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在脚下 |
[游记]“庐”在脚下 |
2009-02-11cncn.com |
“庐”在脚下 前几年的五一黄金周一直不敢出门,怕人多,想到看人头,我的头马上大起来。然而今年特别想出外旅游,在朋友的鼓动下,这个五一决定去庐山了,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与向往,每天在网上搜寻关于庐山的资料,以便在游玩的过程更加尽心与惬意。 为了节省各项开支,我们作了万全的准备,此次前去的各种行程与计划都精心做了安排,来回火车票都提前请人购买,住宿的旅馆也提前订好,甚至先将钱汇入对方帐户。所以,整个行程是非常辛苦而又圆满的。下面我就来说说此次的行程路线了。我们一行数人,有男有女。呵呵,还有一对刚结婚的小夫妻哦,所以是非常幸福的。在庐山的几天由于我事先设计好了不同于一般旅行社所安排的线路,相对人少,风景又可.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 D1天: 从上海去庐山有直达的火车,卧铺126元/张票,但是你最好在九江站下,而不要在庐山站(实际为沙河镇)下,因为从九江上庐山更方便。我们是坐5月2日的火车2311次(晚上18.05-8.55)直达九江的。在火车上我们几人以“找朋友”(扑克牌的一种玩法)的方式消磨了时间,所以时间是非常快就过了。 D2天:从九江火车站出来后,先和当地的朋友接上头,便上了接我们的车,到山脚下先购票180元/张,一同伴更爽,凭旅游经理证全免。再驱车半个多小时,就上了庐山,开过北门(也就是庐山风景区大门了),找到了我们的住宿地。我们预订的房间就在牯岭镇镇中心,直奔服务台,领了钥匙,钻进了房间。呵呵,算是幸运的啦,110元/人。后来有很多人都没有房间住,所以节日想要在庐山过夜,一定要提前预订房间。在住宿的宾馆就餐后,我们开始了庐山之旅!由于这次出游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我们决定步行上山。步行的过程是艰辛而又快乐的。我们步行了3个多小时游玩了花径和锦绣谷后,来到了庐山的龙首崖。 龙首崖,形似两块巨石,一块直立,深不见底,一块卧其上,直插天池山腰。上覆劲松,下临绝壑,故名。立崖俯视,万丈深谷,只见松涛澎湃,崖侧建有一观龙亭。在此观龙首崖最为真切,而且可看到龙首崖下面,怪石嶙峋,奇松倒悬,在崖下还有一悬索桥。 连日来我总是忐忑不安地和比我小十几岁的人们在一起,听他们谈论对婚姻、家庭、旅行等等的正面与反面。我能够理解婚姻迟迟不到的危险性,它会动摇某些主张。因此我劝他们都能早日成家!但现在结过婚的我已筋疲力尽,而年轻人却游兴大发,一定要走到悬索桥!而这时我的见解只能与他们的一致,虽然我的建议比他们的更正确,但少数要服从多数。 辛亏山道的两旁多树,颇幽凉,绿色覆盖着我们这些游人。我们在庐山风景区极远处一个偏僻的角落,走一条窄窄的台阶路,九曲十八弯,走的心急,也看不到尽头。我跑着,很快汗水就湿透了后背,我稍停下喘口气,听着汗水静静地从皮肤上流下。满山长着松树,我是一个崭新的锻炼者,不停地向山下奔跑,我流汗,心脏缺氧收缩,我弯腰脚踏实地,我停下,让山风吹遍全身。多么心旷神怡,多么无辜啊。集中精神一步步地跑着,一口气,再一口气,终于跑到了悬索桥上。 汗水冲刷着身体,山风吹来,我站在桥上想到我是谁呢,我来干嘛,要去哪里?但很快就不想了。一个人用于丧失青春的时间已经太长,而我早已抵达。回头再仰望龙首崖,那又是一道风景线!一块巨石以倒三角状矗立山顶,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却已经历了千年的风雨。龙首崖之所以美,并不在于这块怪石,而在于它是山之角。从悬索桥这里望出去,不再是山里一贯的浓荫遮盖的景色,而是长空万里,白云悠悠,远山如画,连绵起伏,山谷里柔和光润的绿色弧线,深浅浓淡,变幻万千。其时清风习习,绿松依依。心情之畅快,胸襟之开阔,目游而心清,意醉而神驰。不由想起王维的诗句:松风吹解带。胜事空自知。 原本我打算坐缆车上山的,但同行的小朋友们却要继续他们的“庐”在脚下,一个字“晕”!没法子只能统一行动。 来庐山以前,我一直梦想着回来要写一篇感人的游记,至少也得语句通顺,文笔优美,寓情于景。可是我当时的心情除了沉重就是战栗,实在发不了什么“思古之幽情”,直想着如何把这段我有生以来最艰难的路走完。 山高路陡,往回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山腰。周围多是杉树和青松,密密麻麻,满山坡都是。天气很好,天空碧蓝,万里无云,腿脚酸了,但山顶的影子也没有看到。正烦躁时,忽然前面没有了路。由于我们没坐缆车,在下山的那段路程,将饮用水提前消耗掉了,所以这一路感觉十分口渴,再返回龙首崖的时候已经累得爬不动了。由于我们住在牯岭镇,所以必须旧路重返。在不断的喘息中和无数次的歇息中,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我们一路走上山,再一次成功的省掉了缆车钱,来到了龙首崖,庐山已在我们的脚下,红霞布满了天空,回首望去,大山巍然屹立。我也终于挺过来了! 接着我们继续用我们的脚在丈量庐山,蹒跚地步行回到了牯岭镇。在庐山野菜馆吃了晚饭,味道还不错哦,七菜一汤270元,爽得不得了。吃饱之后,将到庐山的必修课完成,即去看有着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电影《庐山恋》。我们特意买了瓜子,拿好塑料袋,我们坐在庐山电影院里,看电影,吃瓜子。那黑暗的电影院里倾斜的地面,站起来哐当作响的椅子,看客们在电影光束中的侧着的脸上的光和呼吸……在黑暗中,屏幕上的男女主角在庐山的各风景点上奔跑着,仿佛又让我们重闻了白天的景色。一切是那么的真实,一切是那么的亲切,一切是那么的安详! 看完电影,已是晚上十点,直接回宾馆,我们一路消耗了过多体力,洗漱之后就入睡了。 D3天: 5月4日,星期六,早上五点,手机定时响起,外面已经有人声传来了,大家都赖在床上不愿起来,因为不知道有没有日出可以看。上午,直到出门才知道下了一阵雨,凉气扑面而来。我们今天的旅程是去含鄱口和五老峰。毫无疑问,还是步行。 由于睡得过沉,不知道下了一夜的雨。吃过早餐,雨似乎小了一点,于是戴着雨披出来,决定放弃原定计划,由牯岭镇出发—含鄱口—庐山植物园—庐林湖—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庐山会议中心会址—美庐别墅--回牯岭镇。 由于是节日,游人如织,为节约时间,赶在旅行团之前登含鄱口。我们打的来到了含鄱口。站在望鄱亭上极目眺望,远山之间茫茫云海,雾气迷蒙,若隐若现的山头在云雾缭绕中宛如蓬莱仙境。苍翠欲滴的松树挺拔地冲向天空,也有小小的毛笋正在笋壳的层层包裹中努力绽放出一两片碧绿的叶子。这么高的山上,空气里没有灰尘烟气的味道,只有雨后树叶和草叶的清香,风过处沙沙的竹叶摩擦声。不用赶着去看什么景点,也不想摆什么姿势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只是这样漫无目的地在山里行走,任由身体和头脑亲近自然,做一次彻底的放松。举目即是满山青翠,没有城市精致刻意的喧嚣和华丽眩目,只有自然的天籁在婉转低吟,全无雕饰的色彩和姿态舒展成无边的惬意。不由得对吕洞宾景仰起来,想必他访遍名山大川,才选定庐山为修道之所,所以沾了自然的钟灵俊秀之气,脱俗出尘,也难怪千载之下,仍负盛名。 从幽静的林间小道蜿蜒而下,又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庐”在脚下。每一个转折处都是不同的景致。山石林立,青藤缠绕,竹叶青青,山泉淙淙。小溪渐渐汇流,在平坦处形成浅滩, 远处传来的水声我没有听错,肯定是瀑布落在石上的声音。近前一看,飞珠溅玉,其势如虹,其声清亮。落入深潭一碧,边有大石突兀, “黄龙潭”是也。潭称暗绿,深不见底。潭四周三壁直立,峭岩悬垂,水突然俯临,似龙俯首。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此时才有了深深的体会。 我们特意避开大路,专走林荫小径,走在庐山各风景点之间。在步行了五小时后,带着满足,不知不觉,已走上从庐林湖通往牯岭镇的山路,又体验到了一种刺激。路的左边是直达溪水的石滩,右侧是如刀劈斧削般的石壁,眼前有高大的松树,又有鸟鸣不绝于耳,天气也很配合地下起了雨,不由放慢脚步,穿着雨披在小雨中慢慢欣赏起来。山路大概是因为绕着山盘了个大圈的缘故,全是泥土路,正好可以让人放松了心情来看两边的风景。路旁树木茂盛,大多都是常绿乔木,在满眼的深绿当中,夹杂着星星点点新绽放的鹅黄的嫩芽,于不经意间泄露了春天的信息。另一旁,流水潺潺,山脚下的在一片斑驳的绿色中挑逗着人的视线。越接近镇里,也就可以更多的看到远处的风景。由于雾气的原因,周围的山峰时隐时现。有时,远处一片苍茫。有时,在薄薄的雨丝中,群峰侧影隐约可辨。不由惊叹:果然是庐山精华所在,怎一个美字了得!从如浮于云中的群峰,到山溪柔美的曲线,都一览无遗。等到站在镇上,再回望,已是云深不知处。正如要全方位了解一个美女,除了最光彩照人的那一刻,还需看看卸妆后眉眼是否还都在本来位置,而庐山让我眼前豁然开朗。当然,即使这样,上面所述的完美也可以说是不够的。 进了山,就定要尝些山鲜野味。庐山的三石菜名扬天下。每顿必有石耳,石鸡,石鱼等等,其味各异,各有千秋,却只有一个字概括:鲜!晚上在土家菜馆足足等了二十分钟才吃上了美味。 D4天:今天是背着行囊去三叠泉,从那里直接去九江,回上海。我一直认为只要合了“随意”二字,就是这次庐山之行的精髓所在了。所以我们的行程就是与众不同。 早安,要告别庐山了。今天又是一个晴天,六点钟,这是庐山慢慢变白的时候,是天空空落无比的时候。庐山有好多清洁工一直在清扫,环保是庐山的特色。现在光线是柔和的。牯岭镇的天边,群山温柔,群山有过真正的睡眠和夜晚的吐纳,有着圆润美好的淡蓝弧线。山脚下的溪水静静地流淌着。一只鸟叫了一声。告诉我们又将是个晴天。燥热的初夏来临了。 牯岭镇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小镇,四面被庐山环抱着,又拥抱着一涨庐琴湖,山青水秀,有一种遗世而独立的风度。 因为时间还早,我们还是先打的去三叠泉,然后继续“庐”在脚下,路上风景真是不错,可惜就是背着行李,.好在下山的路多少轻松一点。杂树丛生的小道,陡峭崎岖的山路,磕得脚指头隐隐作痛。旅游团都是直接奔三叠的,而我们却另辟蹊径,分别到了一叠、二叠和三叠。在二叠,我们花了半个小时,坐在那里磕瓜子。 瓜子。我爱吃瓜子,我爱它一颗一颗饱满的,我喜欢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跟人聊天说话。嘴里有瓜子,内心不慌。我是慢慢爱上吃瓜子的。我爱吃这样包装的瓜子,只装在一小袋里,吃一包顶多花上一刻钟。瓜子容易消化,手一捏就可入口了。我喜欢吃瓜子,况且庐山风景区禁止抽烟,就只好吃瓜子。在山上吃了些其它的什么零食都忘记了,味道如何也忘了,但我是吃过的瓜子却没有忘记。吹了好一会儿的山风,和同伴一起磕瓜子,真是叫神仙也羡慕啊! 也许百分之八十的人一生最终在感叹中度过,苦笑,又是变老的征兆。我想我也是如此吧!虽然这次和年轻人一块出行,但毕竟40多岁的我永远失去了青春。我体会嫉妒和悲伤,这像一个奇迹。不由想起陆游的一首词:“零落成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去完一叠和二叠已近两小时,我们转上去三叠的路,这一路上就是爽,只见瀑布飞流直下,空旷的山谷漂浮着一丝雾霭,另有幽趣,空气极好,享受啊!阳光灿烂,山风轻轻吹在身上,四下山峰叠翠,鸟鸣山涧,恍若仙境。天是那么的蓝,山是那么的青,接下去的路就是不断地下石阶了,还好出行前看了前人的指点,不用往回赶。下山就是容易,一路是下山石阶,奇谷天梯,还不错,最主要是天气好,树又有绿有青,很美丽,能享受到真正的大自然的味道,你会觉得自己的胸怀是那样的宽广!在这弥漫着春天气息的山谷中,笔直参天的杉树林密密的排在路旁,各色斑驳的灌木簇拥着占据了其中每一寸空间,一齐在风过时缓缓摇曳。 不知走了多久,抬表已是下午1:30了,美景真是难以往返啊!怪不得古往今来庐山令多少文人骚客生出遐想。好山好水何处无有,游历甚广的李白、白居易和苏东坡却独独要寄情庐山,发出千古流芳的慨叹呢。想想此山的幽深,应是需要用双脚去丈量,用轮子恐怕难以体验得到吧。因此我们的“庐”在脚下是多么的值得啊! 下山后直接来到了九江,我们回上海的火车将在20.10发车,我们超人气组合此次全程旅游每人平均花费了920元,包括各项开支,大到门票,车票,小到包子小瓜子,足以证明我们的旅游计划十分成功。当然坐那趟慢车有些辛苦,而且部分是硬座,但都是年轻人,所以也不觉得有多辛苦及不愉快。所以想省钱又想玩得好的可以借鉴一下我们的旅游方式哦。真的是玩得好,又省钱哦。 D5天: 经过痛苦的一晚之后,坐在2313次的火车在中午12.30终于又回到了上海,一下车,我就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风尘仆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这熟悉的嘈杂和烟尘变得格外难以忍受。我们各自坐上回家的出租车,疲惫而兴奋的回到了家中,结束了此次的旅程!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7805/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