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阿伊努人,又称虾夷族,是日本唯一的少数民族,属于赤道人种的一支,2000多年前就在虾夷岛(北海道)和日本各地生息繁衍,是日本最早的土著居民。阿伊努人勤劳、慓悍、健壮、诚实、善良,原来居住在本州、九州等地,但在8世纪前后被逐出本州。16世纪又从九州被迫北移,迁到风雪严寒的虾夷岛。许多人聚居在当时十分荒凉的虾夷岛东部沿海,过着半农半渔的原始生活。虾夷族人的衣服以及鞋袜,大都是用兽皮做成的。现在,阿伊努族只有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北部的中部、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也有些人散居在本州岛的一些地方。
阿伊努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和书面符号,也没有历史记载。他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许多诗歌等文学作品,都是凭着记忆代代相传。这个民族擅长刺绣、雕刻、又能歌善舞。他们的计算方法很特殊。以20为计数单位,如45岁就说2个20加5。他们信仰多神,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神,太阳、月亮、风、火、山、水、房屋以及各种动植物都有“神”。他们还有崇拜熊的习俗,认为熊是“上神”,他们生活中的大事,是隆重举行“熊祭”,遇到重大庆典或冒险成功,都要举行祭典。当然,在他们心中最有神威的还是太阳。北海道平取町,聚居了2000多名阿伊努人,他们还认为酒底是福根,一定要喝尽。 阿伊努人大都从事渔猎和农耕,他们以自然村为单位,各有自己的渔猎范围,互不干涉。阿伊努族的头人,不是世袭,而是选举产生,条件是身体好、心胸开阔、能言善辩。他们没有更上一级的行政组织,一般分工是男人渔猎,妇女种谷子、晒鱼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如果能将自己捕到的鱼、捉来的兽、种出的谷子送给左邻右舍,就会感到幸福和荣耀。如果能和大家一起吃鲜美的鱼就更加光荣和幸福。 阿伊努族有则民间故事:一只狐狸告诉遇到的一位阿伊努人:“我吃了你们许多大马哈鱼。”这人生气了,要把狐狸统统赶走。但他忽然想到,鱼是粮食,人有吃鱼的权利、熊有吃鱼的权利,狐狸也应该有吃鱼的权利,大家是平等的。于是他向狐狸道了歉。在这森林茂盛、水源丰富、草地肥美的地方,不仅阿伊努人相亲相爱、相互关照,与狐狸也成了朋友。因为阿伊努族人有乐于共享的品格。 阿伊努人的善良还反映在阿伊努老人讲的一则神话故事中;一位年青的樵夫上山砍柴,忽见山坡上有条蛇的骨架,骨架不能相连,因为缺少一节骨头。樵夫立即折断一节自己的手指,接通蛇骨。蛇复活了,变成一位可爱的姑娘。姑娘恳请樵夫带她回家,她愿做这位好心人的妻子。樵夫成家了,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阿伊努”在虾夷族的语言中原本是“人”的意思,阿伊努族追求和向往着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1870年后虾夷岛改为日本唯一划分为“道”的行政单位:北海道。从此,阿伊努人的户籍、教育、兵役与一般日本人相同。在1899年明治政府制定的《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中,虽然以法律形式包括了“旧土人”就业、经济、医疗、教育等内容,但其目的为了同化阿伊努族。现在,由于民族间的通婚和文化上的同化,纯种的阿伊努人已经极少,北海道约有12000名阿伊努人,几乎没有纯血统的,本民族的语言和宗教也濒于消失,而通用日语。 北海道中部的大雪山地域,聚居着许多阿伊努人,著名的层云峡,每年6月举行的“峡谷火祭”,就是典型的阿伊努族节庆。 阿寒湖国立公园的阿寒湖畔有阿寒町,全村8000多人,其中500多名是阿伊努人,他们集中居住在几条比较狭窄的街道上。他们的房屋全是木结构,大门上方及左右都雕刻着各种图案,色彩鲜明,开状十分怪异。他们开设的小店铺出售阿伊努族木雕工艺品,大都是叼着大马哈鱼作回头状的黑熊和老人的雕像。 夜幕降临,阿伊努姑娘们为欢迎来旅游的宾客,他们会围着篝火熟练地跳舞,还会热情地邀请来宾们一起跳《播种舞》、《丰收舞》。阿伊努族没有乐器,舞蹈以自己的歌声和拍手伴奏。每支歌的反复都不超过8拍,也没有装饰音和滑音。舞蹈风格质朴,摸拟生产、祭神等生活中的动作,没有多少加工。阿伊努人穿着漂亮的带花边的长袍和坎肩,妇女们戴着玉块或珍珠项链。男人们头上戴着用柳木刨花绑扎的帽子,头人还挂着腰刀。 现在,阿伊努人不再与世隔绝,他们主动加强与外界接触,生活习惯、服饰也随之改变,有些阿伊努男人已穿上西装;有些少女,也穿着漂亮的和服。 100多年前,他们处于原始部落阶段,大家都没有姓,实行一夫多妻制,也没有结婚仪式。如今,阿伊努人摒弃陋习,努力发展自己的文化和事业。为保卫自己民族的权利,他们成立了“阿伊努解放同盟”和“阿伊努协议会”,建立统一战线,反对民族歧视。 为振兴阿伊努文化,向国民普及阿伊努族的传统知识,实现阿伊努人作为一个民族的自豪感,1977年5月8日,日本众议院通过《阿伊努文化振兴法》,即《阿伊努新法》,废除了带歧视性的《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日本首次以法律形式承认了阿伊努民族。在札幌,还建立了虾夷族历史博物馆。 1974年2月,北海道阿伊努族代表团到北京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日本少数民族代表团。 随着时代的发展,阿伊努族人的生活也在迅速变化,现在已逐步融入现代日本的文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