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梦游天府吟留别【第九回】 锦官城闲游观市井,小店铺用膳做川人

[游记]梦游天府吟留别【第九回】 锦官城闲游观市井,小店铺用膳做川人

2009-05-07cncn.com

安子昨晚就在说,明天我不出门了,你去玩吧。于是早上一起床,我把帐篷等物收拾收拾,去趟邮局,把这些累赘寄回无锡。我到邮局的时候排在我前面有两位寄包裹的,因为奥运期间,所以工作人员对邮寄物品检查的还是比较仔细的,结果人家都打包好的东西都再拆开检查,一来一回等我办完手续,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小时。

等我回到宾馆,安子改变主意了,于是出发,目标人民公园、天府广场、安顺廊桥。坐两站公交到人民公园站,一下车便是耳熟能详的老妈蹄花。尝了几天辣,总算可以吃一回清爽一点的饭了。我们点了一份蹄花,一份荤素合瑁,大概是25RMB。所谓蹄花就是炖得透烂透烂的猪蹄子,相比传统川菜的浓油辣椒,清淡得堪比米粥;瑁菜就是跟火锅差不多,相当于麻辣烫,选好菜往锅里一烫,捞起装盆,再浇几勺汤在盆里,上桌。两碗米饭两道小菜,地道的成都市井中饭。


(蹄花&瑁菜)

饭后穿越人民公园,人民公园里林荫道、盆景园、池塘、小广场、茶馆一应俱全,最显眼的要数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了。辛亥秋保路事件起因是清宣统三年(1911)五月,清政府颁布“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把民办的粤汉、川汉铁路主权收归国有,出卖给英、法、德、美等国银行团。湖南、广东、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奋起反对,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开展保路斗争。有斗争就有流血,有反抗就有牺牲,为纪念这场保路运动在1913年就建造了这块纪念碑。

(天府广场)

穿过人民公园后找到公交去天府广场。整个广场并不是很大,但设计的比较有特色。俯瞰整个广场是太极两仪的图形,并且浓缩了钙化池这个景观,广场四周矗立的柱子分别有中英文介绍四川的内容,唯一的不足就是文字太高了,根本看不清内容。广场以北就是四川科技馆,门口的老毛雕像面对着广场呈招手状。既然来了,就顺道去参观参观吧。没想到和辛亥秋保路死事博物馆一样,周二闭馆,连吃了两个闭门羹。

百无聊赖之下想起了昨天在龙抄手的大姐说的成都民俗公园,于是再找公交去人民南路立交桥。坐上飞驰的公交一路向南,还没等我俩反应过来,已经出二环,坐过头了。这一站路太长了,起码两公里,路上连出租车都少有,于是只能等公交。再折回到人民南路立交桥已经下午四点。在这里,立交桥下的空间被设计成了一个小公园和一条文化商品的店铺,有一些民俗风味和创意,可是仍略显单薄和突兀。

几天来翻看《成都攻略》,早知道附近有一家名为“巴国布衣”的饭店,经常会有川剧表演。去那里吃饭真是一举两得,于是照着书上的地址找起来,找到地方之后却遍寻不着这家店。倒是某酒店门口的服务生很热情,看我们在找什么,主动上来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一打听,原来搬到一两公里外了,而且也不确定到底在哪。我们犹豫了一会,一看就到玉林街了,我就提议去书上介绍的另一家店,玉林串串。

穿过小路,街边开电动三轮的很多,他们肯定对周边地区很熟悉啦,于是跟一光头戴大号墨镜的老头打听,老头说认识,远不远,进不进。一问载过去多少钱,五块。高兴的上车,心想这下可算是能看一回川剧了。结果老头开到我俩刚打听路的地方,说到了。此去总共不超过四百米,要知道在成都打个车也就五块钱!我们说不是这儿,搬掉了,刚在这打听过。老头就说,那你们在去打听打听到底在哪,我再带你们去。相比刚才主动热情的服务生,我心一下凉了大半截。磨蹭了一会,我们也不打算去问,老头也不认识。老头就问,现在咋办,安子跟他说你再载我们回去吧,路上老头就问说,你们打算给多少钱?安子说你没拉到目的地不能给钱。于是就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对话。平心而论这一点点路要收五块钱,和出租车比黑了点,和公交比就是黑的没边了。要么就是我们不拎成都的行情;作为一个外地人在成都要去问路然后给本地人指路去某地,也略显荒谬。一开始我还想给两块钱打发掉算了,后来老头态度越发恶劣并伴随着威吓,最后我们就没有付钱,直接走人。


(记住这个背影,就是他)

结束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再往前没过两三百米就到玉林串串总店。五点踏入店堂,这一顿是我们在成都吃的最早的晚饭。玉林串串就是自助式的麻辣烫,或者也可以叫做串串火锅,档次相当于傣妹。小签一毛,大签一块,吃完数签算钱,最低消费二十块钱。这回吃饭我们注意了,蘸碟的配料,耗油、生菜都用上了,果然风味更佳。我俩吃完一波一数,还没到二十块,就再补一些,吃得满头大汗。隔壁桌刚会说话的小孩更能吃辣,眉头都不皱一下,看来还是从小练出来的。


(玉林串串)

晚饭吃的太早,出店天色还很亮堂,还有计划中的安顺廊桥没去,于是找公交前往。到水井坊附近下车,因为晚上廊桥打了灯光很漂亮,所以我俩先在水井坊转一圈。这条路基本风貌和南长街差不多,可能是比较底层的成都生活,路边还有两块钱看一次的录像厅,里面放着五十多寸的背投电视,影碟机里放的是香港老片。没逛到底,我们就折回去看廊桥了,因为算准了时间赶最后一班公交回宾馆。整个廊桥宽十余米,但是走道却只有两三米宽,其余的是廊桥酒店。根据《攻略》上说,人均消费300RMB,极度奢靡。过了廊桥到对岸整条街挤满了酒吧,霓虹多彩。跟方才水井坊的风貌一对比,不仅感叹,两岸的贫富差距已不是隔开条河那么简单。可惜到我们赶回车站的时候廊桥才亮起彩灯,没有拍摄到这一景色。

尔后我俩穿过早已熟悉的文化公园、琴台路,在路边吃了点烧烤,大概有十来串东西,总共才花了3.5RMB。再去了宾馆附近的超市,发现到处都有灯影牛肉和豆干卖,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发现了“邢氏调料”。


(邢氏调料)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6260/20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