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行之——丽江!

[游记]云南行之——丽江!

2008-05-13cncn.com

带着六脉神剑绝世武功的传承秘笈和意犹未尽的豪情,告别了段王爷他老人家,在段誉兄弟十里长亭的相送下,我离开了大理,登上了开往丽江的豪华旅游大巴。车子在群山中穿行,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如玉带一般在山中延伸进去,高原特有的红色泥土,在蓝天骄阳和葱郁的山林映衬下显得格外红,云雾的山巅和缭绕的沟涧,一左一右陪伴着随行而去。司机是位头发稀少的大胡子,看着他那智慧的大脑壳,总感觉是不是他头发努力的方位发生了逆变,全都在他的下巴使劲茂盛了。

丽江古城西倚狮子山,东向千顷沃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舒适宜人。丽江古城最迷人之处是水的利用,沿玉河走廊逆流而上,满目是毓秀灵动的河水。玉河水一分为三流入古城后,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主街傍水,小巷临渠,街道和房屋布局以水为脉随势自然,充满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情趣,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春绿秋黄的杨柳,四季常青的栎树,暗香浮动的蔷薇,啁啾不已的山鸟,古风犹存的水榭,步移景换,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恍若一幅清明上河图,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这样记述丽江古城:“居庐骈集,荣坡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由此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镇了。

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六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更值得一提的是,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傍晚的丽江古城,喧闹艳丽,祥和却不沉寂,穿街过巷,各色影灯映照下的飞檐雕栏和门前湍急的浅水声动静相宜,虽然是夜幕降临,但是清澈水底的卵石和湍流中的鱼却看得清清楚楚,伴着各色酒吧里传出来的音乐,走在青石阶上的脚步也变得轻松欢快了。

大智大慧的纳西先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为主要纪录方式,它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历史发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态文化,约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历史。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并蓄其他宗教,笃信万物有灵,为多神教。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云南是个多民族的地区,正是因为了多,传统的不同和方式的多样,造就了各民族的服饰各有不同样式众多,大理那的“风、花、雪、月”,在这里就变成了“披星戴月”了,丽江地区纳西族人数众多,纳西族谚语有:“手巧不如心巧,貌美不如眼亮之说”,纳西妇女坚韧勤劳、吃苦能干,背上披的羊皮披肩有七个小圆片,代表天上的星星,寓意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了。

一百个人就有一百座丽江古城,各自体味不同,闲坐在茶肆里面,随意对旁边的那位纳西姑娘挥挥手,要了一盏普洱边品尝边于她聊了开去,笑语盈盈中看着她明澈的眸子,且不去管它什么“摩挲”的帽子、小刀和吃食,单单就这个被游览的古城而言,我想,如果你想要体味它的内涵和认知它的积淀,就要细细琢磨和经历几件事情,一是和丽江老头攀谈答话着到万古楼听鸟叫,二是吃一碗黄豆面和滇西辣子凉粉,最好是再把各种不同的丽江粑粑都尝一块,三是到四方街看各色来往人的面孔,四是于众多的巷子中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巷子,五是拜访一位隐士或者狂人并与其猛扯大谈下去,六是努力得到一张纳西东巴文的经文做为自己的“丽江名片”,七是走进一座院落看着围墙和屋檐发呆,八就是清水濯足了,嘿嘿,虽有煞风景之嫌,却也是切身体会拥有深刻了。

以后有机会一定还要再来!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9300/1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