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观光与旅游 |
[游记]观光与旅游 |
2009-03-16cncn.com |
观光与旅游
从两会代表到3.15嘉宾,导游的形象被越抹越黑,旅游市场也似乎成了比中国足球还黑还臭的地方。那么,这一切的根源究竟在哪?我们的管理部门又在干些什么? 其实,要想解决这一乱象,倒是有现成的经验和手段可以借鉴。看看台湾是怎样做的,除了在称呼上那边叫观光,我们叫旅游而不同;在对市场的服务上(人家的行政当局是服务部门),与我们对市场的管理上也大有不同。 开发大路公民入台旅游之初,人家对大陆旅游市场之乱,早已心知肚明。所以经过一番调研后,算出了大陆观光客人均每日最低消费,指导台湾地接社的价格,避免价格战影响台湾的形象。同时不断的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最低团队人数,停留时间等行政规定。及时为旅行社的经营提供便利。 那么我们的旅游管理者在作些什么?除了出台一些处罚措施,并无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看到的依旧是其利用行政特权在发证,审证上大肆赚钱(导游证,领队证,经理资格证,旅游车司机上岗证等等,哪一个证不是天价培训年审)。处罚也是事后增收的手段,为什么不能进行事前的管理约束呢? 关于零负团费的问题由来已久,旅游管理部门却说难以取证一直没有有效的手段,以至于这风气愈演愈烈,从沿海漫延到内地。其实,每个省都可以算出当地的常规一日的最低价格,再看看广告报价,还取个鸟证,识数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各地旅游局完全可以算出最低地接价格来约束旅行社,有人问景点不同门票价格不同怎么算?按特色代表景点算,难道三亚不去天涯海角还去狗屁黎村苗寨。 导游在这食物链的末端,只有忍气吞声被人抹黑的份,真正的弱势群体,“三无”人员(无工资,无单位,无劳动合同)。造成这一乱象的还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大量批发导游证,根本不考虑市场需要,而且考试门槛极低据说发廊小姐都有导游证了。导游数量远大于市场需要,恶性竞争超过旅行社,为了生存,就出现了零导服,甚至买人头,于是素质不高又不是活雷锋的导游只好挥刀上阵了------(云南新华村的流血事件并不偶然)。一个原本高尚受人尊敬的职业变成社会“三大恶人”(和医生,教师并称),买糕的,天地良心,冤枉啊,导游也想做良民,无奈被逼良为娼。其根本原因在于旅游管理者在考试培训,年审环节的巨额收入,每年还会有大量新导游加入的这个血淋淋的江湖。这一切得不到根本治理,再多的条例,再高的罚款也是无济于事。 导游也想有一份劳动合同,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资,有一个协会般的单位,可是谁又能给呢?谁又愿意给呢? 小费,国际服务业的惯例,中国公民出镜旅游不文明的行为之一就是不付小费,条例规定导游不许收小费。应该改一改了,导游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知识渊博的讲解,脸都僵硬了的微笑,难道不应该得到肯定和奖励吗?当然是小费而不是表扬信。 造成这一乱象的根本在于管理者,在于他们的不作为,但是批评全部指向旅行社和导游。最近,为了拉动内需,国家又提出全民休闲游的口号,如果是去周边的农家乐乐一下,也还不错,但是要理解成全民海南游,港澳游,那可真的要放血了,可行吗? 其实台湾称作观光倒是很贴切,因为这一活动本就是有钱有闲的陶冶性情的高雅活动,而不是我们做的“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全民挨宰,导游挨骂的旅游。 旅游和观光本来就是一回事,不过是国民党做观光,共产党搞旅游。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0708/16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