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避“运”游(71)——口外八庙(五十) |
[游记]避“运”游(71)——口外八庙(五十) |
2008-11-07cncn.com |
出大红台西行,登山可达班禅六世居住的吉祥法喜殿。
大红台西北角利用地势建殿,名吉祥法喜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高二层,为班掸起居之所。 吉祥法喜殿重檐歇山,上覆鱼鳞镏金铜瓦,前后檐装隔扇,东西山墙直贯到顶,墙上设藏式小窗两层,东西间设扶梯通达二楼。
殿内一层明间上悬乾隆御笔: 芬陀普涌 意思是佛教思想及佛的境界是洁白纯净,而佛陀坐莲花宝座之上,—到处涌现,佛无处不在。 左右有楹联为: 初地总持超梵乘 恒沙普演护祥轮 意思是:总持着菩萨修行的功德,高举着普渡众生的佛法;向芸芸众生普遍演说佛法,永远维护着吉祥法轮。
左右有楹联为: 初地总持超梵乘 恒沙普演护祥轮 意思是:总持着菩萨修行的功德,高举着普渡众生的佛法;向芸芸众生普遍演说佛法,永远维护着吉祥法轮。
吉祥法喜殿殿内陈设琳琅满目,富丽堂皇,俗称金殿。 殿内有联:
灵峰呈寿相妙悦安禅
门前陡坡按山地园林手法顺坡势曲折铺以大块自然石料蹬道,广植油松,行宫特征突出。 六世班禅曾在此殿接受蒙古王公 贵族的礼拜。 在吉祥法喜殿曾举办过多次展览。 1997年6月至今,殿内二楼举办《六世班禅觐见乾隆皇帝展》,从缘起、准备、起程、祝寿、进京五方面,用大量的人物画像和记实画面及相关的文物藏品,生动地再现了六世班禅觐见乾隆皇帝的全过程。 ...... 在大红台正北,拾级而上可进入万法宗源殿。 大红台北地势继续升高,中轴线上建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组成一独立的院落,原为班禅眷属及子弟住所,后为经堂。 金贺堂建于石砌高台之上,进深面阔均三间,一进为单层,二、三进两层。 北出廊,南出窗,后檐立隔扇,东西设平顶抄手廊形成通道与北面万法宗源殿相连。 万法宗源殿面阔九楹,进深三间,高二层。前正中三间一层突出一进,绿剪边黄琉璃瓦歇山顶,四壁封实墙,墙壁置盲窗。 万法宗源殿前两层设廊。 万法宗源下层是班禅随从的住处和处理事务的地方,上层是佛堂。 一层明间中,原有紫檀绣金字五屏风,前有铜佛一尊,紫檀木桌供七珍八宝,两侧有铜珐琅仙鹤。 东稍间面西有宝床,左右有铜珐琅插屏和梁国治字一张。 西次间内墙中有乾隆御笔字,并有经书、海螺、嘎巴拉碗等。 楼上中有纹竹三屏风、紫檀罗汉椅,墙挂佛 像12轴。 一楼外有楹联: 更有香风吹左右。似闻了义示原因 意思是:寺院中香风袭人,宛如明确佛教的真理和生死原因。 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亦大门紧闭!
在大红台东,建有连续重层红台,名为“东红台”,又称“御座楼”。 御座楼供皇帝礼庙使用。 御座楼高两层,平、立面处理与大红台相同。正面红线向前跨出两米。 群楼中央设小佛殿一座。 御座北殿门额:“南无阿弥陀佛” 殿内条幅有: “到来佛相原如是,静处尘心那更生”; “功德无边复无量,因缘非色亦非空”。 南殿条幅: “现法化报身共依圆觉,摄闻思修教遍示妙明”。 西殿条幅: “象法涌祥轮西方震旦,智光腾宝炬海藏天空”。
须弥福寿之庙最北的山巅上是一座绿色的八角七层的琉璃宝塔,称为万寿塔。 塔身用绿色琉璃砖砌成,塔顶用黄色琉璃瓦铺覆。 这座宝塔结构灵秀,它背负青山,高耸屹立,直指苍天。 万寿琉璃塔塔身为七层,象征着乾隆七十大寿。 万寿琉璃塔为须弥福寿之庙的最高点。说明了皇权是至高无上的。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1931/1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