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漠河 |
[游记]漠河 |
2008-06-26cncn.com |
摸黑经漠河以北的 把车停靠在了门上挂着两大串红辣椒的“丽华旅店”。店主大姐热情地招呼着,卸下行囊的当儿,无意间抬头望见浩荡的银河正当空流过,满天星斗如坠。 晚饭是松花江上的细鳞鱼和炒鸡子。冷水里生长的鱼有着紧致细滑的肉感,尽管50大洋一盆在当地已有些离谱,但那份鲜美至今怀念。相比之下,15块钱的炒鸡子实可谓价廉物美。菜籽油翻炒的鸡蛋,蜡黄蜡黄,喷香扑鼻,鲜嫩且肥厚。还有稠得粘嘴的大茬儿粥,清甜似水的蓝莓酒。 北极村的菜市场据说仅有三个摊儿,一个卖肉,一个卖菜,还有一个卖鱼。这还是近两年规模扩大行业分工的结果。前些年,“一个人的凉亭,一个人的菜市场。”还是人民日报某版的头条。而那时的新闻人物,如今正是为我们忙着做早饭的店主,丽华大姐。 北极村的豆腐西施是位六十开外的婆婆,慈眉善目。每日清晨推着平板车沿着两三百米长的主街道从头到尾走一遭,便足以让全村的乡亲们吃上豆香浓郁的“白菜炖豆腐”了。可怎么着也闹不明白,听的那卖豆腐的吆喝声总像是夜里春猫的叫唤。 清晨,村子里“中国最北的邮局”是被我们敲开了营业的。只有三个邮差的邮局,那时正忙着为我们加盖“中国最北的邮戳”,呼啦啦地涌进了一群林场的退休老人,他们是来领取“中国最北边的退休工资”。彼此的热乎劲儿,倒更像是亲友们的团聚。满嘴掉渣儿的东北土话,一时间感觉身边围上了一百个“赵本山”和“宋丹丹”。 村里沿着界河黑龙江的人家都有一个“最北”的名字,最北人家,最北农家,最北山庄。。。。。。就连政府立的石碑除了颇有气势的“神州北陲”以外,在江边林子里,还有一块“中国最北点”。而那个据有关经纬专家测证的真实的“最北人家”,则几乎将屋子建到了黑龙江里。这大清早,工匠们便已在敲打着上屋顶了。这是一个开放竞争的时代,人人都要争个立马当先。 一江之隔的俄罗斯,大山似屏,秋林如幕。伫立在江边,鸡犬声相闻,江水默然无语。只是不足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1618/1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