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黑龙江漠河内蒙古呼伦贝尔自助游4/室韦、临江屯、恩河 |
[游记]黑龙江漠河内蒙古呼伦贝尔自助游4/室韦、临江屯、恩河 |
2008-10-22cncn.com |
从根河到室韦之前要从莫尔道嘎换车。 莫尔道嘎当地最有名的是地质森林公园,听来过的旅伴说没啥意思,我们也就放弃了。公园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冯小刚曾在此外拍过《夜宴》,所以到了公园门口时,我还是隔着车窗看了很久,猜想着这里到底是哪一场的外景地? 这次换了副营长坐在副驾驭,副营长今天难得话多,第一次正式向司机提出建议:“如果开车时遇到坑儿,请一定提前告知我,我好告诉车上的同伴。”真是个细心的大JJ。不久,传来司机略带内蒙口音的语言:“前面有个小坑坑……前面又有一个大坑坑了”。怎么听都像要坑人似的,车上的人笑成了一团。 我们换了三次车,不停的赶路。感谢车上的GGJJ们,为了照顾晕车的我,一会儿是校长夫妻俩坐在最后一排,一会儿是团长和营长坐在最后面,再后来是团长和教授坐在最后。后面的座位极不舒服,一个座位叠放着我们6个人的大包,后座的两人不仅要靠着这些包一动不动,还要防止它们掉下来,兼要忍受着路上的颠簸之苦,经常是大小包突然砸下来,让后座的同伴苦不堪言。 不过,我发现码包也很有学问。同样的车,第一个内蒙古司机就很会摆放,三个小时里包一次也没掉下来过,后来再换几次车,包包们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在玩捉迷藏,让我们捉摸不透如何搞定包的正确位置。 顺便说说上海男人吧,先后两次与陌生的上海男士同游,他们的绅士风度、体贴和睿智让我折服,路上无数次开车门、关车门等体力劳动全由教授代劳,呵呵,可以封他为“教授门童”。我们这些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女孩子都知道,北方女人从小都被当男人养活,性格个个独立坚强,事事亲躬,但和上海人同游,尤其能感到无论女士年龄大小,总是被他们照顾和关怀,让我真真切切地意识到自己是个女人,也不由得让我努力去做个淑女了。呵呵,不多说了,怕上海人骄傲啊。 下午5点多,车到了室韦。室韦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它位于中俄边境,对面就是俄罗斯奥洛契村,并被考证为蒙古民族的发源地.是我们此行最美的小镇。 室韦也被称为俄罗斯民族乡,有一定有俄罗斯后裔,但俄罗斯风情并不多见,俄罗斯长相的比比皆是,只是他们已很少会写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了。
傍晚的室韦,阳光还是金灿灿的,不像城市那样暗淡,草原边上的几架秋千上传来孩子们的笑声,绿色的草原中间围着静静的界河-----额尔古娜,成群的牛羊很有闲情逸致地在草原上淄达,这里到处都是风景,格外的鲜活生动。 我们入住了攻略上介绍的冬妮娅家。冬妮娅大妈是个俄罗斯后裔,因为这两年她的名气实在太大,住宿经常爆满,我们被转给了她的邻居。房间都是新盖的,里面窗明几净,很舒服,这些房间大多都是第一次住人,阳光照在雪白的床单上,温暖得我真想亲亲它。女主人手里拿着各式新买的木版画打算给新家再增加点亮丽的色彩,正好撞上了主修城市规划的教授,一堂绘声绘色的家装课开始了……。 我和校长去冬妮娅家订晚餐,院子里正上演着一场俄罗斯风情的歌舞表演,一群客人在兴高采烈地载歌载舞,两位中年男士拉着手风琴,几个穿着俄罗斯服饰的女士在一旁伴舞,有意思的是,曲子是70年代人耳熟能详的前南斯拉夫歌曲《啊,朋友再见》。 还没等我俩仔细浏览完菜单,干练的冬妮娅张口就报出了几道俄餐,估计是她家的拿手好菜或是客人点的最多的菜,我们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 饭前,还有大把的时间。我换上托鞋极舒服地漫步在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草原上,无数只奶牛在悠闲的吃草,夕阳也慷慨的挥洒着她的热情,路边一排排木格楞的房子和漆成天兰色的木栅栏也呈现出温暖的橙黄色,挤牛奶的女工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干着她们的活计。外界的纷争,似乎与小镇无关,这里的人们生活得平和、快乐,到处呈现出宁静、温馨、悠闲的景象,让人羡慕不亦。 特别是草原边上的几个秋千架,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时光,在草原上荡秋千的美妙感觉真是荡涤心灵。别人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是面向草原,心儿飞扬……一旁,一头奶牛的乳头被堵住了,女工熟练地往牛乳里打了一针,不到十分钟,乳汁又倾泄而出……这意外的一幕让我看得有真不想再喝牛奶了,呵呵。 村口有不少当地人牵着马匹在四处招揽游客,远处是美丽的额尔古娜河,青青的绿草,骑着马儿,吹着河风,迎着夕阳,远望对岸的俄罗斯村庄,那种感觉就像在天堂边溜达。 晚餐的时间到了,吃饭的餐厅里贴满主人家老辈的照片,全是纯正的俄罗斯人,上菜的是主人的小女儿,有很明显的俄罗斯血统,一问,才知道,主人家的女儿和儿子都有俄罗斯血统,但他们分别嫁娶了汉人。 望着满桌俄罗斯风味的餐点(俄式煎鸡蛋、列巴、果子酱、苏巴汤、土豆牛肉饼)和教授点好的烛光,我们恍若来到了俄国的某个小农庄。大家共同举杯庆祝这一温馨时刻,这是除了在漠河北红村以来,第二个浪漫的夜晚。 当地家家都有颇具特色的土桑拿(10元),5平米的小木屋里分别有两个大桶,一个是凉水,一个是热水(按桑拿的原理总是热的),木凳子上放着几个小脸盆,洗澡的人分别混和一下水温,直接往身上浇就行了。那程序很有意思,用团长的原话就是:“这哪里是洗澡,简直就是过泼水节呢。” 晚上我一人住一间,睡得很香。团长她们说第二天一早要去看日出,我是个可以晚睡但决不愿早起的人,想都没想就放弃了。后来才知道只有团长和郑太俩个人去了。早上极冷,她们穿着冲锋衣回到屋里半天也没有暖和过来。 第二天一早我又步行来到室韦村头的额尔西纳河边,想看看清晨里的草原是什么样子。听攻略上介绍室韦还有条摄影小路,实际上是条国防公路,现在已经向游人开放,因时间关系没有去成,想去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查一下。 河边,一道铁丝网将中俄分成两地,但这里似乎可以随意过境,没有人管,听说有人下河游泳也行,很多游客骑着马或走到河边去散步,听一个同伴说,昨晚河边的风景很美,夕阳下更是醉人。 我和团长在境内的铁丝网边发呆拍照,副营长则越过铁丝网走到了俄罗斯境外一边,我们相互隔着铁丝网说笑拍照,那景象有点像《越狱3》中迈克兄弟隔网商量越狱的感觉。 河对岸依稀可以看到锈迹斑斑的旧船和一些民房和牧场,和中国这边没太大的区别,只是鲜少见到人在活动。 十点钟,室韦的郭师傅因为有活(电话是13947009030,人不错)介绍了另一位陈师傅(电话是133477033319)为我们服务,我们包他的面包车去恩河,最后再到海拉尔,大概每天都是300-350元的车费。 陈师傅为人热情、健谈、体贴。他有八分之一的俄罗斯血统,姥姥当年在中苏关系最浓烈的时候,跨过室韦的友谊大桥来到中国和陈的爷爷结婚,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除了他的鼻子很欧化以外,几乎已经看不到任何俄罗斯样貌了。 他家在室韦也开了家客栈,名字叫“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说是在额尔古纳河边上,下次有机会来一定要光临。(后来,无论是我买机票还是从海拉尔回北京,陈师傅都帮了不少忙,而且分文不要,虽然最后我最后改签了机票,没有让他送,但在这里还是要感谢他的古道热肠。) 今天的行程是临江屯、七卡、八卡然后再到恩河。 室韦离临江屯也就20分钟,是个传统的小村子,因为没有被开发过,比室韦要原始许多,司机师傅将车开到了山顶,我们站在山顶可一览全村的风景,别有一番宁静和秀美,其风景不输给室韦。 再说说呼伦贝尔草原吧,这是中国最肥美的草场。一路上草原的丘陵很美很绿,呈现出多种颜色。如季羡林老先生所言庐山一样:“绿是庐山的精神,也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根本没有庐山一样”,整个呼伦贝尔草原的灵魂所在也一样是这“绿”字,但却能呈现出不同的绿色,美得让人感动,让人流连忘返。 在呼伦贝尔不管去你哪里,沿途一路都是美景,令人一直看着窗外没有一点倦意。几片山峦,数片白桦林与草场相间,一下就可以从林区过渡到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完美地融为一体。此时,你所想的就是如果自己能开车来就更好了。很多沿途的美景,一旦擦身而过,你会特别后悔。路上还有不少小型的接待蒙古包。 途中,我们还俯瞰了“亚洲最大最美的湿地”——根河湿地,目前该景区还没有收费。但我们车到景区门口时,看到正在兴建收费大厅,估计过了今年“十一”就要收费了。《中国国家地理》07年第9期有张全景的根河湿地照片,很是壮观。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尽管这里不似香格里拉一样的有连绵的雪山和风情各异的少数民族,但这里是自驾车者的天堂,这里的森林、溪流、草场、骏马、羊群、牧羊人和偶尔冒出的大片油菜花,都令人叹为观止,而一片片翻耕过的黑土地泛着油光,告诉着你大兴安岭的富庶。 室韦距恩河68公里,一个小时的路程。室韦的乡政府就建在这里。 恩河也居住着俄罗斯族,如今当家的大妈们也都是华俄后裔了,热情好客是俄罗斯族最大的特点。恩和的每户人家的房子都是尖项的木楞子,窗户是整幛小木屋的点睛处。红花绿叶、阳光透过白色的窗户照射在窗台上的花朵上。 我们住在民网上介绍最多的孙金花大婶家,(30元/人,联系电话:13789702960)她的院子里到处是花花草草,很漂亮,孙金花家的狗阿辽嘎(意思是大花)帅气,热情的接待着我们每一位客人。屋外一群家畜们为了躲避阳光正飞奔着窜进低矮的草丛中,特别是在俄罗斯风情的小木屋边,喝茶吹风,人生真是不亦乐乎。我想,这恐怕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吧。, 早饭是中西合璧的,有面包果酱+鲜牛奶,还有馒头咸菜和稀粥。虽然为了尝鲜,吃了几口西式早餐,但为了路上不饿,我还是加餐吃了中餐。牛奶是主人家新买的,据说是新鲜的,但是味道一点也没有攻略上说得那么鲜美。 又要上路了,车向我们的终点站海拉尔驶去。 路上,依然是绿色的草原,黑色的土地,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棕色的马匹、黄色油菜花……如果有大把的时间,你可以安排徒步或住到纯朴的牧民家中更深切地感受当地浓烈的风土人情。 远处是一眼望不穿的浓密的白桦林,有落日余晖的一路相伴,白桦林也成了金色,均匀的分布在道路两边,穿林而过的山风带来的沙沙声是我听到过的最动听的催眠曲了。 单这些景色就值得回车票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0724/35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