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柏林故事(09年4月) |
[游记]柏林故事(09年4月) |
2009-05-20cncn.com |
这是来到柏林的第三天,在犹太人纪念碑走了一圈,不见飘飘,估计这丫头又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了。于是,找了个地坐下,在柏林明媚的阳光下开始回味三天的点滴。
一哪里是你的理想居所? 柏林的第一眼:干净开阔,刚性大气,不矫揉,不妩媚,像是用刀子在灰色的砖石上一下一下刻出来的。 柏林的第二瞥:坐着100路公交车在整个城市转了一圈,整体还是原先的印象----内敛严肃,但灰色的基调里还是有不规则的色彩,就像深沉的德国人抿紧的嘴角偶尔也会牵扯一下。现代建筑和历史气息相当服帖的结合。虽然整体旅游配套设施很不错,但至始至终,感受不到这是一个旅行城市,这是城市属于自己。经历了分裂,撕扯,冷战,死亡,经历了那一段沉重的历史,如今以不回避的方式复苏了。 柏林的第三看:住在朋友家里,同样的学生公寓,租金比芬兰便宜一半,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最繁华的商业区的一顿中式工作餐仅5.8欧,且还挺正宗的。貌似气候也不错,空气也不错,按照飘飘的话来说,是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大城市。 延续这个话题,在荷兰的时候有问Aajen和Volter,Which is your ideal city to live?当然也会被反问,很认真的想了一下,我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应该有独有的气息,丰富、包容,身处其中的人们爱它眷恋它。中国的话我会选择成都和杭州,这是两个一直印象很好的城市。成都,想起来就觉得心里高兴;杭州是唯一一个那么多人却没有压迫感不觉烦躁的地方。欧洲呢,还没有一个特定的城市,法国和德国的南部小镇都很不错。当然,理想城市,不是气候、交通、食物、人文就足够的,还有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归属感。归属感应该是家人,爱人,朋友,工作带来的......所以,哪里会是你的理想居所?:)
二我们都有开书店的梦想----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柏林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有一家书店就想把这个故事更好的讲给大家听,它的名字叫the Berlin Story,它自己的故事也有十年了。 路过的时候,飘飘可能是被店名吸引,所以提议进去看看。这家书店的前半部分和一般商店无异,主卖旅行纪念品;后半屋是书籍和画册,多半是关于柏林历史的,很多是德文,我也没怎么看明白;墙上有一句话比较醒目:“Every city should have a bookshop like the Berlin Story which feels like you've just walked into a life-size history lesson”。走下楼梯,更是别有洞天,左手是一个小小的放映厅,是店主自己拍摄的一段柏林简介,我们在看的时候,还特意帮我们调成了中文配音;右前方红色帷幕后面,是书店定期举办沙龙的舞台。在我们瞎转瞎看的时候,书店老板主动上前和我们聊了会儿,曾经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记者,现在是一名出色的儒商(在我看来)。很多人应该都有过开书店的梦想吧,找一个闹市安静的一隅,开一家有特色的独立书店,放上自己喜欢或精选的书籍,可以是一排一排的,也可以是横七竖八的,咖啡或是糖果,软软的沙发或是粗粗的木凳,明亮的玻璃窗或是矮矮暖暖的灯光,在喧嚣的城市中始终吸引着一群人,把你的书屋当作是心灵栖息的地方,可以因为你的书屋,更加喜欢阅读这件事......我又开始发挥我的无限想象功能了......
三不成熟的自己和关于成熟的讨论 Léon:You need some time to grow up a little. 这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一段经典对话,关于成长和变老的讨论。 柏林是我们的第一站,但那一站的我极其不可理喻,任性,敏感,自我,是一个让人非常讨厌的家伙!尽管我很快原谅了自己,因为我意识到了错误道歉了且打算改正,基本已经符合原谅的条件 P.S. 今天在写这一段的时候,问了一个朋友超级不成熟的问题----“你觉得我成熟吗?”结果被人毫不客气地嘲笑一把,“成熟的人是不会问这种问题的......”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7581/1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