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心上人——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包节游记 |
[游记]我的心上人——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包节游记 |
2008-06-08cncn.com |
我的旅行,有很多次是因歌而成的。
一首《呼伦贝尔大草原》,带我深入到呼盟巴尔虎草原的腹地;《库玛哈》让我在某一年的夏天,沉醉在阿里河畔鄂伦春人篝火的欢愉中;而一首《心上人》,又让我在尼尔基海的斡包山上被达斡尔人古老的情歌深深地拥抱……率性而歌,莫不是情,草原民族自然的风貌和朴素的情感透过他们口耳相传的歌曲表现出来,不仅让作为听者的我们喜爱和感动,更催促着我们迈开脚步去越过高山,到达那片似乎遥远的草原。
汽车飞驰二三十分钟后,远处一片巨大的大坝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尼尔基水利枢纽”,我兴奋地跟大家说快要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尼尔基,先看博物馆,再去参观民族园和尼尔基水库。车子很快就开进了尼尔基镇,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就位于刚进入纳文东大街不远的莫旗边上。下车时已经下午三点多,博物馆已经快要闭馆了,战姐进去一番攻关,我们几个都被允许进入参观而且不收门票。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乘车去往民族园,汽车穿过县城、经过坡峦,躲过稽查人员从小路转往民族园的山口。一路风景不错,风从车窗吹进来,扰乱头发钻入衣襟,浑身顿感惬意清凉。快到山门时,在我的视野右侧,出现一片广阔浩瀚的水域,时而显现,时而被山峰遮挡,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纳文湖。纳文湖是尼尔基水利枢纽截流嫩江蓄水后形成的一个巨大水库。尼尔基水利枢纽是国家“十五”计划工程、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由主坝、河床式电站厂房、开敞式岸坡溢洪道、副坝等组成,总投资五十多亿元。1998年嫩江流域的大洪水使两岸人民饱受其害,在水利部和内蒙、黑龙江政府的合作领导下嫩江水利枢纽于2001年开工建设,历时近5年完工。尼尔基水利枢纽对于防御嫩江水患、松嫩平原的发电、灌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虽生活在一个百湖之城,但这样大的水面还是很少见到的。与纳文湖同时闪现的,还有远处民族园中心斡包山上一个巨大的铜雕——萨满。 达斡尔民族园是依尼尔基水库,在老头山上而建的一处集中展示达斡尔民族文化特征的景区。民族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到两百多万平方米。这里群山逶迤、植被繁茂、林木葱茏,空气清新宜人,自然风光秀美。到达民族园后我们从车卸下各自的大背包,司机大哥说:“好好逛吧,找个好地方露营,享受大自然吧!”民族园的园门气势宏伟,传统与现代风格相得益彰,四根高大的门柱古朴庄重,上有门额相连。进入园内,漫步向东,就来到一个园型休闲广场,广场中央挺立着高大的园柱形民族图腾柱,柱顶一只海东青昂首振翅,博击长空。柱身四周塑有达斡尔族曾崇拜的原始图腾物和历史生产、生活场景,画面精美,历史感强、民族特色鲜明。环绕图腾柱的是反映达斡尔历史上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大轮车、弓箭、摇篮、神鼓等器物和饲养的家畜等,艺术地再现了达斡尔族的历史神话传说、生产、生活、文体活动场面。
下午的阳光灼热着我们的身体,每个人都背着大背包,还拎着水和西瓜等食物,一步一步地沿园内公路前行攀登。我们走走停停,不时地观光、拍照,虽然气喘吁吁但心情却特别的好。再向前走,到达一处达斡尔式民居,外面立碑刻着“婉容故居”,这多少是有些附庸风雅,据记载末代皇后婉容原籍是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地理位置应就在莫旗讷河这一地区范围,不知道龙河乡满乃屯是否今在抑或就是现在的莫旗某地。婉容是达斡尔族人,最早知道她是从溥仪写的那本《我的前半生》中,这个皇后的命运是悲惨的,跟随溥仪从北京被罢黜出宫到天津、再到新京,为一个皇后的名号忍受着溥仪对她的置若罔闻,同时也忍受着了日本人的监视和限制,最终嗜毒成瘾、精神崩溃,在溥仪随解放军被转移到延吉监狱后孤苦伶仃的结束了她的一生,尸骨不知去向。我想婉容如果像末代皇妃文绣那样早年跟溥仪离婚,或许结局不会那么悲惨,如果活到现在应该是一百零几岁,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得保证她在文革期间不受批斗……我边胡乱想着便继续向前走,不多时到达一处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和曲棍球比赛的多功能广场。这里明天将举行斡包节的的庆典活动,也是我此次前来寻找那首《心上人》的地方,这里造型新颖的白色观礼台,绿草如茵的曲棍球场地,给人以宽广舒心的感受。 继续沿灌木丛林中的小路向上,当气喘吁吁地跨上一个小坡,视野陡然开阔起来,我们已经到达了斡包山顶,山顶是约千余平米左右的较平坦的地面,前方就是一个硕大的石头堆起的斡包,这就是是源于清初的布特哈八旗斡包。达斡尔人的斡包就是敖包,只是为了与蒙古人的敖包相区分所以称为“斡包”。与草原上的敖包多石头树枝等不太相同的是这个斡包基本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积而成,在我看来更像藏族的玛尼堆。这样的石碓,在藏区、在内蒙、在长白等地都见到过,都是被视为神灵的居所,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 在斡包山上,民族园全景一览无余,群山苍茫,纳文湖烟波浩渺,南望水利枢纽大坝巍巍,西边林木郁郁苍苍……令人心旷神怡,浩然之气悠然而生。面向水库的一侧,是即将揭幕的萨满博物馆,这是我国最大的一所萨满文化博物馆。上边高达21米的萨满铜像铺天盖地般的映入眼帘,如此形容只是因为他实在太过巨大了。萨满铜像面向嫩江水面,表现着从远古走来的主题,通过肢体语言描述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以下是摘录的一段萨满博物馆简介: 穿过门楼、穿过层层灌木走到湖边,嫩江水触手可及,由于大坝的拦截,水面平阔如镜,微风袭来荡起层层波纹。本想宿营在水岸边,发现找不到一片平整的土地,落脚之处多是灌木枝杈。后来才想起来这原本都是山坡的林木,因为是截流嫩江,水面上涨,淹没到山坡一带,所以情况如此。于是,我们便重新回到门楼,扎营在门楼的平台上,在此观望,风景极佳。因第二天是当地斡包节,许多单位已经提前到园区占地准备露天聚餐,我们宿营的门楼也被财政局提前占位了,一位当地村里的大姐受雇正帮忙规弄餐桌和餐具,原本还要在这照看一晚。我们跟她聊聊之后,说我们在此扎营东西我们帮你看着吧,她于是很高兴的回家去了,走时还告诉我们,桶里的水什么的可以随便用,这对露营的我们来说真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太阳已经西下,夕阳的余晖映红了云彩和大地,阳光、云朵、距离以及风吹波纹的走向等众多因素,让纳文湖的水面出现了非常丰富的色彩变化,红、橙、黄、蓝、粉、紫,青,色彩交相辉映,纳文湖成为一个七彩湖。边欣赏着风景,我们边扎营造饭。因为有几次露营的时候光顾着欣赏美景,结果当饿了生火做饭的时候天色已晚,蚊子小咬大批出动,让我饱受痛苦。有了这个经验,以后每每都要早早将晚饭问题解决,以防不测。吃着热腾腾的面,看着美丽的风景,感觉从里到外的舒服。一轮圆月已然挂在天空,而夕阳的余晖尚未完全褪去,远处不时地传来嬉笑声,几个人正在湖边天浴,让这个静谧的湖显出无限的生动……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太阳已经完全落去,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月光皎洁,在平静的水投射出一条银色的倒影,周遭静谧无声,我们静静地欣赏着这样的景色,身体似乎都溶化到自然之中了…… 晚上大风呼啸。 再次去登斡包山的路上,不断的遇到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人群,而许多空地上已经支起锅灶,大火炖着猪肉羊肉,这让我想起在鄂伦春篝火节上一样的场景。北方三小民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都有着相似的生活习俗,都善于利用动物、都有桦树皮工艺、都信奉萨满。一路上人来人往,我们几个背包客格外显眼,许多穿着民族服装的人们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们也同样好奇地看着他们。 山顶的斡包前举行了祭祀大典,祭台上摆满瓜果点心牛头等供品,达斡尔学会秘书长宣布祭祀仪式开始。十位老人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老人一字跪在供桌前用达斡尔语诵读祭文。读罢祭文,秘书长宣布三次叩首。接着十位老人在前,手拿酒瓶绕斡包走三圈,不时地向斡包石上不断洒酒致敬;跟在十位老人后面的会员和其他群众了绕斡包走三圈致意。随后不断到来的人们都纷纷围绕斡包走圈,我们几个入乡随俗,也背着大包绕圈祈福平安。山风吹来,旌旗呼呼作响,自然和远古的文明在和谐吟唱着…… 祭祀仪式完成之后,我们跟几位达斡尔族老爷爷合影,然后便赶往多功能广场去看文体表演。参加表演的是来自莫旗和周边省市的专业演员和民间艺人,他们各个都是出类拔萃的文艺表演者。表演节目以“鲁日格勒”、“扎恩达勒”、“乌春”,以及独唱、合唱为主。他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阵阵掌声,深受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出者中有一位最年长者,是国宝级的最著名的乌春说唱老艺人那音太先生,特地前来演唱了《萨吉哈尔迪汗》乌春,那音太先生的演唱打动了所有在场的达族和其它民族群众……
当熟悉的音乐响起,一位身着紫色长袍的民间歌手来到场地中央,这位来自腾克镇的歌手演唱的正是那首被广为传唱的《心上人》。我没有记住他的名字,但是我却记住了他的歌声,嗓音宏亮、音域宽广、底气十足,歌曲演绎得婉转悠扬,极富质感,通过扩音器在山野间回荡。《心上人》是达斡尔民歌的杰出之作,确实像一个情人那样叫人喜爱,叫人心动,它不仅曲调优美,歌词也生动感人,深为百姓喜爱。在他的歌声中,我仿佛来到了开满兴安杜鹃的森林原野,又好像懒懒地躺在草地,听风儿歌唱,看着白云飘荡……享受似乎也有极限,我不停地跟战姐说“实在太美……我受不了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0519/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