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跟团去云南(丽江、虎跳峡、香格里拉)

[游记]跟团去云南(丽江、虎跳峡、香格里拉)

2009-05-15cncn.com

(本文的精彩图片请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ollegeroad)

2008年的秋天,我人在广州上班,心却飞去了‘人间仙境’香格里拉。为了要把我的心找回来,我必须去一趟云南。因为舍不得把妈妈和小A留下,我决定扶老携幼一同去。因此,参加旅行团成为较为稳妥的方式,而参加火车团更是我们认为最高明的选择 : 4岁的小A只需交很少的团费。

十月下旬,我们踏上了九天的云南之旅,踏足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途上,有长时间坐车赶路的枯燥、有只能蜻蜓点水般掠过景点的遗憾、还要餐餐吃备受争议的团餐。但是,比起那些将永远留在记忆中的人在途中的感觉,这又算什么呢?

让我的回忆,从先苦后甜来开始吧。

火车铺位恐慌事件

小孙,我们的全陪,在出发前的傍晚打来召集电话。声音亲切而有礼貌,通知我们明天的集合时间地点,并确认我们会被分到一张下铺票,以照顾老人和小孩。

第二天上午,比约定时间稍微迟了几分钟,我们来到火车站指定地点,没看到有谁举着旅行社的旗子在等候,却见一群团友模样的中年男女围在一起,群情激昂,有人在热烈地互相诉说着什么,有人对着电话大声怒吼:“不给我们换铺位我们就退团……我们九个人,全给了上铺……*%$**XX*&%”。我们听了,心里也不禁对他们有些同情。我有些不识时务地上前问:“请问你们是XX团的吗?导游在哪里呢?”没有人屑于答理我,只顾着沉醉在他们的悲愤之中。

无奈,我四周转了转,在花坛的背后,找到了一个垂头丧气的年轻男子,坐在花基上,手中握着一面卷起来的黄色的旗子。一问,他竟然就是导游小孙。我问:导游,你怎么啦?愁眉苦脸的小孙说:愁死我了,公司把两个团的车票分错了,一个团全是上铺,另一个团全是中下铺,吵起来,票给抢光了。

我吓了一跳,追问:“那我们的票呢?”“唉,现在我手上只剩下最后两张票了,都是上铺的,还不是在同一个车厢的呢!”小孙的样子惭愧极了。我这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再问小孙:“不是每张票上都写好每个人的名字的吗?谁抢了我们的票,我要向他们换回来。”小孙一再安抚我:“他们都进去了。先上车吧,我一定帮你想办法,不行的话我把我的中铺换给你。”想一想,发泼不是我的强项,还是先上车,把夺票的阵地转移到火车上进行。

管理差劲的旅行社,软弱、没有经验的小孙,蛮不讲理的团友。这就是这个旅游团给我们的见面礼,我对妈妈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有心理准备,会有意想不到的不愉快发生,记住啊这可是个廉价团。妈妈内心紧张,表面镇定,她说:“就当是开眼界,见识不同的人事”。

在火车上,我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战略很快就败下阵来。我的对手,另外一个团的一名中年悍妇,以绝对优势取胜。我和她的论理演变成她和小孙的争吵,很快上升为她和她的同伴与小孙对骂,还差点要出手向相。我明白我的票是换不回来的了,混乱中我回到我的车厢,只觉得既生气,又可笑。

我爬上上铺,尝试练习如何把小A从地板上揪上三楼的上铺,又开始担心妈妈以60多的身段如何在上铺和地板间上下。同车厢的刚游完广东回家的云南游客,把一幕“争铺”好戏看在眼里,二话不说就把他们的一个下铺和一个中铺换给了我们。我的心情一下子变成既开心,又羞愧。

团餐

我是对吃要求很低的人,在英国生活十年,年复一年的每天面包夹火腿片作午餐,练就了很随和、不挑剔的胃,稍有好吃的就受宠若惊。妈妈给这次团餐打分是满分100当中的40分,我的胃很侠气地打了个80分。既然不是美食佳肴,就不值得细说了,直接看图感受一下吧。

景点的选择

行程中有些景点是自愿选择,自费参加的,比如丽江的玉龙雪山、藏民家的歌舞晚会。偏偏是有了选择的机会,就带来了烦恼。

自费项目之一:丽江的玉龙雪山

旅行社把这个景点作为自费项目列在行程中。去玉龙雪山的前一天,在大巴上,小孙告诉大家,天气预报说这几天的天气都不好,不利于参观,景区那边也答复说雪山的索道不开。小孙并没有直接建议大家不去玉龙雪山,而是婉转地提醒大家这样的天气下游览玉龙雪山会让人失望。

不料,小孙的好意被曲解了,他的话,就象鸡窝里跑进了黄鼠狼,飞起了一地鸡毛。领头抗议的是一位女团友,她很不客气地嚷叫着说:“明明写在了行程中,为什么不去,把我们的行程减掉?”另一人附和:“我们这么远跑到丽江,不就是为了去玉龙雪山吗?去、去、去,下什么都要去。”在她们的鼓动下,大家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维权意识一下子都涌现出来了,矛头直指旅行社和小孙。本来还在犹豫之中的团友,被这一陈叫喧刺激了,纷纷立定决心,去!

我有些不解,去玉龙雪山,是为了欣赏风光,还是为了维权?

结果,除了我们三人和高叔叔三兄妹外,其它团友都奋勇报名去玉龙雪山。

第二天一早,兵分两路,小孙带大队人马去玉龙雪山,我们小分队在丽江古城自由游览。中午,在约定的时间大巴来接回我们。

一上车,感觉气氛不对,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沉着脸,有点象在默哀。我们象犯了错似的,坐在位子上不敢做声。过了一会,高叔叔忍不住问旁边的一位老阿姨:“好玩吗,看到雪山吗?”老阿姨气呼呼地说:“什么也没看到,一进山就下雨,走得我又湿又累,还这么贵,早知道就不去了”。另一边摄影发烧夫妇也忍不住埋怨起来:“一直下雨,上不了山,真可惜”。

在丽江古镇流连之际,站在古镇的制高点,我们远远的望见过玉龙雪山从云层中露出雪白耀眼的峰尖,虽然只在瞬间,也让我们欢叫。对于进了玉龙雪山景点的团友来说,错失了一睹它风采的机会,只能说是:不识玉龙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这种沉闷、不愉快的气氛中,大巴向香格里拉方向驶去,也迎来了我们的新地陪-负责香格里拉这一段的藏族小伙子扎西。扎西在不合适的时间提出了不合适的邀请,结果把仅仅是沉闷的气氛引向了充满火药味的局面。

自费项目之二:藏民家的歌舞晚会

扎西有典型的藏人的体格,虽然长得并不高大,但是有很强壮的体格。脸是被高原日光晒出来的古铜色,眼睛小小的却目光锐利,他的普通话带有很浓的少数民族口音。扎西身上散发出来的异域气质,把团友们吸引住了,车厢内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扎西一上车就开始给大家介绍藏区的风景,描绘藏文化的神秘与神圣,他的声音充满了感情,传递着他对藏文化的热爱与忠诚。说到碧塔海的湖水,他一脸的柔和;夸起只有藏民才能随身佩戴的藏刀,他的目光顿时锋利起来;当提起梅里雪山,扎西的脸忽然笼罩着一种神圣的光芒,他语气沉重地讲述梅里雪山的山难,眼光是忧伤的。

从丽江到香格里拉,海拔逐渐增高,车窗外的景色也悄悄地变化着。云雾本来远远地围绕在半山,不经意间已近在眼前,仿佛伸手到窗外就能捉到一把。车在山路上盘旋前进,一转弯,有人惊呼:“雪山!”众人问:“哪里哪里?”车又转一弯,“过了过了”。山间的颜色越来越浓,原来的青绿,慢慢的被金黄和暗红代替了。

离丽江愈来愈远,就在团友对玉龙雪山的不快经历几乎淡忘掉时,扎西开始推介藏民家的歌舞晚会。和玉龙雪山一样,藏民家的歌舞晚会也是作为自费景点写在行程上的,但是这回,它不但没有受到热烈的拥护,反而遭遇冷落,全团人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团友愿意参加。玉龙雪山留下来的阴影,再次袭来,藏民家的歌舞晚会,这次没有人为你维权了。车上再次出现一片寂静,妈妈说:“《黄帝内经》中讲的‘默默不欲食’就是这个样子了,我说:“改为‘默默不欲戏’如何?”

扎西对大家的反应诧异极了,他的热情洋溢,一下子被这冷淡的回应挥洒的干干净净。眼看大家的情绪鼓动不起来,扎西开始有些恼了,他打算逐个盘问那些不参加活动的团友。扎西问老阿姨:“为什么不去?”老阿姨有些怯,却用气鼓鼓的声音回答:“太累了,想睡觉。”扎西没办法,想问老阿姨前面的两位男团友,他们早就作出闭目养神状,让扎西无法发问。其余的人,要么吱吱唔唔的,要么就把眼睛移开,避免与扎西有眼神交流。

扎西的耐性彻底被磨光了,藏人的彪悍气质开始绽放,他眼角闪过一道寒光,用恶狠狠的语气对大家说:“既然大家这样不给面子我扎西,不要怪扎西我不客气!”

扎西的警告,不过是率直的他一时口不择言罢了,其实后来什么也没发生。但是,由这两个自费项目所引起的不愉快,却包含了很多很多。我们是一个团队的人,有时却相互敌对。圣经说:原谅你的敌人,并爱他。这可不是容易做得到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爱我们自己,包括爱我们自己的形象。

关于高原反应

香格里拉县城的海拔是大约3300米,并且有部分地区属于藏区,听起来是令人有点担心,会不会有高原反应?原先兴致勃勃要与我们同行的乔表姐突然成了蒲志高,她认为自己身体不够强壮,不能抵挡高原的气候,决定不去了。

可能是乔表姐的退出产生了些紧张空气,让本来颇为处之泰然的妈妈有所行动。有天回家,赫然看见一大箱红景天饮料摆在餐桌上,妈妈交待:现在开始每天吸两支,再带着去云南,继续吸。我感觉我们进入了备战状态。

还在丽江境内时,导游就提醒大家该装备些氧气瓶了,三十元一瓶,有备无患。我本来是很自信我们不需要氧气瓶的,因为在网上读到很多关于氧气瓶的趣事。例如说有一个团,每个游客都买了氧气瓶,却一直都没派上用场,眼看再不用就浪费了,于是在回程往昆明市的路上一车人捧着氧气瓶使劲地吸氧。

然而,导游的故事更有趣:某人自称有运动员的体质,孤身上玉龙雪山(还不是海拔更高的香格里拉呢!),结果集合时间到了,大家久等不见他下山来,原来他因为出现高原反应而没有备用氧气瓶,魂归雪山了。

这个故事可不得了,妈妈听完当下决定要买两瓶,其它团友呢,也几乎全部都买了。

结果啊,我们的氧气果真就是在离开香格里拉的途中,很无奈地享用的。

表扬小A

小A妈妈的命理中有好几颗驿马星,天生喜欢走动,没机会外出游荡的日子,就会把家里的家具移动变化一番。小A别无选择,三岁不到,就在大西洋上空飞越了三回;过去的一年多里,小A向北去了首都,朝东到过苏杭上海台湾,往南去了香港,这回,是向西去云南。

此行对小A定下最低要求:安全健康地回来就行了,其它的就算额外奖励,结果小A得到四朵小红花的奖励。

第一朵小红花:勇敢的虎跳峡

汽车翻越过一座又一座陡峭的山岭,追随着金沙江奔腾怒吼的江水,我们来到了上虎跳。从停车场到上虎跳的江边,落差是300多米,全是台阶,据说总共有五百多级。此地的海拔是1800米。比这五百多级台阶和1800米海拔更大的挑战是,我们必须在一小时内完成游览,回到停车场(这就是跟团)。

于是,一下车,拽着小A我们就向下冲,扎西忙告诫我:小心,注意安全!

坐了几个小时车,终于自由了,小A踏着欢快的步伐而下,有团友在身边经过,不相信的问:你也要到底下去啊,真利害。小A受了称赞,跑得更欢了,没花多少功夫,我们就到达了虎跳峡的江面。

江边修有栈道,几乎与江面水平相等。靠近金沙江,呼吸着充满江水味道的空气,耳中回响着江水猛烈拍击岩石而发出的隆隆声,整个场景,非常适合做以下的举动:跨出栈道去,傲然立在江边的岩石上,手搭凉篷,向远处眺望滚滚江水,吟诵一首《满江红》或者是《赤壁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竭。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纵使金沙江如何令人豪情万丈,想到回程的艰辛,我们不敢久留。下山容易,上山难,何况我们还必须计时登梯。小A真棒,使劲地迈着他细小的双腿,跑在我们前面,站在高处的台阶上看外婆和妈妈狼狈地一边爬台阶,一边看表,一边气喘嘘嘘,还向我们招手。小A 独自完成了虎跳峡的与时间的竞赛,没有要求“抱一下”。

虎跳峡和小A,都很豪迈。

第二朵小红花:困极了也不睡觉

如果平时在家,困极了也不睡觉是会被批评的,但是在前往高原的路上,是不可以在车上睡觉的。

这个旅程,坐车的时间是很多的。在昆明的石林市下了火车之后,从石林到昆明市,2个小时;从昆明到大理,4-5个小时;从大理到丽江古镇,4-5小时;从丽江古镇到虎跳峡再到香格里拉,5-6小时。来回程就是双倍的时间。

在车上的时间,小A总是被鼓励好好睡觉,下车才有精神玩。可是在去香格里拉的路上,小A被要求不能睡着,这是因为车越往高原进发,氧气变得越来越稀薄,睡着了怕大脑缺氧而昏迷。可是要求刚刚跑完虎跳,快要累趴下的小A不要睡觉,真是有点不忍心。一路上,汽车晃啊晃,小A的头也跟着晃啊晃,眼皮慢慢耷拉下来,眼看要睡着了马上被我唤醒,然后又开始晃啊晃、、、好不容易车到达了终点,小A总算捱了过来。

第三朵小红花:失望的隧道火车

观音峡是在丽江古镇附近的一个很美丽的景区,那里有瀑布激流,古树环绕,清亮的湖水中处处倒影着绚丽的树影或雅致的瓦房。沿着湖边,追寻着山顶的瀑布而去,步移景换,游人的赞叹声不绝于耳。在游完香格里拉后再进观音峡,完全没有所谓的审美疲劳,竟然是意外的惊喜。

穿过竖立着奇异的图腾柱的东巴广场,就是茶马古街,这里曾是马帮歇脚停驿的地方,现在还保留着许多古旧作坊,如皮匠、木雕、铜铁铺、银铺,打量着这些光线幽暗的铺子,摸一摸那根根栓马柱,不由得感到双肩掠过一股凉叟叟的气,数百年前那些惊心动魄的马帮传奇故事仿佛在脑海里演绎。再往前就是三眼井、纳西族的木楞房,以及祭天广场。

掠过这一系列的人文景观之后,豁然出现在眼前的,是由雪山上融化的冰水会集而成的黄龙潭。黄龙潭的水真美,有时是深蓝色的,有时是墨绿色的,把湖边那秋天金黄的树叶衬托得额外的耀眼。在浅水的湖边,能看到湖底的水草优美地随着波纹摆动着,传达着水中的灵气。

小A对水里的鱼很着迷,看到溪里的小鱼,他说这些是小班的鱼(和他同班),看到大一点的就是中班鱼,更大的鱼当然就是大班鱼了。想不到在云南他碰见不少同学。

比观鱼更让小A高兴的是,我们要去坐过山小火车!因为有这个动力,小A鼓足了劲登上了山,在山洞口外排队等待坐小火车。轰隆隆隆,来了一列车,队伍向前移动了一段,小A开心地叫:上车了,上车了。还没到呢,连火车头都还没看见。轰隆隆隆,火车开走了,又一趟开来,又开走了。小A愈来愈着急,伸长脖子张望前方,口中喋喋不休地发问:小火车是什么颜色的?火车会不会开的很快?、、、幸好,下一趟车我们就可以上了。

火车终于来了,我们兴冲冲的,有点迫不及待地(就差奔走相告了)坐上小火车,火车在小A的欢呼中启动了,轰、、、咦,没有隆隆隆,才开动了两米,火车就停住了。怎么回事?大家都焦虑的喊起来,喊叫声的回音在山洞里回旋,回--事--经过司机检查,他宣布:火车坏了,开不动了,大家下车走过去吧。我顾不上生气,闪过的第一个可怕的念头就是,小A要撒野了怎么办?我脑里立即出现小A双手紧紧握住栏杆,放声大哭,尖叫,满头是汗的样子。灵机一动,我用《托马斯和它的朋友们》(一出火车头为主角的动画片)中的情节来解释我们必须下车这个坏消息,小A将信将疑的同意下车。我立即开心地,讨好地对他笑了起来,旁边的游客猜我大概是糊涂了。

行进在黑忽忽的山洞隧道里,想起妈妈常说的那句话:生活百味,酸甜苦辣。但我们连甜味都还没偿到,就偿苦的了。对了,还尝到些酸味,就是步行在隧道里,我们欣赏到山洞的墙壁上奇异的壁画,如果坐火车“呼”一下就过了,哪里来得及看到。

昏暗中,一边走,我一边继续为小A编着《托马斯和它的朋友们》的故事。

第四朵小红花:锻炼承受能力

这最后一朵小花,不是为了赞扬小A的表现,而是为了表达小A妈妈的内疚。4岁的小孩,没有文化,不懂历史,眼中的美景只有变形金刚和超人奥特曼,他应该被带到儿童热爱的迪士尼乐园或是一个能让他自由奔跑的公园,而不是跟团去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我能感觉他的不满足,但我希望他可以学会随遇而安,在“逆境”中寻找快乐。

旅游回来后,有人问小A,云南好玩吗?小A把脸一歪,“鹊,云南有什么好玩”!那声调跟《冬至》的结局中在疯人院里的陈道明那一声声自言自语的“鹊、鹊”有些相似。

阿伯和阿婆

团里有一对老夫妇,两人都七十多岁了,却精神抖擞的,是团里的活跃分子。有时在等车的时候,阿婆会争取时间做些放松动作,扭扭腰,伸伸臂,偶尔还会出人意料地来个空中劈腿,惹得团友们一片哗然。阿伯呢,进进出出时,总是提着两人的行李健步如飞,毫不气喘。最后一天在火车站进闸门时,阿伯走得太快,没留意阿婆没跟上来,回头发现阿婆不见,吓得慌慌张张,问团友“看到阿婆吗?”“阿婆在哪啊?”原来阿婆去洗手间了,出来就被阿伯一手拽住,口发着牢骚,手却再也不松开。

在藏民家的歌舞晚会上,当热烈的藏族乐曲响起,扎西和桌玛们拉起我们围着圈疯狂起舞。舞跳起来,是膝盖轮流抬高至腰部,横着跨跳、双手高举头顶并不停挥动、一起转圈圈那种。双脚要使劲再使劲地跺木地板,能把木地板跺穿,表示对主人的最大敬意。同时,口中要高喊“呀休、呀休、呀呀休”。于是乎,舞者全情投入,观者为之骚动。阿婆刚好在我的旁边,和我手拉手。我感觉她的手非常有力,每次挥动都是她为主力,牵引着我的手。几圈下来,我有点双目昏花并开始大口喘气,量力而为从行列中退下来,许多人包括阿婆和阿伯,仍在继续。

那一场晚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除了震耳的音乐,野性的舞蹈,还有从阿婆手中传过来的那股如年轻人一般的力量。后来,这对阿伯和阿婆偶尔会在我的脑海中闪过。这时我会想,凡人的欲望那么多,如果只有一、两个能够被满足,我会选择这一个:老了,健康着,有一个伴侣,执子之手,把臂同游。

购物的乐趣

云南不单止风光美丽,而且物产丰富,特产真不少。小A那头脑发热的妈妈和外婆到云南后,就变成了购物狂。

在大理我们去了一家规模很大的银器店,名叫云南僰银。去之前就留意到我们的地陪,彝族导游小龙的脖子上戴着一条银制的小鱼,鱼身胖嘟嘟的,串小鱼的链子由鱼嘴进鱼尾巴出横挂着,一晃动,身上的鱼鳞闪出银光,好可爱。小龙告诉我们,彝族的女孩喜欢戴银饰,而且只戴纯银的,这样才代表纯洁。还有,纯银的餐具也很好,不但高贵,还能试毒、、、没听小龙的描绘之前,妈妈和我就心向往之,再被她一渲染,我们更如脱缰的野马,一进店就直奔柜台而去。

妈妈买了两双纯银的筷子,方头雕纹的送给小A,圆头雕花的送给小悦,当然还少不了银链子银吊坠甚至银牙签银耳掏。出发前两人充满世故的一番信誓旦旦:“广州什么都有,出处不如聚处,什么都不乱买”已被抛诸于脑后,而这食言,才是刚刚开始。

这一路上,好吃好玩好用的东西太多了,若不是因为只带了一只旅行袋,不能塞进更多的东西,以空间制约欲望,还不知会如何尽兴而归。购物清单如下:

云南澄海的螺旋藻

青藏高原的牦牛肉干

青藏高原的牦牛骨粉

丽江古城的手制石头娃娃

云南药材:当归、藏红花、雪莲花、田七

缅甸玉器数件

昆明花市里的做成玫瑰花样子的香皂

云南出产的咖啡糖

云南名茶:滇红茶和三七花

大里特产彩色的云石小象

各种小吃

一向对帐目糊涂的妈妈,也对我们这次旅游的财务状况有质疑,回来后算了下帐,幽幽地告诉我:那,团费是三千元,购物花了差不多六千。我们两眼对望定格一秒钟后,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回来之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们很容易被一些东西勾起对云南之行的记忆。妈妈煲汤放些雪莲花,喝着充盈着甘甘的雪莲花味道的汤,我们又谈起昆明那家药材店里各色各样的名贵药材,这种如何如何,那种又如何如何。或者是,洗手的时候,从玫瑰花上撕下一块花瓣来,手一搓,飘起一股淡淡的花香,一下子,昆明花市里花香与色彩交织的景象又再出现。

我相信,多年以后,当小A拿着外婆送的纯银筷子,对着饭桌上的人炫耀一番:看看啊,是外婆送给我的,是从云南买回来的呀。他会记起童年时在云南的旅途吗?可能不会了,但是,他一定会记得外婆,记得他曾经与外婆一起去过一个什么地方。

对于我,这一段旅途,是一种淡淡的,会心微笑的感觉。“我向四周眺望。静默的天空,流动的河水,我感觉到幸福在向四方延伸,就象孩子脸上绽开纯真的笑靥。我的心是充实的”。

(本文的精彩图片请浏览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ollegeroad)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7132/2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