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已久的欧洲游今年终于可以出行了,很兴奋。拿到行程后就不断在研究,发现在十天的时间里居然要去七个国家,天哪,这简直就是走马观花嘛。去一趟欧洲不容易但是就这样走马观花逛逛就回来了真是有点不甘心,老公想干脆我们俩自己去单独签证,等到散团后再到西班牙和意大利去玩几天再回来。可是一打听,单独签证要面见不说,而且据说拒签率非常之高,而且一旦被拒签连团队签证估计也赶不上了,这样就两头不到岸了,思想斗争了许久还是决定放弃单独签证,先跟团队旅游一次吧,以后有机会再自由行游欧洲,有了这次的签证相信以后单独签证应该比较容易了吧。
5月22日晚在广州白云机场见到了我们此行的全程领队周先生,据说是一位有十多年欧洲导游经历的专业领队,而且还出了一本关于欧洲旅游的书(行程结束后,周先生把这本书送给了我们,以后出行可以好好参考一下了)。周先生是个不错的领队,性格开朗,对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宗教、景点都很熟悉,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他是一名忠实的球迷,全程见到他穿的都是球衣,而且是到哪个国家就穿哪个国家的球衣,到法国、意大利穿蓝色,在荷兰穿橙色,在德国穿白色,很有意思。晚上十一点五十五分我们乘坐的南方航空公司的班机正点起飞前往浪漫之都——巴黎。 经过十三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终天在当地时间早上六点多钟抵达了欧洲大陆最大的机场——巴黎戴高乐机场(巴黎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慢六小时)。走出机场领队指着一架金色的奔驰大巴说那就是我们此次旅游全程所用的交通工具,走近大巴就看到一位满面笑容,略带腼腆的捷克帅哥在车边等候着我们。放好行李坐上大巴就开始了我们欧洲之旅的第一站。大巴从机场出来直奔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而去,香榭丽舍确切的意思是“极乐田园大街”,地势西高东低,全长1800米,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戴高乐广场(凯旋门)。这是世界著名的商业区,两道8线行车的大街配上其间起伏凹凸的地势,使这条大街气度非凡,每年的国庆都是在这条大道上庆祝的。东段是条约700米长的林荫大道,以自然风光为主,道路是平坦的英式草坪,绿树成行,鸟语花香,是闹市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处。西段是高级商业区,雍容华贵也是全球世界名牌最密集的地方,街道两边名店林立,不太长的街道两旁布满了法国和世界各地的大公司、大银行、航空公司、电影院、奢侈品商店和高档饭店。街道两边的19世纪建筑,仿古式街灯,充满新艺术感的书报亭都为这条大道凭添一种巴黎特有的浪漫气息。经过300多年的演变,香榭丽舍大道成为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大道,法国人毫不谦虚地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只可惜我们并没有安排在香榭丽大道上漫步,只能坐在车上游览美丽的街景,如果有时间的话能在香榭丽大道上散散步,走累了找个露天的小咖啡馆坐坐,看着大道中央的车水马龙的繁华和大道两旁被浓密法国梧桐遮盖下的悠闲,体会着巴黎人的生活和浪漫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我们乘坐的大巴从香榭里舍大道的西段往东段开去,看到凯旋门大家纷纷合出相机拍照,领队说“不急,我们先到协和广场去,呆会再回到凯旋门让你们好好欣赏和拍照”。大巴一路驶去,远远就看到了矗立在协和广场中央的方尖碑。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广场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始建于1757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也曾被称为“革命广场”是行刑的场所,国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罗兰夫人、罗伯斯庇尔都在此被送上了断头台。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这是1831年由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赠送给法国的,碑身的古文字记载着古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事迹。人们在安置方尖碑时还开发出了它的另一个功用:它成为了一个巨形日晷的晷针,而协和广场则成了“晷面”。每天随着地转日移,方尖碑在协和广场一分一秒默默地投下时间,时间又一点一滴静静地凝聚成历史。石碑的两侧各有一座喷水池,两个喷泉体现当时法国高超的航海及江河航运技术。在广场的四面领先方分别矗立着八个代表19世纪法国最大的八个城市的雕像,他们分别是马赛、里昂、波尔多、南特、鲁昂、布雷斯特、里尔和斯特拉斯堡。协和广场一直像个上演真实历史剧目的大舞台。曾经,人们来这里是为了观看大革命的恐怖屠杀,现在,人们来这里则是为了感受历史发展,体味都市变迁。天气睛朗的日子站在广场的中心放眼宽广的香榭丽舍田园大道,可以一眼望到路尽头的凯旋门和路两边著名的玛德莲教堂和波旁宫。 游览了协和广场我们又往回走,来到了位于香榭丽舍大道西段的凯旋门。它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尔.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一世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的功绩,于1806年2月下令兴建的,为巴黎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和罗浮宫博物院、巴黎圣母院),也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星形广场凯旋门全部由石材建成,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一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正面有四幅浮雕——《马赛曲》、《胜利》、《抵抗》、《和平》。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在凯旋门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无名战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着红色的墓志:“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据说,墓中睡着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他代表着在大战中死难的150万法国官兵。墓前有一长明灯,每天晚上都准时举行一项拨旺火焰的仪式。现在,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庆国庆节时,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每当法国总统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一束鲜花。据说这座凯旋门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就是每当拿破仑忌日的黄昏,从香榭里舍田园大街向西望去,一团落日恰好映在凯旋门的拱形门圈里。 除此之外,巴黎还有一座小凯旋门,即卡鲁塞尔凯旋门。它位于罗浮宫博物院对面,是为庆祝拿破仑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造。红、白大理石圆柱之间是三个圆拱门,拱门上高布满了纪念拿破仑皇帝战绩的淡浮雕。门的顶端摆放了四匹从意大利圣马可教堂搬来的镀金奔马,原物已归还给了意大利,现在的是复制品,同时还添了一辆马车与和平女神像。  (协和广场方尖碑)
 (凯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