色大字的石碑,当然要留下点什么。 ----尽管山口缈无人迹,阴风阵阵。我还是停下车来,站到石碑旁,用手抚摸石碑,面对相机镜头。 ----这是我第二次站在石碑之下,面对镜头了,不同的是,上一次,有家里煮饭的在一旁陪伴,立在石碑的另一侧。 ----翻越了风火山口后,车子向着五道梁前行。 ----五道梁,据说是有连续五道海拔4500以上的山梁,横在青藏路上而得名。 ----由于地形、地貌的奇特,五道梁地区空气稀薄,人兽无踪,被视为生命的禁区。 ----我曾在西大滩(镇)冰川脚下,与当地人聊过。 ----当地俗称,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 ----也有当地人告诉我,有高鸟误入五道梁上空,也会因空气含氧量太低、可能会在空中,突然打转堕地。 ----这些传说,不过是试图证明,五道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恶劣、险峻。 ----109国道两侧,到处都是巨大的山坡、丘陵、台地。 ----车子不停的围着山坡兜圈、转弯爬坡下坡,翻越山口。行驶在高原的丘陵、平川、旷野。 ----五道梁周边广阔地区的地表,呈褐红、灰、明黄等花色。 ----土质疏松,加杂了大量的鹅卵石、粗河沙。 ----更证实了青藏高原的祖宗,是浩翰的大洋。 ----即、二千万年、印度大陆板块冲撞亚洲大陆,造山运动,形成了今日的地质结构。 ----从翻越海拔5010的风火山口开始、至五道梁前后,‘天马’自由舰,在青藏高原的脊梁骨上、顶着蓝天白云飞驰。 ----这段道路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以上。 ----海拔近5000米的五道梁,离海拔4760公里的沱沱河镇,约150公里。 ----五道梁又距、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大约110公里 ----过了五道梁,青藏公路把我和‘天马’自由舰,带到了一望无际的可可西里、动植物保护区。 ----青藏铁路、就在距青藏公路,几百米的地方。 ----它象一条钢铁巨龙、又似一道彩虹,直插远方的天际,它的龙首,已深深的伸入云端。 ----青藏公路有多长,青藏铁路就会向前,延伸有多远。 ----我一面驾车,一面在思索,不久的将来,火车通车后,入藏的旅客从车窗内,或许会也看见在青藏公路上,插着红旗,飞驰往返的自驾车队。 ----乘客们可能会想,放着舒适的卧铺火车不坐,费神驾车去西藏。 ----嘿!?这帮傻瓜? 109国道,从可可西里动植物保护区,一穿而过。 ----保护区正处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它是由一片广袤的平川、起伏的丘陵和台地构成,面积达450万公倾。原始生态系统保持完整。 ----保护区内有大量、被称为高原精灵的珍稀动物————藏羚羊。 ----还有大量的藏野驴、野牦牛、雪豹、盘羊、猞俐等稀珍动物。 ----新修的青藏铁路就在几百米外,与公路并行。 ----为了让有迁徙习惯的藏羚羊,不受惊扰。穿越可可西里动植物保区的青藏铁路,大段大段的路基、用桥梁或涵洞的方式,悬空架设在广阔的原野之上,以方便藏羚羊及其它动物的迁徙。 ----这也算是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闻。 ----人类首次为动物让路。 ----同时,也是青藏公路的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去欣赏。 青藏公路一路上,设有不少的警示牌。 ————‘进入保护区、时速、60公里’、‘禁止鸣喇叭’,‘请勿惊扰动物’、等。 ----部分路段,分成左右两排,每隔几米,就竖有一条五六米高的金属圆铁拄。 ----甚至还在公路两侧,设置了长段的塑料栅墙,将公路两边完全遮挡,形成了全封闭式的通道。 ----为了高原上的精灵——藏羚羊、及其它珍稀动物,不受人类的野蛮侵扰。保护区地方当局,也的确是作了一点补救工作呢! ----从高高的路基望下去,我发现,当年为了修路,而曾经修筑的临时便道,虽经风雨的侵蚀,尚依稀可辩。 ----它触动了我的神经。 ----行驶在平整的坦途,勾起了当年我驾驭两厢吉利豪情,走在这条临时便道的场景。 ----我那可怜的吉利豪情,夹在长长的进藏车辆中。缓慢的、艰难的、走在极度颠簸,黄尘滚滚的临时便道上。被强烈的高原反应及恶劣的路况,折磨的死去活来。 ----当时、我带着家里那位煮饭的,从西宁的塔尔寺出发,190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五天四夜。其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 忆起当时的艰辛,不由的热泪盈眶。 ----青藏公路在可可西里的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段,长的令人难以置信。公路的尽头,连接着天际、伸进云中。 ----无论你怎样加速向前奔驰,前方还是那么遥远,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有时,我跳下车来,伸展懒腰。偶而转首回望,刚刚才走过的路,又是一望无际。自己恍如从天尽头、才从云端里下来。 ----蓝天白云之下,艳阳金光的反射,公路地表,光荤眩目、耀眼。 ----呈波纹状的气流,上下旋转、蒸腾。 ----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黑色点状物。黑点在慢慢变大、变细、拉长。越来越长,又开始扭曲,不断摇摆。 ----‘天马’自由舰,朝着这个奇异的景物驶去。 ----左右摇晃、摆动、扭曲的长条物,又慢慢变的静止、不动。开始压缩、成团。迅速向的车头靠拢、朝我的‘天马’自由舰、压了上来。 ----愈来愈近、越来越大。 ----呜!!!!一声尖厉的长鸣。 ----一辆大型货车,从自由舰的一侧,呼啸而去。 ----自由舰的车身,明显感到一阵强烈的震动。 ----这类奇异景观,不久就会重复一次。 ----下午5:时,我驱车抵达了索杰达南(藏羚羊)保护站。 ----索杰达南(藏羚羊)保护站,是由民间集资创办成立,每年都面向全国、征招志愿人员,轮留前来维持运转。 ----索杰达南其人,原是青海省某地区工委书记。 ----当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们、还在麻木、 ----当盗猎分子们,象蝗虫一样。从四面八方麋集、在可可西里地区围堵、用步枪、冲锋枪,疯狂扫射高原精灵——藏羚羊、 大发其财的时候、 ----当全国人民、还在旁观和看热闹之时。 ----他已经挺身而出,组织了一班民间反盗猎队伍,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盗猎活动。断了不少‘英雄’们的财路。最终被人杀害-------。 ----由绿色江河组织的环保爱好者们,出面集资,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由民间组织建立的、可可西里动植物自然保护站,并以老‘索’的名字来命名。 ----如果等到上述说的那帮、国家公务员们来玩保护?可能不知要等到、哪一个猴年马月? ----03年我也曾在索杰达南保护站驻足休息。并用自己随车携带的方便面,利用保护区的煤气、炉灶,填饱了肚皮。 ----当时保护站刚草创。设备、条件简陋,只提供煤气、不管饭。 ----今非昔比,现在的索杰达南保护站,已是初具规模了。 ----保护站内很冷清,除了有一位留守人员外,其余的人员都去巡山了。 ----我看见地面摆放了一堆藏羚羊的残骸。 ----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骸骨,均由不法的盗猎分子所为。 ----我怀着难于名状的心情,离开了索杰达南保护站,继续向青海的格尔木市前进。 ----一路上的小型车辆,不知不觉的多了起来,不断的有小轿车、快速在我身边掠过。 ----蓝天白云之下的可可西里,青藏公路两侧,地平线边缘的座座雪峰,成行成排,披着闪烁银光,形同擎天高墙,屹立在天的尽头。与低垂的团团白云衔接。 ----无限伸张的旷野,形似利箭的公路,使我的情绪高涨,精神振奋。 ----川藏线的九十九道弯、波密县的排龙-通麦天险、加措拉山的极限,似乎是上个世纪发生的事,离我太遥远了。 ----极目远望青藏公路的尽头,天地之间,迎面出现了一组雪峰群。 ----太阳透过白云,在雪峰的表面,散射光辉。熠熠生辉。 ----我加力踩下油门,加速朝地平线的雪山群峰驶去。 ----长长的柏油公路,不断被拉近,被扯入车底,又抛向后方。远方那美丽的雪峰,象一组凝固的冰雕,又似海市唇楼。虚无缥缈,一会在公路的左前方出现,一会又移至右面,就是不让自由舰靠近。 ----身处在无限扩张的宇宙之中,驾车飞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不受限制的豁达胸襟,使我的思维空间极度膨涨。 ----宇宙人难免又要胡思乱想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9260/2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