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潇湘行:长沙——参观湖南省博物馆 |
[游记]潇湘行:长沙——参观湖南省博物馆 |
2009-03-01cncn.com |
潇湘行:长沙——参观湖南省博物馆 早起,收拾好行李。7:20出门穿过黄兴路逛步行街,到解放路去看火宫殿。 火宫殿过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又名“乾元宫”,始建于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距今已有250余年。晚清时期,发展成为祭祀、看戏、听书、观艺、小吃的庙市。民国时期经历一场大火后重建,摊担罗列、支棚撑伞,成为小吃闹市。人们把它同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相媲美。 现在的火宫殿餐馆,是由1956年公私合营乃成立火宫殿饮食店发展而来。火宫殿餐馆旁边是2001年恢复的火神庙,庙中高处重塑了威猛的火神像。神殿连同院坝还没有篮球场大,进门的左边却立有一尊毛泽东塑像,心里一惊:伟大领袖怎么与火神同处一院?看了院墙上张贴的宣传资料才明白,原来这是为了纪念1958年4月12日毛泽东在此品尝臭豆腐使火宫殿更加扬名四海而新立的塑像。据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常与同学到那里去吃风味小吃。1922年春,毛泽东邀李立三商议安源煤矿工人罢工一事来到火宫殿,毛泽东要了一份姊妹团子和一份臭豆腐招待李立三,并给他介绍臭豆腐的来历。 看神庙中两尊塑像的位置排列,怎么让人觉得火神好像是新增了站岗的,呵呵。这种联想让我有点惊讶,心想,作这个规划决策的人真够胆,是没有经过WG的年青人吧。 火宫殿餐馆此时还没营业,我就继续往坡子街逛。看见“四姐面粉馆”门前排着长队,我就去吃了一碗牛肉面。 然后逛到“丰泉古井”遗址,再到“天心阁”公园外看了看,没进去。 在“天心阁”公园外乘坐公共汽车于8:55到湖南省博物馆。我的天,不是9点才开馆吗,怎么已经排了那么长长的队?看了博物馆前的广告才知道,原来正赶上《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也在此展出。从大门往里看,里面也已经有几处排了长队的参观者在等待。我心里又惊喜又担忧,惊喜的是长沙市民这么崇尚文化,担忧的是排队的人太多,我什么时候才能进去? 先去老老实实地排队,站了好几分钟队伍也没往前走一步,心想,这样排下去肯定会影响我中午的行程。于是,我告诉一位工作人员,中午我要乘火车离开长沙,请求免于排队的照顾。她问我带火车票和身份证没有,我说带了,她就告诉我,直接进去到最后那道门边,凭身份证和火车票办理参观门票。我高兴得差点要蹦起来,很快就去办好了门票。 可是,持有门票的人还得再排长长的队慢慢等,心里真急。排了一会儿,有工作人员看着我手里的门票说:这边是看画展的,你这票只是看文物陈列的,在那边。天啊,大门前怎么没有标识说明嘛。又急急地到大门右边去排队,进去参观时已经是九点半了。因为我必须在10:40以前离开博物馆,所以,整个参观过程都很匆忙。 首先参观的是马王堆出土文物。 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长沙市东郊,距市中心 根据二号墓出土的“利仓”玉印、“软侯之印”(铜印)和“长沙丞相”(铜印)及《史记》、《汉书》确认了墓主利仓的身份,他是汉初第一代皲侯、长沙国丞相,生于战圄末年,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死于西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 三号墓墓主人可能是利仓的儿子、第二代驮侯利稀或其兄弟。根据纪事木牍记载,他死亍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68年),年仅30多岁。三号墓出土的这支纪年木牍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把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卜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奋将随葬品及其一份清单递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单后,先后对照实物——唱读和验收,最后将结果启奏主葬君。”在这支给墓主人去阴曹地府开具的“通行证”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的记录。经考证,汉文帝 一号墓最先发掘,根据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墓主是辛追。虽然贵为 由于利仓长沙国丞相的地位,其家族成员生前甘食美服,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死后也得到厚葬。 当时湖南地区的基本副食是鱼、肉、蔬菜、瓜果,这些在马王堆汉墓中都有大量的出土。最令人惊讶的是,据说在一号墓刚出土的云纹漆鼎中,竟发现里面盛有2100多年以前的汤,而且在汤的表面还漂浮着一层完整的藕片。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藕片内部纤维早已溶解,出土后与空气接触,再加上起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震荡,藕片迅速消失,全部溶解于水中了。地震工作者认为,这一现象说明:2100多年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有破坏性的地震。 马王堆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其中又以一号墓和三号墓中出土的文物最多,主要分为“遣策”竹简、彩绘帛画、纺织品和衣物、帛书和医简、乐器、漆器和木俑六大类。 古时的达官贵人,大都厚葬奢华,陪葬品繁多。往往把记录陪葬品名称、数量的简牍一同放入墓中,这种类似于陪葬品清单的简牍即称为“遣策”。在出殡之日,由主持葬礼的人宣读遣策,意为遣送死者的物品一并送达,最后随同陪葬品一起搁至墓室中。由于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众多,有了“遣策”竹简,对今人弄清各种陪葬品提供了很大方便,因此,“遣策”竹简可以说是简帛之珍。 从一号、三号墓出土了300多件木俑,他们是软侯家各种奴仆的替身。有形体最为高大的冠人男俑、身体修长的女侍俑,也有形体最为矮小、个个都是愁眉苦脸的众多彩绘木俑,他们是驮侯家中地位最为低下、从事各种杂务劳动的奴婢。还有歌俑、舞俑和奏乐俑等,可以说各类奴仆形形色色、应有尽有。您看,舞俑面部丰腻,涂脂抹粉,身体稍微向前倾斜,两膝略微弯曲,身着短褂长裙,体态轻盈,好像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 素纱襌:素纱是指没有染色的纱,襌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当时出土的两件襌衣,重量分别为 参观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我一直在惊叹。再看这一方绣花的丝绸,在那么轻薄的丝绸上竟然有色泽丰富而艳丽的精美刺绣,拍这张照片时,我对着图像放大了两次。当我用肉眼看实物时,它就好像是现代的一块印花丝绸。听讲解说,完成一件衣服所用的绣花丝绸需要四个工人专门制作一整年。 印花敷彩绸衫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古代印花丝织品的实物。丝绵袍用印花敷彩纱作面料,素纱作缘边和衬里,内垫丝绵,衣面上的图案为藤本科的变形纹样,其枝蔓部分印纹细密,分布均匀,交叉处有明显的镂空版特有的断纹现象,而花、叶及蓓蕾部分的纹样各不相同,色彩浓淡相宜。在丝绵袍这样大的面积内,依次进行印染和彩绘,难度很大。由此可见印花和彩绘相结合是技术史上一大变革,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涂料印染工艺方面的杰作。 T型帛画是出殡时张举在棺前的“铭旌”,下葬时覆盖在棺上。在出土的“遣策”上称之为“非衣”。丝织物上的画面从上至下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用浪漫的手法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 纺织品看得这么仔细,我是否有织女情结啊? 印花敷彩绸衫/T型帛画 出土的帛书种类繁多,其中重要的有:《五十二病方》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天文气象杂占》以250幅绘有云、蜃气、恒星、彗星等各种天象的图像组成,是一种利用天象来占验灾异变故、战争胜败的图书;《五星占》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专著;还有内容包括《老子》、《周易》等传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出版了《马王堆汉墓帛书》,然而所出篇目不全。今年 看完马王堆出土文物后,我参观了“馆藏明清绘画”展品。 匆匆,太匆匆,参观了明清绘画展馆后,已是十点半了,我迅速离开博物馆,回到汉庭酒店取出行李赶到长沙火车站候车赴衡阳。 潇湘行—— 6:30—7:20起床洗漱,收拾行李 7:20—8:00闲逛步行街,在“四姐面粉馆”吃牛肉粉 8:00—8:35参观丰泉古井、天心阁(未进去,只在外面拍照) 8:55到达湖南省博物馆 9:30—10:30在湖南省博物馆参观(免费) 11:10回到汉庭酒店取行李,结账(大床房,160元/天,共320元) 11:50乘坐108路公共汽车到达长沙火车站 11:50—13:10在长沙火车站候车(火车晚点,正点开车时间是12:39) 13:10—15:30乘坐5377次列车从长沙到衡阳,票价14元 15:30—16:25出火车站坐公交车,入住临近开发区的华天酒店 16:25—17:40打的到石鼓公园游览,的士车费12元,公园票价20元 17:40—19:30从石鼓公园打的到衡阳市中山北路逛夜市,晚餐 注:湖南省博物馆开放时间:旺季为每年4月1日至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9472/9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