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东三市之一——印象上海 |
[游记]华东三市之一——印象上海 |
2009-01-15cncn.com |
一座城市好比一本书,每一页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当你翻过最后一页右手触摸后壳时,全书独特的韵味会使你融入其中。上海这本厚厚的书,从封面、扉页到结尾无一不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魅力。经常有人会说,你要是来上海不要待得太久,否则你会流连忘返,不是被他的景色和城市景观所吸引,而是会沉溺于他浓浓的文化气息里面,正如当初满洲人进驻中原后被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汉文化所同化的道理。 趁2009年元旦假期之际,我提上行李,前往我国乃至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上海。2008年的最后一天,我顺利抵沪,昔日的同学早已在那久候,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同学聚会拉开了我华东三市之行的篇章。所以,客观地讲,上海给我的印象是从上海菜开始的。说到上海菜,对于我这个久居东北的人来说,第一印象就是量的不同。众所周知,猪肉炖粉条已经成了东北菜的代名词,热气腾腾的一大锅,实在的东北人甚至可以放进半头猪在里面。但细观上海菜,每一道菜都像个艺术品,需要精雕细刻才能上桌,菜量自然也是大打折扣的。再到质的变化,上海菜以甜为主,体现出上海人生活的细腻。
上海菜 翌日,我们参加了一个上海一日游的旅行团,走马观花的游了下上海。首先到的自然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由于是假期,来此观光的人异常的多,拍了些照片后排队上塔,从塔上欣赏了一下扭曲的黄浦江和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以及眺望了一下浦东新区和浦西风貌。
东方明珠夜景 随后,我们来到了上海蜡像馆,也是这次上海之行印象最深的地方。里面的蜡像栩栩如生,但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蜡像人物、建筑物按照时间顺序从旧上海、抗日时期到最后的新中国成立描绘出一本生动的上海历史教科书,在这里,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走完了上海城几百年的历史,也充分了解到了上海深厚的文化底蕴。
蜡像馆
城隍庙
南京路上人满为患 在英语里,印象是impression,之所以用im-的前缀,是因为印象是会进入到你的思想。在上海,你就可以充分体会出这一点,浦东新区的国际都市化、黄浦江的曲折蜿蜒、城隍庙的古色古香、小吃的细致入微以及上海话的嘤嘤悦耳,这些都会在任何一个异乡人的心中留下沉重的一抹。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6023/1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