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九重阳——登高大觉寺

[游记]九九重阳——登高大觉寺

2008-10-20cncn.com

  金秋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天高云清、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每逢秋季,都要去西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十一”前就打算去大觉寺赏赏秋景。10月7曰天气晴好,又恰逢九九重阳节,又有了登高望远之意。

  大概是“十一”长假刚结束的原因,游人稀少,诺大的停车场显得空落落的。

  大觉寺,又称大觉禅寺,西山大觉寺,是位于北京西郊阳台山(旸台山)南麓的一座千年古刹,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大觉寺始建于辽代,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2006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寺院建筑寺院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体现了辽国时期契丹人朝日的建筑格局。

  大觉寺依山势而建,主要由中路寺庙建筑,南路行宫和北路僧房所组成,总占地6000平方米。 中路自山门向上到龙王堂分别建有山门,碑亭,放生池/桥,钟楼和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南路有四宜堂,憩云轩;北路有方丈院,玉兰院。寺院后部,也是最高处有寺庙园林,包括迦陵和尚塔,灵泉池,龙王堂和领要亭等。(1459)

  进入寺内感到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寺后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林莽苍郁,寺内高大、挺拔的古松古柏交错成荫,石桥、清潭、流水淙淙,飞鸟啁啾、空谷传音。恬静清幽,怡然闲适。令人不禁想起王维那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只不过他是明月,这是明日罢了。

  进了山门,对着第一殿,天王殿,院子很大,从东到西分别是左右碑亭各一。

  西面公德池,又称放生池。德桥。公德池南北两端正中,各有一石刻水兽,龙口流水、注入池中。水兽造形古朴,是辽代遗物,距今已近千年,殊为珍贵。

  向西是钟楼和鼓楼。

  天王殿,因内有弥勒佛,所以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正中是弥勒佛雕像,殿两侧是四大天王雕像。殿后是韦驮菩萨像。

  穿过天王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供的是三世佛,大觉寺现在的三世佛像是1972年从智化寺移来的。大殿上悬乾隆帝题写的匾额 。

  大雄宝殿西是无量寿佛殿。无量寿佛殿上悬有“动静等观”匾额,是乾隆御笔。

  无量寿殿前左右各有一块碑,南面一块是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所建,刻有《御制重修大觉寺碑》。 北面一块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为明孝宗所建,刻有《大明敕谕》,记载了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奉周太后之命重修大觉寺的历史,又称为大明敕谕碑。

  大雄宝殿、无量寿殿在数百年风雨消蚀下油漆斑驳剥落,更显古朴、本色。

  在无量寿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称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银杏树高25米左右,胸径7.5米。乾隆曾写诗赞誉:“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缘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大悲堂,又称大悲坛,位于中路建筑无量寿殿西端,悬有大匾“最上法门”,为清醇亲王所题写。现为《大觉寺历史沿革展览》展室。

  一只老猫在长满青苔的古墙上,享受着中午温暖的阳光。

  最西面山坡上有迦陵舍利塔,灵泉池,和龙王堂。 迦陵舍利塔 又称迦陵和尚塔、大觉寺塔,是清代雍正年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迦陵舍利塔矗立在大悲堂北侧全寺的最高点,高12米,是覆钵式塔,与北海永安寺白塔的形制相仿。迦陵舍利塔塔基是两层须弥座,下面的八角须弥座刻有仰莲和伏莲纹样,在八个面中心和四周都镶嵌有砖雕,转角处的角柱上有连珠、如意等纹样。在白塔的左右,有一棵松树和柏树,松柏的枝条向白塔伸出,似将白塔抱住,因此称为松柏抱塔。可惜古松已枯死,做了棵假树,有些不伦不类。

  龙王堂位于全寺最高处, 是一座两层建筑,在龙王堂前有一水池,称为灵泉。 龙王堂的建筑是新修复的。

  领要亭位于寺院的西南角坡上,是一六角攒尖顶的亭子,名字来自“山寺之趣此领要,付与山僧阅小年”诗,据说是乾隆或雍正所做,旁边还有一石,上刻有乾隆于丙戌年的一首题诗。

  原有一股清泉从寺后石隙溢出,绕石槽淙淙而下,流至寺大门处放生池,泉水清澈,四时不竭。但现在山泉已干涸。为保持这一景观,采取机井打水。

  南路 四宜堂,俗称南玉兰院,位于寺院的南路,修建于康熙年间,是雍正皇帝以自己斋号命名建筑。现在这里是明慧茶院,可在这里歇息品茗,只是价格不菲。

  四宜堂西是乾隆皇帝题名的憩云轩。

  寺内斋堂现为绍兴菜馆。

  北路院内也有两棵七叶树。

  一棵古银杏树四周又衍生出9棵小银杏树,成为一奇观。

  康熙年制作的大铜缸。

  硕果挂满技头的柿子树。

  大觉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但名噪京华的还是玉兰花。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据说南院两株玉兰是清代乾隆年间僧迦陵自四川移来,树龄已达三百多年,可惜其中一秣已经死去。北院一株玉兰是清代光绪年间移植,树龄也逾百年。每逢花期,不待近前,便觉兰香袭人。在每年四月,大觉寺都举办大觉寺玉兰文化节,除观赏盛开的玉兰花外,还举办一些展览和文化活动。



(寺院建筑寺院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体现辽国时期契丹人朝日的建筑格局。)


(进入寺内感到清新空气扑面而来。)


(公德池,又称放生池。)


(大雄宝殿、无量寿殿在数百年风雨消蚀下油漆斑驳剥落,更显古朴、本色。)


(龙王堂位于全寺最高处, 是一座两层建筑,在龙王堂前有一水池,称为灵泉。 )

如欲观看更多照片请登陆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k6686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0478/36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