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8年环印度旅行札记(九、乌黛布尔、斋浦尔) |
[游记]2008年环印度旅行札记(九、乌黛布尔、斋浦尔) |
2008-06-05cncn.com |
很多“驴友”都认为,印度的火车票订购系统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印度的火车票实名制联网订票体系是英国殖民者遗留的产物,这一体系貌似先进,实则太过复杂,造成了售票效率极其低下。目前该订票系统依然能够顺利运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印度人普遍生活水平较低,出行的人少,即使出行也很少有人坐得起卧铺。每次我乘火车时都发现,一列火车只挂2到3节AC卧铺车厢,甚至经常只挂1节AC卧铺车厢,可见铺位的供需矛盾并不突出。如果有一天印度人也像中国人一样有钱,经常举家出游,出门就坐卧铺,那套订票系统非得瘫痪了不可。实际上,令人感觉麻烦的是印度的那个订座程序,如果你要买的座位等级有空位,那么万事大吉,立即出票,票上会注明你所乘列车的车厢号和铺位号,一切都OK了。如果碰到你所有备选的车次都没空位时(旅游旺季这种情况十分常见),你只能拿到印有“WL/<数字>”的票,WL的意思是Waiting list,数字代表你在候补列表里的顺序,通常十几位以前的序号都很有把握最终拿到铺位。但是最终是否能够候补到铺位,还需在列车开车前2小时去确认。可是如果谁不幸在开车前还无法确认得到铺位,那麻烦可就大了,行程也会全乱套了。当然,我也买过几次只有WL号的卧铺票,最终在开车前都确认了铺位。不过,这一次从孟买到乌黛布尔的旅行却不那么幸运,当我拿着WL/12的火车票在Bandra车站订票处进行确认时,发现售票员只在车票上写了车厢号,在铺位号的位置只写了“RAC/7”,据售票员讲,具体的辅位号要看列车员贴在车厢上的乘客名单。等到火车进站后,终于在车厢门旁的乘客名单上找到了自己的铺位,是车厢走道一侧两层铺位的下铺。一开始我还庆幸自己终于得到了铺位,不过好景不长,列车在停靠了几站后,列车员就领着一位小伙子走过来,对我解释说,这位小伙子被安排了与我同样的RAC号,因此,我必须与他分享一个卧铺,就是要折起卧铺,与他坐一个铺位的两侧。旁边有热心的印度大姐过来向我解释,RAC的意思是Reservation against cancellation,也就是我买好车票后,座位尚处于可能随时被取消的状态,这种情况相当于车站超卖了火车票,如果上车后铺位不够,两位持相同RAC号车票的旅客只能分享同一个侧铺。鬼才知道印度的火车订票系统竟然还有如此混账的条款,让我花卧铺的钱却要坐一夜,气得我当时直翻白眼。好在那位印度小伙绝对高风亮节,主动让出了他那一半铺位,到列车员席坐了一夜,使我能够在火车上安稳地睡了一夜。至令回忆起这位憨厚可爱的印度小伙,都让我感激不尽。 列车于早晨8:45到达乌黛布尔市火车站,我先将行李存在车站的Clock room,然后出站开始了一天的参观游览。乌黛布尔虽然是个小城市,但它的火车站却是我在印度所见最漂亮的,那白色的崭新建筑让人眼前一亮,站前是平整宽阔的广场,完全没有印度其它地方火车站的混乱。从车站打三轮摩的到市中心的最主要景点City Palace车资是40卢比,这段距离还是有点远的。乌黛布尔是一座位于拉贾斯坦邦沙漠深处的古城,建于16世纪,当时拉贾斯坦地方割据的藩王为了躲避莫卧尔王朝军队的侵袭而迁都至此,City Palace就是当时藩王的宫殿。这里先介绍一下乌黛布尔市的来历。乌黛布尔王室Sisodia家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虽然它从来都不是拉贾斯坦邦最强大的藩国,但它绝对是拉贾斯坦邦最具个性的诸侯国之一。有人说乌黛布尔是沙漠中的威尼斯,更有人认为乌黛布尔是湖边的白日梦。的确,乌黛布尔的由来就像是一场梦。传说在16世纪中叶,当时Sisodia王族与莫卧尔王朝军队的战事正在吃紧,旧都Chittorgarh 随时有陷落的危机,国王Maharaja Udai Singh二世来到沙漠中的一个山谷狩猎。在狩猎过程发生意外,幸好被一位不知名的瑜珈师所救,困惑的国王请教这位瑜珈师是否该迁都进行长期抵抗?瑜珈师指示国王迁都到眼前易守难攻的山谷中,则可以保持王业百年不倒。于是国王接受了迁都的建议,并在山谷中的Lake Pichola湖畔建造了City Palace。后来事实证明,Chittorgarh 在不久后被阿克巴大帝攻陷,之后长期遭到弃置,而建于山谷中的乌黛布尔则400年来屹立不摇。乌黛布尔(Udaipur)以建都国王Maharaja Udai Singh 二世的名字命名(Udai + pur,pur在印地语中是城市的意思)。由于Udai在印地语中是Sunrise的意思,因此,乌黛布尔又被称为日出之城。 三轮摩的通常将游客拉到市中心的Jagdish神庙前的交叉路口, Jagdish神庙本身就是一座古建筑,建于16世纪,属于印度教寺庙。寺庙的建筑规模宏大,神殿的白色外墙表面装饰了十分精美的雕刻,其艺术价值和精美程度绝对不亚于克久拉霍的雕塑,值得细细观赏。这座神庙也对非印度教徒开放,顺着陡峭的台阶登上高高的神殿,里挤满了虔诚的信徒在梵天大神前跪拜祈祷。即使不是印度教徒的人在此,也能受到眼前的景象所感染,让人对这里的一切都肃然起敬。从Jagdish神庙步行到City Palace的北广场只需几分钟,这里也是参观者的入口处。City Palace的门票为50卢比,而相机费却要200卢比,可不买,因为没有人会查你是否带了相机。在广场的入口处验票后便进入了宫殿前的广场,站在广场上,仰望这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大型宫殿,在刺眼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瑰丽壮观。进入宫殿大门时还要再验一次票,City Palace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各式大大小小的房间数不胜数,分别被王室成员专门用来办公、起居、午休、游戏等活动。房内陈列着昔日王公贵族的奢华用品,这里有来自北印、波斯、乃至欧洲的家具和装饰品。室内墙壁装饰更是独具特色,并悬挂了大量的水粉画,描绘了当年拉贾斯坦王公在狩猎中射杀猛虎的场景。最值得一看的是City Palace的一个上层庭院,四壁用五彩玻璃和镜子装饰成美丽的孔雀,那制作工艺可谓美妙绝伦、巧夺天工,令人感叹石代工匠无穷的智慧和超凡的技艺。City Palace的房屋之间由狭窄的走廊相连接,显得蜿蜒曲折、曲径通幽。顺着窄小的走廊和楼梯登上City Palace的最高层,从临湖一侧的窗口向外眺望,可清晰地看到建造在波光粼粼湖水中的湖上宫殿,这里以前也是王室的建筑,后来被改造成高级酒店,据说住上一晚要好几百美金。电影007系列中的《Octopussy(八爪女)》就是在湖上宫殿内拍摄的,影片中由罗杰摩尔扮演的邦德扮作鳄鱼,深夜从湖水中潜入湖上宫殿去会漂亮女郎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乌黛布尔被称为“白色之城”,从City Palace的顶层的另一则就能俯瞰全城,所有建筑都呈现清一色的乳白色,真是名不虚传。 从City Palace出来时已近中午,在一家旅馆的屋顶餐厅吃了午饭,其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当我吃完饭结账时发现,账单上的价钱与我计算的出入很大,找来服务生一问,才知道要收12.5%的税,正当我惊诧地问“你没有告诉我要收税啊!”这可恶的家伙立即拿来菜单指给我看,原来在菜单极不显眼的角落有一条收税的说明,真是一个卑鄙的陷阱。(后来的经历表明,拉贾斯坦邦的很多餐馆都有这样的陷阱,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拉贾斯坦邦旅行过程中,如果要就餐,一定要先仔细看菜单,如果发现有这样的收税陷阱,应毫不犹豫地离开,我非常不耻这种卑鄙的经营方式。)离开这家黑店之后,我去了Lake Pichola对岸,从City Palace北门旁通往湖畔的一条小路走过去,就可看到一座小桥连接着湖的两岸。走过小桥,在岸边找个好位置,就能看City Palace湖光倒影景色。乌黛布尔是个沙漠中的城市,这一汪湖水确实为City Palace增色不少。乌黛布尔的湖水属于半人工半天然形成的,由Maharaja Udai Singh二世国王亲自主持设计,通过利用原本沙漠中的绿洲沼泽,再加上修筑拦河大坝,拦截河水而形成巨大的库容,即解决了首都的饮水问题,也造就了优美的居住环境,在这沙漠深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绿色王国。看着眼前湖光、山色、古堡美景,不由得惊叹于古代印度人民高水平的水利建造技术。 早就听说乌黛布尔是印度的购物天堂,于是我利用整整一个下午在市内逛街。在小城蜿蜒曲折、纵横交错的巷子里散落着无数的小商铺,大多数是经营工艺品、羊绒织品和手饰等,商品虽不精致,但很有特色,非常适合旅行者购买用来当作纪念品。乌黛布尔也是克什米尔人聚居的地方,我就在一家工艺品店遇见这样一位老板,在得知我是中国人后,竟然对我说“感谢中国政府支持巴基斯坦”,弄得我好紧张,以为碰见印度的密探。再深入交谈,才知道这位老板是位来自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在家乡深受印度军警的欺压,对印度政府深怀不满,心中向往自己真正的祖国——巴基斯坦,真是一种民族的无奈啊!在小巷里闲逛时,我居然还奇遇了一位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中文的印度小伙。当我经过他家店铺时,被他一眼认出是中国人,于是被邀请进店中喝奶茶。小伙子中英文都讲得不错,在异国他乡能和当地人用中文交流的确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在闲扯了一些有关中国的话题后,小伙子把他父亲请了出来,开始给我介绍有关印度Pashmina羊绒披肩和围巾的相关知识。大意是:Pashmina是一种用生活在克什米尔高寒地带的山羊绒毛织出的织物,极其轻薄和柔软,并现场表演了将一大块披肩从一枚戒指中穿过去的过程。还说开价几百卢比的Pashmina都是假货,只有上千卢比的才是真正的Pashmina。然后开始极力推荐自己店中的Pashmina披肩和围巾,价格绝对不菲,基本在上千卢比;不过我并没有要买的意思,在他们失望的目光中我离开了这家小店。后来在德里我遇到了两位来自广东的小妞,据她们说在乌黛布尔也遇到了这位会说中国话的印度小伙,不过她们没有抵挡住诱惑,每人都花了几千卢比买一条Pashmina围巾,真是个厉害的托儿啊! 当夜幕降临之际,又到了与乌黛布尔告别的时候。我匆匆前往火车站,乘晚上9:45出发的2966列车前往拉贾斯坦邦的另一座城市斋浦尔(Jaipur)。连续的火车旅行令我疲惫不堪,一上车就躺下呼呼大睡,早晨起来的时候,列车已经在斋浦尔市郊缓行,这一次火车终于没有晚点,在早上7:10分准时抵达斋浦尔火车站。斋浦尔被誉为粉红城市,与白色城市乌黛布尔、蓝色城市焦特布尔一同被公认为拉贾斯坦邦最具特色的三座颜色之城。当我走出火车站那一刻,从眼前那粉红色的车站建筑,就已经能够感受到这座粉红之城的魅力了。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找旅馆是一件棘手的事。先前已从LP一书中了解到,离车站不远的M. I. Road是背包客旅馆较集中的地方。但这段距离有点尴尬,走过去有点远,打三轮摩的又太近,还要与印度司机费口舌。最后还是决定步行过去,我背着沉重的行囊顺着站前马路边走边问,约走了20分钟,才到达M. I. Road。这里有很多便宜旅馆可供选择,我住在Angan Guest House,双人间350卢比,24小时热水洗澡,卫生条件令人满意。 安顿好住宿后,马上乘三轮摩的去了斋浦尔的城市标志——风宫(Hawa Mahal)。风宫座落在一条集市大街边,那是一座布满了精工雕琢窗户的粉红色墙形建筑,据说上面共有九百五十三扇窗户,每个窗户四周以白色线条及图案构成,远远望去,感觉非常漂亮、别致。因为整个建筑表面布满了窗户,通风极佳,所以得名风宫。由于整座建筑物雄伟高大,站在街边须仰头才能观看到全景。我在外面照了几张相后,花100卢比买门票进入风宫内部,顺着细窄的斜坡走廊往上爬,途中会经过许多纵深很小的房屋,朝外的一面都是小窗户。在炎热的天气里,这里通风顺畅,令人倍感凉爽。从精致的窗户向下观看,可看到外面繁华的街景,别有情趣。当初拉贾斯坦的王公贵族为了即能满足宫中女眷想看看外面世界的愿望,可又不让她们在外人面前暴光,于是就修了这样一座特殊的宫殿,使她们即能隔墙透过小窗看到外面的街景,又能以墙面遮掩她们的花容月貌,可谓匠心独具啊!在风宫内行走时一定要留意这里的猴子,它们的攻击性极强。我在参观时就碰上几只猴子突然向我发起攻击,幸亏当时风宫内部正在装修,地上有许多用来搭脚手架的竹竿,我眼急手快,抄起一根粗大的竹竿朝猴群抡了过去,才打跑了这群畜生。 从风宫出来,步行去了不远处的City Palace。同乌黛布尔市一样,斋浦尔的City Palace也是拉贾斯坦邦一位藩王的宫殿。这里先介绍一下斋浦尔的历史,从16世纪开始,Kachwaha王公家族成为拉贾斯坦邦最重要的一支地方割据势力,其根据地就是斋浦尔。Maharaja Jai Singh二世是Kachwaha家族最出色的藩王,11岁登基,之后屡经磨难,尤其是此时强大的莫卧尔帝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他能够能够审时度势,英明决断,通过联姻归顺了莫卧尔王朝,保全了家国,换来了斋浦尔数百年的发展机遇,使得整个家族能够延续至令。斋浦尔就是以该市的创建者、当时的藩王Maharaja Jai Singh二世的名字命名。直到今天Kachwaha王室仍然在延续,并仍然住在他们的宫殿;因此,斋浦尔的City Palace只部分对外开放。City Palace的对外宾门票是250卢比,不要嫌贵,因为凭这张门票还能在二日内游览另一个著名景点——Jaigarh城堡。斋浦尔的City Palace规模和气势远不及乌黛布尔的藩王王宫,主要建筑是一栋七层高、红黄色交错的楼房,里面展示了历代王公贵族的服饰。再往前走是贵宾觐见厅,大厅两侧各放一个巨大的银壶。这是由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银铸水壶,已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据说当时的斋浦尔藩王是个虔诚的印度教徒,为去伦敦参加英国爱得华七世的加冕典礼,特地制造了这两个大银壶,以便装满恒河水供藩王每日沐浴之用。两罐水可使用半年,可见罐之大,盛水之多。在大厅的左边的墙上,有用步枪摆成的太阳图案,右边是古代兵器摆成的图案。大厅外还有历代王公用的各式车辆展览。再往里走,还有数个出售纪念品的大厅,里面陈列着各式的地毯,壁毯、绘画、特色服饰等商品。凭心而论,花250卢比参观这座City Palace真的有些不值,但凭此门票游览的Jaigarh堡,却是一座极具参观价值的城堡,所以要注意保留好City Palace的门票。 从City Palace出来,开始在周围的街区闲逛。这里属于斋浦尔的旧城区,绝大多数建筑物高低不齐、街道曲折狭窄、纵横交错,整个街区仍然保持着300多年前的格局,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受。然而,在这种杂乱的格局中,却蕴含着重要的战略防御理念和非常丰富的创造力。旧城的主要街道皆有约为30公尺的统一宽度,整座城市划分为九大区,象征天上九大星象。城市的东西面都只有一座城门,以日、月命名;另外两面大门分别为北三南四,以回教徒的天文星座命名。城门穹顶建得特别高耸,这是为了能让大象通过。City Palace北面安置一大水池,以因应战争时或大旱灾的需要。王公墓园则安立于城外。至于大街外的小巷则刻意设计为曲折狭小,各区形成一个小单元,大门一闭立刻成为一组组防御碉堡。看来英明的Maharaja Jai Singh二世在建造这座城池的时候也考虑了战争防御需要,真正做到了未雨绸缪。幸运的是,在这位手腕高明灵活的藩王统治下,这种防御功能从未运用过。在斋浦尔逛街也绝对养眼,因为整个旧城区的街边建筑物全部是玫瑰般的粉红色。在1876年,为了欢迎到访的英国威尔士王子,当时的藩王Maharaja Ram Singh下令将斋浦尔城的所有建筑物全涂成粉红色。尤其是在蓝天的映衬下,这座粉红之城显现出与其它城市截然不同的风格。现在斋浦尔旧城区周围的分布着几座大型市场,使得整个街区都几乎布满了商铺,街边也充斥着小摊贩,售卖的东西从轻工日用品、手工艺品到纺织服装等可谓应有尽有,绝对是旅游者“血拼”的天堂。不过一圈逛下来,腿几乎都要走断了。 逛完旧城区后,打摩的回到旅馆。此是已是晚餐时间,位于旅馆附近的M. I. Rd.上有个商业中心,在里面发现了久违的“必胜客”,吃了多日的印度素食,我决定进去开开荤。在点了一份中号的比萨饼和一份鸡肉沙拉后,服务生还一个劲地劝我“是不是在比萨饼中多加些鸡肉和芝士”?我不假思索地说“of course”。结果吃完之后拿来账单一看,吓得我差点跳起来,竟要900卢比,这与我按菜单计算的价钱相去甚远。找来服务生一问,原来这里要收12.5%的营业税和12.5%的服务费,而且刚才服务生劝我在比萨饼中多加的鸡肉和芝士都要收取高额的额外费用。再拿来菜单仔细一看,终于发生在最下角有一行英文小字“本餐馆保留收取服务费和营业税的权力”。真没有想到如此正规的美国餐饭企业也会有一堆陷阱,老子又上印度阿三的当了,气得我大声地责问服务生,“菜单上连收多少服务费和营业税也没有注明,凭什么要多少我25%的额费用啊?”这些家伙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坏笑。最后经理出面,一口咬定这是所有“必胜客”连锁店的规定,我地无奈交了钱,摔门而去。不过我也有意外的发现,在商业中心旁有个小吃摊,出售的酸奶酪Lassi味道极佳。Lassi盛在一个红色的素烧陶杯里,上面撒了一些杏仁和不知名的印度香料,12卢比一杯,喝在嘴里有一种奇异的香味,这是我在整个印度旅行中所喝到的味道最美妙的Lassi。我每次路过此处都忍不住要去喝上一杯,在斋浦尔停留的两天里,总共喝了不下10杯,真怀疑里面是否添加了让人上瘾的成份。 第二天一早,我去在斋浦尔享有盛誉的琥珀宫(Amber Palace)。琥珀宫位于斋浦尔城北11公里处在山丘上,是16世纪初Kachwaha王公家族归顺莫卧尔王朝之前的宫殿城堡。风宫前有多趟公交车路过琥珀宫。《走遍全球》一书中介绍说,乘29路可到达琥珀宫。但我根据我的经历,乘29不可取,一是29路车的车况极差,且拥挤不堪;二是该路车的售票员对外国人乱收费。我在去琥珀宫时乘的是75路,车况好,还有座位,车票为5卢比。回来时乘了29路车,这车又破又挤,售票员开出的票价是每人20卢比。我明知道是乱收费,与那小子理论半天,发现没用;又向周围的印度人询问票价,竟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只能眼睁睁地挨宰。虽然是小钱,但这种行为令人憎恨。所有公交车在经过琥珀宫时,司机都会主动提醒游客下车。下车后站在公路旁,抬头仰望就能看到耸立在山丘之上一大片城堡宫殿,那就是琥珀宫,非常的雄伟壮观。沿着陡峭的斜坡盘旋而上,来到一座拱形大门前,在门口的售票处花250卢比或5美元购门票,至此算是真正进入了琥珀宫。再往上爬过多层台阶,又进了一个门,可见到一个多层拱型、圆柱和格子走廊组成的大厅,这是一般觐见大厅。大厅周是一圈围廊,可在此凭栏俯瞰山下,周围景色一览无遗,可以看到远方的山丘之上有类似长城一样的城墙,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要塞,能够感受到当年强大的军事防御能力。从大厅右侧门一直再往里走是琥珀宫的正殿,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镜宫,亦称胜利厅,厅内墙面上嵌钦着由彩色玻璃和小镜片拼成的花卉和器皿图案,房顶则全部用小镜片嵌成各种花卉及图案装饰,在阳光照射之下,闪闪发光,美轮美奂,令人叫绝。镜宫是欢喜厅,这里的墙面都装饰着浅色的花纹,中间流水环绕,水道直通庭园中的水池,避暑效果极佳,欢喜厅是帝王举办宴会的地方。再往上爬,还有许多宫殿、房舍和凉亭,宛如迷宫一般,我在里面绕来绕去,半天也摸不出个名堂。据说这里曾是藩王的后宫,里面住着众多深宫佳丽;不过,现在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空空荡荡的房间。 从琥珀宫出来,沿左侧的登山道再往后山上走约30分钟,就可到达Jaigarh城堡。这是一座距今有一千年的古堡,琥珀宫建成之前,Kachwaha王族就居住在这座城堡中。凭City Palace的门票可免费参观此堡,进入城堡后,我惊奇地发现,这座古堡居然保存得如此完好,几乎没有损毁。古堡四周围墙分布着很多防御堡垒和烽火台,城堡中央的房屋内陈列着当年使用的武器,其中有一门长达8米的巨炮,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大炮,这门大炮仅使用过一次。在经过一条狭窄的小径之后,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片干净整洁的庭院,里面绿树成荫、花草茂盛,俨然是一座空中花园,这是曾经王室居住的地方,这座古堡可谓兼顾了军事防御的坚固性和居住的舒适性。沿庭院的外侧走到尽头是一座高高的瞭望亭,站在亭中居高临下望去,琥珀宫全景和周围的山崖、村庄尽收眼底,令人倍感历史的沧桑。 从Jaigarh城堡下来已是下午, 2月份是虽是印度的冬季,但天气依然高达30度以上,似火的骄阳令人汗流浃背,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拉贾斯坦邦炎热干燥的沙漠气候。在公路边拦车回城时,就碰上了那辆倒霉的29路公交车,差点被满车的印度人挤成照片,还被可恶的售票员宰了一刀,好不容易回到风宫前。先找了家饭馆,吃了饭,然后打了辆三轮的摩回旅馆取了行囊,直奔火车站。这次我将乘晚上7:20出发的9781次列车,前往印度西北边境城市——阿姆利则(Amritsar)。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0413/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