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游 之 雨崩 |
[游记]云游 之 雨崩 |
2009-03-12cncn.com |
小胡在飞来寺的崖边指着下面告诉我们,雨崩就是要从下面的山路尽头处开始徒步,翻过一座山后才能到达。 咱们回扎西德吉吃完早饭,把大部分行李留在了飞来寺,就向那世外桃源进发了。 往西当的山路,两旁的山都是光秃秃的,听说矿产很丰富,要不是有后台还不能拿到开采权呢! 大概需要1个小时才到了西当村,村里的路也不好走,很颠簸。有了虎跳峡的经验,我决定保留体力,和青台、摇摆一起骑驴上山。其他人由小胡带路,继续徒步。 那里的驴都是排队的,基本上没得选。到了村口已经碰到当天轮候的村民,他们听说咱们要租三头驴都非常高兴。由于没有预定,咱们在山脚等他们赶驴过来,又等他们吃完午饭,差不多等了一个小时,快12点才出发。所以,以后要骑驴的人最好还是在飞来寺叫客栈老板帮忙预订,不用耗那些时间。不过,咱们就跟徒步先行的人时间就对上了。 村民都非常疼他们的驴子,都不让咱们把背包背在身上去骑驴,一定要帮我们背着。当然,他们会要向我们要钱,价格视包包的大小而定。我的一个包加上骑驴子到垭口就要155。一路上,村民还像跟孩子一样哄着他们的驴子,说什么辛苦了,明天就让你们好好的休息休息什么的。呵呵! 其实这山也真的爬得不容易,路很陡,山道的坡度基本都在60度左右,特别是快到山顶的路就越陡。途中有碰到从雨崩胜利返回的驴友,也有撑不住而让驴驮回来的MM。 上山共有三个休息站,到第一个休息站其实还行,路况也不错。 第二休息站有个卖酥油茶和粑粑的小摊,粑粑很好吃。 山越爬越高,路也越来越泥泞了。由于前些日子下过雪,所以山上林中还铺着雪,路边依然有积雪,很难走。 咱们的驴友们就是强啊,一直都能保持在我们的前面。 15:00,终于到达海拔3700米的南宗垭口,这里拉满了经幡。骑驴的都在这里下来了。在这里追上了小肥羊她们,欧俩夫妻跟小胡当然已经走远了。最佩服的就是小肥羊,虽然累得她每次都把腰弯得几乎与地面垂直,但依然坚持前进 从这里再走十几分钟就能到达垭口的休息站。在那里充分休息,补充点红牛,呵呵,然后就开始下山了。 下山的路没有那么多树,一直看着雪山而下。 下山的路也很陡,有时走得停不下脚来,干脆就跑上一段 16:20,终于看到这隐身于雪山下的雨崩村了。 雨崩,位于梅里雪山神女峰下,终年被卡瓦格博的妻子缅茨姆以及将军峰所庇护。 雨崩村分为上下两村,两个村落颁在梅里雪山下一片宽广而狭长的山谷中,村子东北有缅茨姆、将军峰等雪峰雄峙,西南被奔腾的澜沧江割断,与白马雪山遥遥相望;下、下村之间落差近500米,典型的藏式建筑与白塔、雪山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园林画。 17:00, 到达雨崩,入住飘飘客栈,位于上下雨崩两村之间的独立小木楼,20元/人/晚。 住在这里,咱们就能充分体验村民的生活,因为这里也是他们自己的家,这比到那些专为游客准备的藏民家访要真实得多。 客栈有两层,都是用木板隔开的小板房,房里就只有两到三张木板床,附上棉被,很简陋。房内有盏灯,但其实到晚上只要那么一点点的灯光,根本起不到照明的作用。咱们就在这里过上一些原始的生活吧。 他们用的是太阳能的热水,所以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热水供应非常有限。设施也比较简单,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但个人认为比住标间更能体验生活! 山里物资比较缺乏,咱们就有什么吃什么,把老板娘为我们准备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晚上的雨崩静悄悄的,满天的繁星笼罩着整个村庄,月色为雪山添上一丝神秘的光芒。虫儿在鸣、风声啸啸,在静谧中增添了活力。 大家今天都累了,就让这天然的乐章伴随着酣然入梦。
2008年4月24日 早上8点用完早餐后,就向那神瀑出发。 一出来就碰上了转经的藏民。 由于我们住在两村之间,所以要先往下雨崩走。走去下雨崩的一段路也是不容易啊,先下而下,还没到村里就把我们累得气喘呼呼的。不过,有了虎跳峡的经验,这里已经是小儿科了。 半小时后到达下雨崩村,村不大,就十来户人家,很快就穿过了村子,来到一片草地。这里有一座白塔,神瀑客栈就在这里。 白塔用砖砌成,外抹白灰,长宽高有一定的比例。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或缀以流苏与风铎。 听小胡说一个白塔的造价不菲,需要8至13万,所以不是所有的村里都能建上白塔,有的是捐建,有的则是村民凑钱而建。 刚开始是沿着小河逆水而上,路比较好走。十几分钟后经过河边一个小石滩,那里堆满着人们祈福的马尼堆。咱们当然也要参与一下。 随着渐渐步入山中,路也开始陡峭起来。 山里到处盛放的野杜鹃为我们加油! 10:30,穿出了树林,眼前一片雪景令人精神一振! 所谓望山近时山亦远,望山远时山亦近,咱们离山脚还远着呢,得沿着路一直向雪山挺进。 山对面有一冰川一直延伸下来。 11:00 终于雪山脚下,厚厚的积雪已经把前面的路给封了。根本无法走进去。 小胡不甘心,继续跑上去看那边还有没有路,最后失望而回。咱们只能在此地远眺神瀑了。 因为雪还没开始融化,所以神瀑的水不大。 这里积雪很深,不知是上一年雪崩留下来的痕迹还是今年雪灾气候所致,雪起码有两米以上。咱们爬上积雪玩雪、照相、滑雪。 然后在一旁休息并吃干粮,补充一下体力。值得提醒的是,因为在雪山跟前,这里很冷,所以一定要带上足够的衣服,咱们的衣服也是从客栈一直背进来的。 然后找到人帮我们这帮“云南疯驴”来张大合照了! 充分休息后,咱们基本上是一鼓作气走回去。大概1点40分回到了下雨崩的大草坪,整个行程用了五个多小时。大家坐在草坪上休息,几乎想躺下来在青草上好好享受这午后的阳光。 休息够的人就打算先回去了,喜欢的继续留在那里。分散的人群,意外就这样发生了…… 穿过了下雨崩村,我看到有处地方写着“禁止攀岩”的木牌,便好奇地走过去看看。没什么发现,只觉得草绿花艳的一个地方挺漂亮的。抬头望着山腰上的客栈,似乎已不远了。 忽然间发现前后都没有人,但因为大家都是分散地回去,而雨崩里人就不多,所以我也没在意,继续地走,直到走到一个水沟前,挡住了近在眼前的客栈,无法上坡去,我才发现我走错了,因为来时并没有看到这个水沟。后当望望,发现我已经在山腰上,此时正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根据定向越野的经验,原则上迷路的最佳方法是回到原地再寻找最佳路线。但是这么辛苦爬上来,再爬回去我是一百个不愿意。好像从上面传来人声,我就想这山路应该是会通的,孰不知那原理跟“望山近时山亦远”的原理一样,声音不等于距离! 我一直沿着水沟往上走,渐渐地向山的另一边走去,水沟是从山上的水管引水下来的,一直走上去就一边是山涧,一边是山坡。此时别说人,连狗都没一只。林中的树把阳光挡住了,山中有点暗,而雨崩是没有任何手机信号的。 山中迷路不是第一次,但是第一次一个人,第一次没有手机信号,第一次走了这么久都没碰到一个人……此刻真是有点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感觉 不过害怕只是一瞬间的事,因为转念一想,这个大白天的,在这么个民风纯朴的地方能有什么事呢?只要能走出去就是了!既然是有人引水下来,那么上面应该有人。于是继续往上走,不知多久了,终于远远地看到房子了。向着房子的方向走,到达了水管的源头(下图右下角),走进去就是一个村庄。 可惜呀,那些房子里好像都没有人,所以也没问出什么路来。只能延着小路往外走,还好走到了一条通往村外的路。慢慢走着,终于发现有些熟悉的建筑物,是昨天进山时看到的小楼,我回来了! 清楚方向之后,很快回到了飘飘客栈,我的驴友们已经在四处找我了,因为我已经“失踪”了近一个小时 此时14:50,大家都已经休息够了,正在想有什么可以打发时间。不知谁提议去冰湖,大家一致赞成。小胡直说我们是疯子,哪有人一天要把雨崩和冰湖都走完的?!呵呵,走就是了。 回到我刚才到过的雨崩村,穿过村子,依然是建有白塔,然后一片宽阔的草坪。只是这边的草坪树更多,光秃秃的,提示着我们冬未醒。 路过的村民告诉我们,去冰湖的路被雪封住了,进不去。不过我们还是想走到哪算哪。 这边的路比神瀑那边的路泥泞很多,不好走。 刚开始进山就看见这些随处倒下的大树拦在路间。 必须走过这独木桥才能继续前往,脚下就是哗哗的小河。 越往上就越没有路了,基本上能走的都叫路,必须自己找出来。或是弯腰穿过树丛或攀爬上倒树乱石继续前往。 要不是有小胡带路,早就在原始森林中迷路了。 大家都知道无法进入冰湖,但想能到达大本营都好。可是因为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而且这路也没有的丛林中天黑了也不知怎么走回去,所以咱们快到垭口的时候就决定回去了。虽然没有完成全程,但一天走完雨崩和冰湖两边,这帮非疯子莫属。 那个登山的大本营和冰湖,给我一个再去的理由。而我们就继续让卡瓦格博诉说着她那传奇的故事。 2008年4月25日 由于完成了冰湖的行程,今天就睡到自然醒,大家就准备翻山回去了。 9AM,老板早就为我和青台准备好了驴子,其他伙伴就继续挑战他们的体能。回程需105大元至垭口,而且老板帮我们背着包也没有另外说要钱,山里的就是多了那一份纯朴。 由于我们把客栈里的东西全吃光了 跟老板娘合个影后,我们就开始回去了。回去的路比来时短,但是徒。只有欧俩小口子依然保持速度强势,而小胡说怎么也不能让城里的人跑得比他这个山里人快,所以他们三个早就把大家远远抛离。 到达了垭口,我们就开始徒步下山。老板坚持帮我们把包背下山,真是辛苦他们了 13:50, 大家终于胜利归来,回来西当温泉。 回到飞来寺,大家都要好好梳洗一番。三天没洗澡了 晚上继续吃牦牛火锅,然后到梅里往事泡吧,并观看91年登山的纪录片,再次重温雪山的传奇。 雨崩,很难忘的经历。累,但快乐着! 原文主要以图片来介绍雨崩全程,请参照http://ml1kwivl.blog.163.com/blog/static/17923699200891410503492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0463/1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