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致要去西班牙的朋友(精典推荐) |
[游记]致要去西班牙的朋友(精典推荐) |
2008-12-15cncn.com |
Hola(你好),大M! 很幸运,朋友夫妻B&J欧洲游很专业,九月下旬,他们决定去西班牙,我们就闭着眼睛跟着走。一路上,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和出乎意料,很享受!最近,恰巧你们夫妻要去西班牙,承蒙“抬举”,我们升级为“专业选手”,本着好朋友“有福同享”的基本原则,汇报一下我们的出游心得,供你们参考。 一定要去阿尔布拉宫(Alhambla) 没有想到西班牙一个欧洲国家,在公元后2000年挂点零头的历史中,居然有着近800年的阿拉伯(摩尔人)统治历史!更没有想到,阿拉伯文化在西班牙打下如此深刻的烙印,建筑风格、人们的衣着、饮食等等,处处看得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到西班牙,要去阿尔布拉宫,它是阿拉伯文化在存欧洲的经典代表。 阿尔布拉宫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省(Andalucia)格拉纳达市(Granada),始建于公元9世纪,1492年摩尔人投降并撤离阿尔布拉宫,标志着阿拉伯摩尔人在西班牙长达近800年的统治彻底结束。 听说阿尔布拉宫美得惊人,但没有想到如此令人震撼!走进阿尔布拉宫,建筑的里里外外,每一个角落都刻满精致的图案,却不显繁杂沉重(照片存放地址:http://picasaweb.google.com/hellowf2 )。阿尔布拉宫的花园里,绿茸茸的植物墙、鲜花弯廊、造型优美的喷泉,甚至那些水渠,从山上奔腾下来的清泉顺着步行阶梯的两边扶手哗啦啦地流淌,无不让人体会阿拉伯工匠的神奇。 曾经议论过满清的审美,不敢苟同,那也是里里外外填满图案,不漏掉任何角落,可怎么看都显夸张、繁复、累赘,缺乏美感。曾去过柬埔寨吴哥窟,一幅幅图像渲染着君主和人民共同的敬畏,宗教的艺术热闹地展现在吴哥建筑的所有层面,在惊叹吴哥文化奢华和神秘的同时,依稀感觉这好似一个突然富裕起来的民族对于神明争先恐后的表达。。。个人最欣赏我们明朝时期的审美,一种简约、净雅和于无声处的表达方式,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阿尔布拉宫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另外一种美!一个图案又一个图案又一个图案,让人目不暇接但不喧闹,明亮、简洁、轻巧的美感!这种美只有亲眼见到,吃惊地张着嘴、睁大眼,才知道受到怎样的震撼! 911之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主流,直指中东阿拉伯世界,展开了残酷而持久的反恐战争。看过畅销小说作者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印象中的阿拉伯世界满目疮痍、贫穷落后愚昧;《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奢华悠闲的阿拉伯世界,似海市蜃楼,虚无缥缈。阿拉伯给这个世界留下的好印象,似乎只剩下阿拉伯数字。 看过阿尔布拉宫,由衷地承认阿拉伯文化的璀璨,由衷地佩服阿拉伯的智慧,由衷地感谢阿拉伯给人类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甚至内心产生一股强烈的冲动,干嘛不去阿拉伯国家旅游?! 在阿尔布拉宫参观大约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建议提前一晚到达格拉纳达市,到达后直接去市区的BBVA银行预订阿尔布拉宫的门票,门票价格12欧元,或者按照Lonely Planet的其它预订方式提前预订门票。提前预定的好处在于,阿尔布拉宫最精彩的是纳拉里埃斯宫(Nazaries),出于保护的原因,每天参观人数有限制,买门票晚了,排定参观纳拉里埃斯宫的时间就晚了,在旅游旺季,也许需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参观。 取预订的票或直接到阿尔布拉宫售票处购票,需要到阿尔布拉宫夏宫附近的售票处,在售票处购票不接受信用卡,要留意票面上标的参观纳拉里埃斯宫的具体时间。 一定要看高迪 曾听说巴塞罗那有座教堂,从19世纪盖到20世纪,又从20世纪盖到21世纪,现在还在盖,不可思议!这就是高迪(Gaudi, 1852---1926)的神圣家族教堂( 但是,教堂100多年的建设历史,尤其是跨越了诸如西班牙共和战争之类的烽火岁月,这个过程就充满了力量!一种似乎看得见但实际又看不见的力量!面对教堂建好部分,那些已经显示出的岁月痕迹,面对教堂在建部分,那些高耸入云的吊车,屏住呼吸,静静地感觉,阳光照在你那比教堂远远年轻的脸,静静地感觉,阳光洒在比你远远年长的教堂上,心中油然升起静穆感,夹带着些许沧桑和神秘。。。于是,静穆与沧桑神秘领着你进入教堂内部,看工匠们一如一百多年来的前辈,孜孜不倦地按照高迪的思路建造教堂;带着静穆与沧桑神秘,搭乘电梯到教堂高处,从上往下,探头探脑,在里里外外,寻找和发现高迪设计的大小“机关”。这座很老也很新的教堂,每一天都在向世人演绎着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行为艺术! 看过高迪的古埃尔(Park Guell)公园、米拉公寓(Casa Mila)、巴特约公寓(Casa Batllo),特别是那些露天椅子、木椅子、阳台和窗户,高迪用超现实的手笔,大胆地将精细和笨拙、原始与奢华、圆润和尖角巧妙地结合起来,令人过目不忘,赞叹不已!高迪约100年前的作品,现在依然前卫,高迪是人吗?他的作品简直出自神来之笔! 在巴塞罗那(Barcelona)看高迪的作品,建议先从古埃尔公园(不收门票)开始,再往神圣家族教堂,在巴塞罗那奢侈商品大街格拉西亚(Passeig de Gracia )地铁站出口,经巴特约公寓,去米拉公寓(门票10欧元)。天黑后,可返回神圣家族教堂,欣赏在夜黑的背景下,教堂如何与灯火一起直指苍穹。 一定要看弗拉门戈(Flamenco)表演 弗拉门戈是西班牙独有的。之前,曾经看过不止一次弗拉门戈表演,印象中那是有节奏的、欢快的舞蹈。到西班牙,在那种特有的氛围内,才真切感受到弗拉门戈歌者如何以哀怨、悠长的旋律,牵扯、撕咬着舞者和听者的心;在那种特有的氛围内,才真切感受到弗拉门戈舞者如何忘我地,将身体舞动的姿势和脚底踏出忽快忽慢的节奏,完全融进哀怨、悠长的旋律中;观众屏住呼吸,感受着揪心揪肺的哀怨,眼前和耳边完全不见了舞者和歌者。 经过如此投入的弗拉门戈洗礼,无论是歌者、舞者,还是听众、观众,如同洗过桑拿,把疲倦和烦恼蒸发得一干二净。从此,每听到弗拉门戈,如同闻到桑拿的味道和温度,准备着享受“被蒸”后的轻松,不再有听爱尔兰踢踏舞音乐般的雀跃欢快。 我们在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Palau de 之后,我们在塞维利亚(Sevilla)一家由煤场改成的酒吧(名: 我们在塞维利亚停留的几天,正赶上二年一度的弗拉门戈节,布满街头的广告真够弗拉门戈!凭图像就把弗拉门戈的哀怨、悠长、疯狂、慢与快、情绪蒸腾,一切的一切,表达得淋漓尽致。 于是,我们以为对弗拉门戈有了一点感觉;于是,我们在音像店买了弗拉门戈歌星Camaron的唱片和DVD(Farruquito Y Familia/Espectaculo en Vivo)。于是,前些天,在中央八套播放的西班牙电视剧《佐罗》里,我们听出弗拉门戈,哀怨、悠长的弗拉门戈! 看斗牛也是必须的 说起西班牙,几乎所有人都会提起斗牛。尽管斗牛的过程太残酷,不看也罢,但如果到了西班牙,如果想接触西班牙文化,看斗牛也是必须的。 原先以为斗牛斗牛,就是斗牛士拿着粉/红布挑逗牛,牛用角挑刺斗牛士,斗牛士防卫与牛决斗,人类决斗版本改成人与牛的决斗。真正在现场看斗牛才发现,之前冤枉了憨直的牛!斗牛的过程是: 步骤一:所有的斗牛士穿戴整齐入场,包括持长枪的骑马人,一匹匹马严严实实地穿着“防护服”,骑马人的双脚(穿着鞋子)严严实实地套在铁护套里,在雄壮的进行曲声中绕场一周,观众席掌声响起,一场斗牛拉开序幕。 步骤二:几个年轻的斗牛士(初级),手拿粉/红色布分布在环形斗牛场的最外圈,身边几乎都有一个固定护板,护板可容一人侧身从二边进出;经过训练的牛,雄壮有力,牛气十足,“牛视眈眈”地盯着远处挥舞的粉/红布,前蹄轮番甩动,扬起微微尘土,即将展开攻势;牛一门心思地朝着其中一块粉/红布奋力冲去,在牛冲到面前之际,斗牛士迅速躲入护板, “咣当”一声巨响,牛角直直地刺向护板;一次又一次,“咣当”声在斗牛场上空回荡。 步骤三:骑马人入场。斗牛士将牛引近马,骑马人用长枪猛地刺向牛脊梁,牛血涌出;受伤的牛凶猛地用角挑刺“敌人”马,甚至可以将骑马人掀翻下地;斗牛士连忙用粉/红布将牛引开,憨直的牛把“血的仇恨”转向粉/红布,骑马人退场。 步骤四:二位较资深的斗牛士手持彩色短标枪上场,用粉/红布将受重伤的牛引近,将标枪迅速插入牛脊梁重伤处;牛血越流越多,彩标枪在伤处摇曳,让人心疼之极! 步骤五:资深斗牛士手持长剑上场,用红布引牛近身,牛不停地流血,标枪在伤处不停地摇曳,牛一次次憨直地冲向红布;斗牛士趁机将长剑刺向牛的重伤处。不懂解剖学,长剑刺下去,大约可以直抵牛心?最受欢迎的斗牛士,一剑就能让牛马上 “去”,这样的斗牛士,在全场热烈的鼓掌和欢呼中,手执礼帽、风度翩翩地绕场一周。 步骤六:牛四腿一软瘫在地上,斗牛士的助手手持短剑,在需要时补剑,让牛痛快地“去”。全场再次响起雄壮的进行曲,四轮马车将牛拖出场外。下一条牛即将入场。一场斗牛下来,大约不少于10头牛送了性命。在第四头牛被拖出场后,我们无法再看下去,甚至有人恶心头晕,退场离开。 看完斗牛想问:西班牙人对“长命百岁”“寿终正寝”也有追求吗? 西班牙有很多与牛有关的食物,包括牛肚、牛尾巴等,曾在超市看到一根完整的牛尾,价格7欧元,比国内便宜!还有很多牛皮制品。斗牛太多,与牛有关的食物应该很新鲜,牛皮制品应该价廉物美。买东西注意询问退税问题,我们在阿姆斯特丹“出关”,在巴塞罗那机场办理退税。 我们在西班牙时已过斗牛季节,塞维利亚每周仍有斗牛表演,需到皇家骑士斗牛场( 我们参观过安达卢西亚省龙达市(Ronda)的斗牛场和斗牛博物馆。龙达是个建在悬崖边的小镇,海明威的《丧钟为谁敲响》(《For Whom the Bell Tolls》)第十章描述的场景取自龙达,龙达也因此受到海内外的更多关注。龙达斗牛场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场,在18和19世纪,这里诞生了西班牙三代斗牛英雄佛朗西斯科、胡安和佩德罗。我们参观龙达斗牛场时,有位男游客在场中央美声高歌,歌声在空旷的斗牛场回荡,难忘! 马德里的博物馆和那些西班牙籍的画家 到西班牙前,印象中毕加索是西班牙人,真去西班牙了,才发现西班牙诞生了太多的艺术家。画家里面就有毕加索(Picasso)、达利(Dali)、米罗(Miro)、戈雅(Goya)、格雷科(Greco),还有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卡帕(Capa),似乎颇受西班牙人纪念和推崇的是委拉斯凯(Velazquez,1599-1660),他手持画笔的雕塑就伫立在马德里(Madrid)著名的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外。 参观博物馆和教堂等地方,需要事先了解开馆、闭馆时间,以及对外免费开放时间。博物馆的展品值得观看,博物馆布展的创意亦值得留意欣赏。如在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透过一张张手术床床单中缝下窥展品,并排放着的一个个手机显示屏展示科幻图像,我第一次为别具一格的布展创意所吸引。 我想推荐的博物馆当属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这里有非常多的油画,有人拿着清单逐个看,看后划勾,似乎不这样夸张地认真,无法参观。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专门看西班牙画家的作品,这里有委拉斯凯和戈雅的作品,如何参观因人而异,高兴就行。 蒂森-博尔内米萨(Museo Thyssen-Bornemisza)博物馆在普拉多博物馆斜对面,博物馆布展很人性化,参观路线可以不间断、不走回头路,这里面有很多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如莫奈、梵高、高更等等。 索菲亚博物馆(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ia)位于马德里阿托恰(Atocha)火车站附近,存有米罗的画作,还有毕加索、卡帕的作品。博物馆的玻璃屋檐,每天在不同的光线下,反射着不同的城市风光。 另外,在马德里附近的德埃尔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Monasterio de El Escorial),一扇扇门花鸟图画精致优美,完全通过镶嵌木片完成,太美了,太神奇了!站在威登( Weydon)的油画《耶稣受难》前,我着实吓了一跳,美得惊人! 普拉多博物馆附近,有著名的丽晶公园(Parque del Buen Retiro),这里曾经是西班牙皇家御用公园,现在免费对公众开放。周末,公园内聚集着很多当地人;我们在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来到公园的湖边,当时有很多敲非洲长鼓的人,有很多随着鼓声起舞的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或加入跳舞的人群,在不知不觉中融入马德里,感受西班牙,有别于参观博物馆的滋味。 马德里的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是个当地人气很旺的去处,马约尔广场意思就是大广场,在西班牙的很多城市都有马约尔广场。参观博物馆走累了,可以在马约尔广场停留,点份饮料,要半份Tapas,坐在广场上,看着人来人往,发着呆,和马德里人一起享受西班牙的那份悠闲。 日出日落,天天发生,天天不同;只要有心,只要静心,那份在远方收获的快乐,同样会出现在身边、在每天。西班牙游,注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难忘而又美丽的篇章,在此由衷地向B&J夫妻说一声:Gracias(谢谢)!是他们让我们更加享受西班牙!也祝愿你们顺利地打开西班牙这扇窗,欣赏到期望的一切,享受西班牙带给你们的惊喜!Adios(再见)! 天涯方草 2008年12月于上海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4068/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