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漫步榕江,走进梦里时光 |
[游记]漫步榕江,走进梦里时光 |
2009-05-28cncn.com |
漫步榕江,走进梦里时光 三条发源于黔东南大山里的清澈河流,从西、北、东三个方向流到一起,就像三条绳子打成的结一样,纠缠到一起然后向南流去,在贵州境内的名字叫榕江或都柳江。穿过贵州边界进入广西后,这便是美丽的柳江源头了。榕江县城,就座落在这三条河流打结的地方。 榕江汽车站前是一条贯穿小城南北的主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流,以及钢筋做骨架、红砖做肌肉、水泥瓷砖做面皮的方头方脑、千篇一律的楼房,几乎和全中国所有县城一个模样,早已看不出它曾经满城木楼的侗乡个性了。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我独步向东走过近五百米长的车江大桥,然后搭上一辆浑身乱响的三轮车,扬起一路灰尘,只花了一元钱,四五公里的样子,却像穿过千年时空一样,走进了足有十几公里长的沿江侗寨——车江三宝侗寨。 长长的侗寨实际上是由三个寨子断断续续地连接而成的。在第一个寨子前,我看到在寨门上方赫然写着“天下第一侗寨”的匾额。说这种大话的胆量可能缘于进门那座21层高的鼓楼吧。据说,它是中国目前最高大的侗乡鼓楼。只见它耸立榕江边,傲慢地鸟瞰一切。其实,相比于它下面由南向北依次堆砌的老旧木楼来,只能算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娃,因为,它是这几年随着旅游经济的开发,诞生于现代人手中的作品,与古老的木楼不能同日而语。 看到那些已经有些东倒西歪的木楼,以及木楼中纺纱织布的侗家妇女,还有那凌乱错落的小巷子小路,让人惊叹于,离县城如此之近的地方,岁月竟然积淀下来这么多古代文明的碎片! 穿过鼓楼广场就是一条江。它的名字本来是叫车江,因为江岸上生长着一株株高大的榕树,人们就把这江叫成了榕江。浓荫蔽天的大榕树从南向北足有一公里的样子,有文献记载,它们都是清代乾隆年间所植,论年龄,它们都有300多岁了。 我踟躇在像伞盖一样的榕树下,看那苍老的树根互相盘结着伸进泥土里,枝叶还如此繁茂,方知道,是一方乡土和乳汁一样的车江水,给了它们旺盛的生命。 突然发现,在我前面的大榕树下,坐着一群人,有老有少,都是男人。由于树冠高大,人物就显得分外渺小。走近这群人,我又发现,老人们的面容也如这榕树一样,一道一道深深的皱纹,刻下的是苦辣酸甜的岁月痕迹。 人们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我坐在了他们中间,我拿出香烟来向他们一一敬去,他们却都摆着手拒绝着我。这时,从他们的眼神上我看得出来,善良的侗族人,不是出于警惕,而是出于纯朴的不要任何施舍的高贵品质。 与他们唠起了侗寨的过去和现在,唠起了这些古榕树,唠起了榕江县城。一个老人说,在他小的时候,江西岸的县城,还是成片成片的侗家和苗家木楼。这让我回忆起来贵州之前查阅资料,榕江古时叫“古州”,号称“江南八百州”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不是一代一代人扒掉木楼盖起了砖楼,能把它们完整地保留到现在,那么,丽江就不能独领当今的风骚了。还有江边那些古榕树,最早是绵延十几公里的,是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疯狂的人们砍掉了它们,把它们残忍地投进了高炉,现在,只剩下这么五十几株了! 于是,我才相信一位哲人说过的话——最珍贵的东西,不是现有的金银珠宝,而是已经失去的和将要失去的东西。 当我向一位七八十岁的老汉打听他的子女们的情况时,他身边的另一位老汉替他自豪地回答说,他的儿孙们都在外地都有了出息:有在凯里上班的,有在贵阳读书的,还有在县里当官的……于是我突然想到,眼前这一幕榕树休闲图,随着中国城市化运动的加快,过不了多久,是不是也要消失呢? 不过,看到眼前这一切,仿佛还是和百年前一样,人们男耕女织,累了之后在树荫下席地而坐唠着家长里短。看着树荫下这些惬意的人们,我又无由地生出一种羡慕和忌妒心,这是不是在梦里呢? 中国有句口头语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许三百年前那些栽树人早就想到了:三百年后,他们的子孙们就会在树荫下过着悠闲的生活。由此我又想到了汉字“荫”的本义和古义。在古代,“荫”字可是一个有讲究的文字,它除了树荫的本意之外,还有“荫庇”的意思。主要是说,一个人一生做了好事善事或立有大功,可以荫庇他的后人。 顺着榕树下的林荫道向北走去,我看见一只八尺小舟拴在岸边,漂在水上,静静地,伴着那汩汩而淌的河水声,述说着过去的岁月,也承载着旅人们的漂泊之心。 再向北,是一座横跨江上的多孔拱桥,从岸边陆地上那个桥孔中,正有一个挑夫走过来,恍然间,就好像是从古代走来一样,这梦境一样的古意,也许乾隆年间就有的吧? 靠近岸边的一个木楼的大门大开着,两个穿着土布衣服的侗家妇女正在织布机前忙碌着,那专注的神态,恐怕只有在这原汁原味的侗寨中才能看到吧。 还是在岸边的树荫下,我看到了一处不太大的石雕男女塑像,讲述的却是三宝侗寨百余年前一则爱情故事: 一百多年前,三宝这个地方有个美丽的侗族姑娘叫秦娘美,她与邻寨青年农民珠郎相爱。想不到一个恶霸垂涎秦娘美的姿色,设计害死了珠郎后又霸占秦娘美。经过重重曲折,美丽又机智的秦娘美终于打死了那个恶霸。秦娘美的故事在一九六0年由孙瑜导演搬上了银幕,片名就叫《秦娘美》。这一中国式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让它的故乡三宝侗寨更增加了梦境一样神秘色彩。 距秦娘美雕塑不远处有一处叫做“萨玛祠”的小庙吸引了我。看过说明我才知道,萨玛,在侗族原来是“大祖母”的意思,意即侗族人崇拜的女神。同时我又第一次知道,原来古时候,侗族还曾有过一段母系氏族的社会形态。如今,这梦一样的历史文化,只能靠极少的民间传说来回忆它们了。 在要离开三宝侗寨的时候,我坐在鼓楼中回味着短暂的一游,无意间,有两个皓首老太太进入我的视线。举起手中的相机,我把这两位侗族老人收入我的镜头。一个老太太像炫耀的孩子一样指着另一位老太太对我说,“她都九十五岁了,还能够穿针纫针呢。”这让我相当吃惊。 我不禁双手合十向这位高寿的老人致敬,那老人就开心地笑了起来。突然,老人笑起来的那一幕把我惊呆了,那张虽说是饱经风霜的脸,却像极了一个婴儿! 记不得是在哪本书或哪本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是外国一位人类学家写的,文章说,他经过多年研究和对无数老年人的观察发现,人到老年时,他们的相貌,就会现出他们刚出生时的样子来——返老还童了!他的研究还证实,人到老了,心性不是越老越奸猾越复杂,而是越老越单纯! 于是我发现,三宝侗寨也和这老人一样,“鹤发童颜”不是梦,却让人走进了梦里。
(树荫下的纳凉人,惬意得让人忌妒)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8211/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