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宫殿之城卢科索 (尼罗河寻古探幽旅之十一)

[游记]宫殿之城卢科索 (尼罗河寻古探幽旅之十一)

2008-11-14cncn.com

12 月 22 日,我们离开游轮,开始了在卢科索古城 (luxor) 的参观。

在古希腊著名诗人的不朽史诗《伊利亚特》中,曾有这样的诗句:“底比斯,那里的人们屋宇豪华,拥有无数珍宝,底比斯有城门百座,门前是马行道,一百名骑马拥甲的武士,日日巡城两遭 …… ”据说拿破仑远征埃及来到此地,当问及地名时,误把埃及语的“宫殿”听成“卢科索”,因此现今底比斯古城所在地便被称为卢科索。

卢克索位于尼罗河畔,距开罗700公里,人口约15万,在大约4000年前成为古埃及帝国中王朝和新王朝的都城,历代法老在这里兴建了无数的神庙、宫殿和陵墓。据说当时的底比斯人烟稠密、广厦万千, 古埃及的政治和经济达到了辉煌的巅峰,成为东北非和东地中海的第一强国,法老们不断扩展他们的版图。



(图1-卢克索神庙)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宏伟的殿堂庙宇多数都已变成了残缺不全的废墟,即使这样,以卡纳克神庙(Temple of Karnak)、卢克索神庙(Temple of Luxor)为代表的一些神庙依然屹立在沙漠中,向人们展示着底比斯城当年的雄姿,展示着古埃及文明的传奇。

尼罗河穿城而过,将其一分为二。由于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同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东岸是壮丽的神庙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河的西岸则是法老、王后和贵族的陵墓。 “ 生者之城 ” 与 “ 死者之城 ” 隔河相望,形成两个世界的永恒循环的圆圈。

如今卢克索已成为一座现代旅游城市,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有着 “ 宫殿之城 ” 的美誉。其古城遗址及墓地,已于 1979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我们乘船横渡尼罗河来到卢科索东岸时,印象深刻的是略显破败的城市建筑与依旧宏伟壮观的古埃及遗迹混杂在一起,奇异而和谐。我们首先参观了 位于市中心位置的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是第十八王朝的阿蒙霍特普三世﹝ Amenhotep III ﹞建造来奉献给太阳神阿蒙、其妻穆特和他们的儿子月亮神康斯。后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神庙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庭院、柱厅和诸神殿构成。在新王国时期,这里是每年奥皮特节的中心。在节日中,一座太阳神的雕像会从附近的卡尔纳克神庙沿尼罗河游行至此,并且会和他的配偶月亮神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以庆祝丰收。



(图3-和拉美西斯二世合影)

塔门的高度约 24 公尺 ,曾立着两座粉红色花岗岩方尖碑和四个坐像,两个立像。现在只剩下一个25米高的方尖碑、二个16米高的拉美西斯的座像和一个不怎么完整的立像。据考证,该立像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女儿麦丽特·阿蒙。

卢克索神庙门前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半身石像是现存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中最为生动的一尊,祥和自然的表情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尊3000多年前的雕塑作品。我和这位伟大的国王合影留念。

方尖碑本是一对,右侧的那一座在1838年被穆罕默德·阿里和法国交换,换来一个现在已经不走的时钟,而换走的方尖碑现在还依然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挺立着。

在上个世纪被分开的两座方尖碑命运迥异,而形象也大不相同。协和广场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卢克索的方尖碑在那里被重新旋转在一个很高的基座上。基座四周绘有方尖碑制造、搬运的过程。基座和方尖碑碑体的图案、文字全部金饰,在夜色巴黎中闪闪发光,美仑美奂。

现存于卢克索神殿的这座方尖碑以古朴的神殿为背景,显得更有历史的沉重感。

神庙墙上的浮雕生动地描述了拉美西斯二世率兵与赫梯人作战的情景。左右两边的浮雕构成一幅完整的组画。左边的画面描绘了当时的军营生活、战前召开军事会议及法老御驾亲征、在战车上指挥战斗的情况。右边的画面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位法老如何向敌人发动进攻、弯弓射箭的动作及赫梯人溃逃的情景

神殿里许多法老王雕像的头部被砍掉,放在脚边,脸部被刮伤捣毁。刘欢说,信奉基督教的教徒要藉此摧毁人民对法老王的崇拜。

对此,我有些怀疑,只是基督徒这么干吗?当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占领埃及时,他们就没搞破坏吗?在他们统治埃及之前,由希腊人创建的托勒密王朝,还建了菲莱、荷鲁斯等神庙,但阿拉伯人统治的1400多年除了建清真寺外,对法老的神庙又做了什么?这些神庙任凭风沙掩盖,几乎绝迹,要不是信奉基督教的拿破仑带领科学家把神庙、古墓挖掘出来,要不是他们破解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些阿拉伯人能对古埃及的历史说出个一二三吗?



(图8-柱廊里的雕像)

当被称为“近代埃及之父”的穆罕默德·阿里用该庙的方尖碑和法国交换一个现在已经不走的时钟时,他认为方尖碑是自己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吗?当上世纪六十年代纳塞尔要建阿斯旺水坝时,对被淹的几百处古遗址在乎吗?要不是国际上的努力,阿布辛贝、菲莱等二十多处遗址我们是永远看不到了。刘欢那句话让我永远忘不掉: “因为国际上需要这些神庙,所以联合国出钱,埃及不出钱。”

要不是欧洲的异教徒让现在的埃及人知道这些遗址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并能带来滚滚财源,这些外来的阿拉伯人能这么重视这些古庙、古墓并以此而自豪吗?

当着刘欢的面,我的疑问一点也没敢流露出来。

在前庭通往神殿的柱廊门口,还有两座拉美西斯的高15.5米的坐像,置于约1米高的基座上。



(图10-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

拉美西斯挺胸端坐,双手自然放于膝上,胸部肌肉发达,头上戴着表示上下埃及统一的皇冠,充分体现了法老伟大永恒的力量和威严无比的崇高地位。雕像各部分比例协调,细部得到了精心的雕凿,质地坚硬的石料经过艺术家的磨光处理,显示出闪光的纹路和色泽,给这座雕像增添了不同一般的效果。

通过廊柱殿, 穿过一个小庭院, 来到在罗马时代祭奉皇帝的厅。在神坛的两边有两道科林斯廊柱。神坛后有一条通道通到一个有 2x2 根柱的廊柱厅,此后是圣殿,这里是放阿蒙的担架的地方。厅的墙的浮雕显示亚历山大大帝与众神。通过东厅游客可以到达其它大厅。



(图15-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南廊柱及廊柱殿)

卢克索神庙是一座复杂的、结构整齐的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记录了各个时期统治者的活动,是埃及唯一三教汇集的宗教建筑。作为古埃及太阳神的神庙,里面还建有伊斯兰清真寺和基督教小礼拜堂。

神殿前半部的列柱群上建有埃尔·哈加格清真寺。刘欢说,因为19世纪时整座神殿被尼罗河泥沙掩盖,当时居民便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建了清真寺,直到神殿挖出后,发现清真寺的大门就悬挂在神殿的顶上……每年伊斯兰斋月之前的半个月,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奠。

为保护卢克索古城文化遗址,埃及文化部、旅游部、住房部三家部委商议决定迁走居住在卢克索市卡尔奈克、古尔南和卡巴什街道的 4000 户居民,并采取紧急措施拯救因地下水问题而面临危险的卢克索神庙。所有移民将重新安置在卢克索市西岸地区,埃及文化部、旅游部分别负担 1000 户的安置费用,住房部负担其余 2000 户。

篇幅有限,为原文节选。要看原文另外的15张图片及相应文字,请点击:http://www.chuchairen.com/2008/02/wxc_44.html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2330/2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