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悬空寺

[游记]悬空寺

2008-12-02cncn.com

飞祠丹崖上,白云几度、蜃楼疑海上,鸟道致云中。江山如此多娇。

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之间都藏有古刹名寺,有据林泉之秀,有依山水之奇,有傍都市之繁,有仗高原之颠……然而,在山西浑源县城五公里处有一片悬挂于半空的古老建筑,这就是北岳恒山十八景中别具一格的古刹——悬空寺。

悬空寺建于北魏后期,后经金、元、明重修,从处建寺到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全寺共有殿宇楼阁四十余间,设计者将基础建徒崖上,并在此开凿洞穴插悬梁作基。楼阁之间筑栈道相通,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观,悬岸若虹,隔谷遥望,如壁间雌凤,遥遥乎犹如仙山琼阁,一派神奇。

悬空寺地势窄险,物筑巧妙,虽然经过千年的天灾人祸,但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精心的施工,如今还保持当年的雄伟,其险峻的姿态悬挂于北岳之半山,成为我国建筑史上一座光辉的杰作。

古人有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神。”据《恒山志》记载,恒山位于北边扼塞,自古屡经征战,交通十分不便,要在此修筑寺院更是困难重重。另一说,当年有一队工匠来到此地,见其山谷甚险,风水极佳,但想在这离地近千尺的峭壁上修建楼阁,大家都认为难度太大,就在他们进推维谷之时,忽然出现了一位张姓工匠要求承担此项工程。他经过了反复的实地考察和精心的设计,即率众人开始施工,他们先将所有建造楼阁的材料全部准备好后,并在山下进行了加工、组装,接着又饶了几十里山路把所有加工好的部件都运到了山顶上,并在悬崖顶上放下大绳,施工人员腰扎在大绳上,腿蹬另一圈绳,悬于山崖间操作施工,仅此一锤一斧地在土黄色的峭壁上搭建基础,建造楼阁。不久一座上不接天,下不沾地的”“悬空”摩天寺院就建成了。悬空寺所筑以半插飞梁为基础,又巧借山岩的暗托联梁柱将其上下连成一体,该院廊栏左右紧联,殿楼之间布局主次分明,既对称又略有变化,在分散之中还互相联络,上下楼阁,虚实相应,其巧妙在于折曲奇出,楼群间设有螺旋式楼梯相通,人们走在楼梯上,犹如前者踩在后者的头顶上。殿宇中心阁和边阁之间,搭有栈道,初登楼者走在栈道上,脚下时而传出木板的吱吱作响,尤其令人魂飞魄散、惊心骇目,同时亦有如醉似神仙的感觉。栈道的设计也是悬空寺最惊险的地方,在殿阁飞楼的对面都设有环廊,环廊层层为游人提供上下登攀。

悬空寺的主要建筑有,释迦殿、观音殿、三官殿、三教殿等殿内供奉的铜铸、铁铸、泥塑、石雕、木刻等各类佛像、道长、神仙等造型精美的塑像约八十余尊。最有意思的是,寺院里佛、道、仙、神等各家、诸派齐聚一寺。佛主释迦牟尼、送子观音菩萨、大仙李洞宾等都相敬如宾,友好和睦地在寺内各占一席之地。在这座规模并不庞大的寺院中,充满了和谐气氛,于此同时,亦可联系起我国民间传说所述,由于国人的实在和现实,凡对自己有用的神、道、佛等,因有求助之,才敬奉之。而对于人们惹不起的鬼、怪也同样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悬空寺内的殿阁布局和所敬奉的塑像中可反映出中国民间对于宗教信仰的实用性和平均主义。凡入寺朝奉者,在烧香敬神之际,各派都来上一份, 以求得风调雨顺。然而,此举在悬空寺中得到了最明显的反映。由此诸教派各占一席之地,大家平分秋色,建造寺院者设计巧妙,匠心独具,此举比较合情合理。

悬空寺所有建筑全为木构,大小殿阁四十余间,在山腰间凿开岩石,挖成石窟,即所谓的“背崖依龛。”石窟上方镌刻“公输天巧”四字,进入寺内,需钻天空、穿石窟、步长廊、跨飞栈,忽上忽下,如入迷宫,而端坐在峭壁上的佛像躯体之高大,神态之安详,雕刻之细腻,香客游人经此,犹如入仙境宫闕,大有超凡脱俗入圣的感觉。同时也大大地渲染了佛道神秘不测的气氛。

悬空寺,名副其实,上载危崖,下临深谷,依山为基,就岩起屋,在云雾缭绕中,这片空中阁楼仅有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其所有楼阁,其大部分楼阁均悬于空间,仿佛稍有晃动就会引起塌倒,但实际上古人在整体设计构筑时已经有所考虑,其所有的结构均符合力学原理。要不然也不会留传到今,并成为著名的名胜古迹。

对于悬空寺,历代诗人、墨客都慕名而来,唐初著名诗人李白曾有诗句称“五岳寻仙不辞远”,并置身寺下,仰望飞阁,惊叹不已,于是以寺下的峭石为碑,挥毫手书“巨观”二字。后人在此又建太白祠。现“巨观”碑已被大同市内的华严寺收藏。名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悬空寺,并有“天下巨观”之题,称“三根马尾吊空中”的悬空寺,在如此荒辟的地方,竟能筑起如此瑰丽的建筑。据寺内现存金代大定时期的崖刻碑记所载,在金代已经建成具有很大规模了。但曾经遭受了千年的风霜雨雪和天灾人祸而不朽,那悬崖上的横向褶皱镌刻下了地球亿万年来的变迁,而建于峭壁上的悬空寺里的实物却记载了我国古代工匠的卓绝才能,该寺的群体建筑都继承了我国寺院道观的传统风格,而又能因地制宜,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开拓发展,为我们探索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丰富、宝贵的资料,同时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3386/20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