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厦门旅游资讯www.xsdyw.cn 新时代游玩 更多厦门旅游资讯www.xsdyw.cn 新时代游玩 喜欢一座城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把林林总总的理由统计起来,美食必定名列前茅。如果说临海靠湖,让人见到了一座城市的美丽;那么街头巷尾的美味摊点就是一座城市的风骚。 阿玲面线糊 因为市场供应的丰富,排队现象是比较少见了。不过,如果你想重温排队的记忆,不妨到溪岸路的阿玲面线糊店去体会一下。卖面线糊的是一个半老徐娘阿玲,别看她相貌平平,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只要在这里吃两次以上,你习惯点什么配料,喜不喜欢加胡椒粉,都已经牢记她的头脑里。 当然,更好的是面线糊,阿玲卖的面线糊色泽与众不同。别家的面线糊颜色煞白煞白,像有病似的。而她家的面线糊是猪红色的,像是用来治病的,尤其是馋症患者。面线糊除了要有美味的汤,配料也不能马虎。阿玲面线糊的特色配料有两样:一是鱼丁,一是肉丁,像是卤过的,又像是煎过的,非常独特,过口不忘。还有一种配料也值得一尝,那就是被薄薄的地瓜粉包裹着的海蛎,点了它,阿玲必定会在你的面线糊里加上几小段韭菜,香极了。 先前还见阿玲的老公站在妻子的身旁,帮助收钱什么的,后来发现他基本上处于游手好闲的状态,总见他坐在店门口泡茶,像个食客。娶一个能干的老婆,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无事可干,坏处是无话可说(估计说了也白说,不具权威性)。 黄则和花生汤 顶着百年老字号的名气,黄则和花生汤算是经历了岁月的磨练。如今生意越做越大,开分店,做快餐,气势很是让人担心,就像我看见气球吹得越得越大时总不免杞人忧天。不过,即使这个气球破了,它的花生汤仍然可救它一命。就花生汤而言,它已经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了。 做黄则和花生汤的店员很有荣誉感,一天我问她:“为什么这里的油条要一元,而别家的只要五角?”她盯着我看了15秒,然后压低声音说:“你不知道黄则和吗?”晕,我认了还不行吗! 按理说,花生汤是寻常之物,应该技术含量低才是。不过,黄则和不知得了什么神助,竟然能将其弄得汤色乳白,清鲜甘甜;花生片酥烂而不碎,入口即化。有时我会觉得花生汤甜腻了,好在黄则和店主早料到有人口味比较挑剔,就先打个鸡蛋,以滚烫的花生汤冲之,既丰富了营养,又让幸福的人觉得甜到好处。 最近,黄则和在我家附近开了分店,让本来“每周一歌”变成“每天一唱”,我担心从此要与黄则和说再见了。呵呵,谁能经得起这样的甜蜜啊! 乌糖沙茶面
开车的人最怕违章吃罚单,可是也有例外的时候。在民族路上,每天都有一溜车子公然停在禁停标志牌附近,就为了吃一碗乌糖沙茶面。 沙茶面卖相不是很好,漂在面上的橙红色沙茶犹如一层油腻,不过,只要你的鼻子离沙茶面一米以内,你就不会嫌它的外貌了。你的眼睛拒绝它,可是你的鼻子和嘴巴都在迎合它,最后你只好跟眼睛说抱歉了。 厦门沙茶面店很多,大凡小吃店都有卖的。不过,最著名的只有两家,一家是乌糖沙茶面,一家是湖滨四里沙茶面。两家基本上瓜分了沙茶面的高低端市场。乌糖走高端路线,以真材实料、海鲜配料绝对新鲜为基石,食客只要点了鱿鱼、虾仁等海鲜配料,一碗沙茶面必定在10元以上,贪嘴的人也有吃一碗20元或30元的。这样的价位明摆着不让人天天吃,留了个想头,培养了一批乌糖的“粉丝”。 乌糖还有传奇故事,真假未经核实,不过有趣且有教育作用,不妨一听。据说,乌糖的老板曾长期照顾一个归国难侨,这个经历了人生沧桑的老人临终前将制作沙茶的独家秘方传给他,才成就了他的小吃独霸一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做坏事是远远不够的!
新厦虾面和槟榔虾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