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嘉尔小黄 |
[游记]嘉尔小黄 |
2008-06-07cncn.com |
余秋雨先生曾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中颇有些禅宗菩提的意思。他在肇兴听侗族大歌时,感叹:“这里,也许是归程?”,这是对这片土地、也是对侗族大歌很高的褒奖了。可要听侗族大歌,恐怕更应该去小黄。这个名字乍听起来像办公室人事称呼的小山村,隐藏在从江附近的大山坳里,却因那串串早已登上大雅之堂的歌声而名扬海内外。 去小黄的初衷很单纯,就为听侗族大歌;否则,只是为体验侗寨风情,大体也不会有多少外来客,能忍受两小时行进二十二公里的颠簸痛楚,去到那里的。在这次黔东南之行的过程中,我常为此诧异:有如此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色,为什么不把路修得更好一些呢?难不成是为了考验游者的诚心? 村子不大,只两条道形成个“三岔口”(见手绘草图),“口外”是一个公共活动用的广场,场中有座侗族特有的鼓楼,都没有什么特别新奇之处。于是我们赶紧循着此行的主要目的,寻找能为我们带来听觉享受的“歌手”。因知道只有旅行团来或是领导考察,才会组织大型的演出,故而对此也不抱什么奢望,只希冀能感受点滴即可。两个在井边打水的小姑娘成为了我们邀请的对象。“你们会唱歌吗?”“会啊!”很自信的回答。“那给我们唱唱好吗?”听了这话,她们揉搓着衣角,对望的笑着;时而抬眼瞧瞧我们,时而又看看楼上临窗的老人。听到老人轻轻吆喝一声,大约是得到了鼓励,就有板有眼地唱起来。虽然听不懂歌词的内容,但这却并不妨碍我们欣赏。那歌虽声部不多,可却以清亮见长,有一种特殊的穿透力,听来非常悦耳;更让我讶异的是,每首歌总由一人起头,另一人继而很自然地加入形成和声,在相互映衬中又能够让人轻易区分。我想,这种默契度的形成,也许是小姐妹们经常有意无意“训练”的结果吧。“这两首歌叫什么名字啊?”“青蛙歌和青菜歌”,听着如此“纪实”的名称,我们不禁莞尔。唱歌似乎有壮胆的功效,其中一个叫潘桃香的小姑娘主动邀请我们去她家作客。房内的陈设因了一台缝纫机和破旧的电视机,较“家徒四壁”稍好些。父亲和哥哥在外打工,母亲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听着桃香小大人般地“款款”而谈,我们很自然地提出请她母亲缝几件衣裳,也算是为扶贫做点贡献。 晚间的间歇性停电让时光变得无聊起来,索性早早上床。迷糊间,却听Philip嚷道:“Jackie,那边有人在唱歌呢!”匆匆赶去,果见鼓楼下,十几位侗家女子围坐在摆成四方的长条凳上,断断续续地哼唱着。一打听,原来其中有好几位刚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歌赛”体面归来,又组织其他姐妹们加紧为下一场重要的演出排练。“乡村歌队”的演出任务竟如此弥繁!可见名声的力量了。再听这歌,虽依旧具备清亮的穿透力,但却比白天里小姑娘唱的要复杂的多:高中低音齐全,起承转合丰富,和声的铺排也显得更加精当。她们显然对各自的音域特点以及所唱的歌曲都非常熟悉,故而不需要在唱前为声部分配角色,很自然地由一位“高音妹妹”起调,余者就在合适的时候加入进去,形成的多声部、无伴奏的“立体”合音,那纯净、自然的声音,真个让人有一种“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的感觉;而且,其中有许多连音元素是来自对自然界声音的模仿(听其中一位从江旅游局的小姐介绍), 侗族没有文字,祖先的生命智慧和对大自然的理解,就靠这大歌以叙事纪实的手法代代相传,成为维系族群传承的纽带。既承担着如此重大的责任,精确表达自然是最重要的,再经千百年的萃取和锤炼,形成如此好听且配合极其默契的音乐形式,虽令人惊叹,倒是也不必过分讶异的。如今,这里有了希望小学,孩子们也告别了祖辈们不习文字的历史;大歌虽不必再单独承担传承的重任,可孩子们同样精熟,因为这歌,这调,早已经溶入到族群的血液中,并生发出来,飘出山坳,“飘扬”过海,升华为被外界认可的原生态艺术形式,也必将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小黄补记: 1、小黄距从江22公里,行程顺利的话大约需2小时,车费:15元。班车司机姓周,手机号:13885537156. 2、去小黄的路仅用崎岖形容似乎还不够,且正在修路,多有工程车辆,使得现有路况更加不堪;甚或其间还有塌方路段,乘车时务必小心,不要睡着。 3、可住潘显刚家,在当地算殷实人家了,房间情况见下图。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0481/15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