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徽杭古道、清凉峰游记 |
[游记]徽杭古道、清凉峰游记 |
2009-06-08cncn.com |
做了几个月的功课,在研究了很多官方网站信息及驴友的交流文章后,我们决定将本次出游的目的地定于上海附近最佳的徒步出游景点:徽杭古道。根据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出于惯例,走了徽杭古道的人势必也将攀爬清凉峰,我们也由此把清凉峰纳入了我们的日程安排之中。我们拟定在三天之内完成这趟旅程,这对我们两个五十来岁的人来说将是体能上的极大考验。 火车在夜晚11点半到达绩溪站,下车后就进找了一家旅店马上安顿休息(30元/间),第二天一早6点半离开旅馆,步行了约二十分钟后到达汽车站,乘上开往胡家的中巴,票价为6.5元/人,直接送到古道入口处(上车后要对驾驶员说到鱼川古道)。在经过了约为50分钟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古道,在入口之处有一家小店,老板很是客气,为我们详细说明解答了一些关于古道的情况。在多了解了一些情况以后,我们补充了饮用水,在大约9点的时候出发了,就此开始了古道的徒步旅行。 根据驴友们留下的箭头指示,我们从村庄之中穿插而过,到达了江南第一桥(古道饭店),路程约为20分钟,从江南第一桥开始,便进入了山区,真正的古道也便是从这开始了。这里一直是上坡路,沿途风景怡人,途中所见的几个瀑布一个一个有如争奇斗艳般,向旅人们竞相展示着自己的各种风情,愉人心情以缓解旅途的劳顿,山泉的潺潺水声却又似低声吟唱的美妙歌声,让人流连忘返于这大自然之中,不由得多按了几下快门,只求把这些定格在自己的记忆之中……这一路走来,在到达了黄第培村的时候已是11点15分,暂作停顿,休整一番,填饱肚子也好继续上路。 到达下一个景点下雪堂的时候已是下午1点半,说来也巧,在前往下雪堂的途中,路旁有一处塌方,在我们停下查看的时候,走近了发现路的下方有一座小桥,桥旁竖着一块铁牌,虽然字迹模糊,但是仔细辨认下还是可以隐约看到下雪堂的箭头和2004年的字样,从小桥到下雪堂大概只有20分钟的路程,事后听当地村民说起此事,他们说这条路大概省了40分钟的路程,倒是机缘巧合之下让我们省了不少时间,只不过这20分钟的路比不上大路般平坦的石板路,都是些踏出来的小路,这倒是十分符合我们这对爱山夫妇的喜好,野外的徒步咋能都是平坦之处呢。 原先预计在下雪堂应该能碰上驴友,可以结伴攀登清凉峰,很可惜到了那以后未能如愿,(事后想想可能是因为不是双休日的关系),由于在家答应过儿子,没有找到结伴的驴友就不上清凉峰了,于是我们在稍事休息,补充了饮用水之后继续往浙基田方向前行,准备在浙基田过夜后第二天转车去石潭。 从下雪堂到上雪堂是一段蛮吃力的上坡路,路上正好遇上下雪堂庆华饭店的老板娘,她正好带着自家的狼狗去山上采野茶叶。我们边走边聊,大概10多分钟后便要分道而行了,老板娘出于热情,让随行的狗陪我们继续前进,一直走到了蓝天凹。这条狼狗有如它的主人一般同样热情好客,给我们当起了导游,在遇到岔路时它总会先一步赶到正确的那个路口等我们,有时路上看到了小路,我们会走上前去看看这条路通向何方,它就乖巧地在大路上等我们回来,然后再继续前行。这样走了一会,它就把我们带到了蓝天凹的大门口。由于怕老板娘担心狗,我们拿出了一些猪肉脯喂给它吃,然后让它回去找它的主人,而我们则原地休息了半个小时,然后继续我们的行程。 自蓝天凹出发到山下我们走了大概2个小时,下坡途中穿过了整个永来村,当走到了山下徽杭古道的大门处,正在拍照留念时,一位大嫂走了过来,询问我们要不要住宿,我们原本的计划是住在浙基田,以便第二天一早可以搭车出发,大嫂说她家到浙基田坐车只有10分钟的车程,让我们可以先去看看环境再说,我们这改变了主意,先过去看看再做打算。路上询问了下价格,住宿是每晚20元/人,如果包早晚两餐就是45元/人,这样有句没句地聊着就走到了大嫂的家,一看这环境,我们立是欣喜不已,这可倒是我们向往的那种田园风情,房子位于古道的大门旁,永来村一号,一幢新造的三层独立的房屋,房间内部很是干净,洗浴设备都有,一看如此,我们马上决定住下了。我们两人在阳台上望着对面的大山,品着主人家泡的香茗,不由得似乎忘记了这是次旅行,而只是让自己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之中,对于我们这样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习惯了那样的喧嚣,一下子转换了环境,宁静的山村生活一下子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同,真正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去体验这个世界,体验自然的魅力,山水之间,风光无限,却是怀着一颗平和的心,才能融入这样的环境呀。 如此的惬意让我们陶醉了,久久不能忘怀那样的感觉,以致于这次旅行结束后还在回味着这平静的一刻,想着什么时候还能再去一次,是否过年时也可以组织全家都去,还是住在那永来村1号,在这自然之中过一个不一样的新年。这样的感受在以往的旅行从来都没过,每每想起都会让人不由地怀念。当然,这都是后话。 言归正传。吃过饭后,在与男主人的聊天中了解到,从这里攀登清凉峰来回大概7个小时(当地人的脚程),我们心里盘算一下,我们的脚力可比不上这每天登上登下的人呀,宽裕点算一个来回10个小时吧,这样明天倒也可以去清凉峰看看了,毕竟走了徽杭古道,不上清凉峰实在是让人遗憾。于是我们向男主人提出了是否可以明天做我们的向导,陪我们上一次清凉峰,他倒是很愉快的答应了(当然啦,向导费还是要收的,100元,不过事后看来觉得很值)。 第二天一早5点半,男主人便来叫我们起床了,吃过早饭以后检查了下饮用水等,便是开始攀登清凉峰了。 我们是从村旁的一条土路开始登山的,由于清凉峰不是开发的景区,没有人工开凿的山路,所以这一路上去还是有点吃力的,一路向上,都是在树林中前行,大概八点过后就到达了半山腰,从这里可以看到蓝天凹山顶的铁塔了。这天我们的运气着实不错,由于山脚下有蒙蒙细雨,雾气比较重,我们在半山腰时有如站在云海之中,男主人说他们当地人在这个季节也很难在这个季节看到这样美的云海。在此处休息了一会,我们继续向上,再向上的路就不如前面的好走了,都是些形状不规则的大石,而且还有些松动,攀爬起来还是蛮费体力的,这样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我们终于登上了第一个山峰,之后就开始在山脊上走了,这样就轻松多了。 9点10分时我们登上了野猪党,这是一片大草甸,就有如我们曾在大明山上看到过的那片草甸,据网上驴友的介绍来看,这里是在清凉峰上安营休息的最佳选择,而在这片草甸的四周都是茫茫的森林,没有向导,很难找到上清凉峰的小路。听向导说,从野猪党到清凉峰顶还有上下翻爬3个山坡,大概需要3个小时,我们看看时间还是很紧的,便是稍微休息了一会,便又匆忙上路了。第一第二个山坡还好,走起来还是顺当,到了第三个山坡时却越发显得无力,这里都是碎石路,好在路旁有树可以借力,勉强还是能够攀登上去。 直到爬过了那第三个坡,我们来到了一块平地,在此便是可以向山顶发起最后冲刺的地方了。我们坐下开始了休整,虽然四周的风景无限,可我们的心思却在那最后的一段坡路,没有心情去欣赏风光。那是一段很短的路程,百来米,却是光秃秃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坡的碎石,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地方,最打紧的还是这坡度,近60度的倾斜让我们不由得心都有些颤,毕竟在经过了近5个小时的攀爬,体力已经出现了不支(一般驴友都在野猪党休整一晚再继续攀登的),心里犯怵的更是这样的坡路难免会出现不测。男主人看我们有些犹豫,就介绍起了这个峰顶,这个峰顶在当地人口传之中叫做好汉坡,在驴友之中却是相传为绝望坡,多少人至此停在了清凉峰顶前未能最终征服它…… 正在犹豫之时,只见从坡上下来了几个人,见这一身打扮倒是很专业的驴友,他们看似并不为难地从坡顶缓步而下,第一个下来的还是个年轻的姑娘,见我们坐在地上望着那山顶却是流露出了犹豫的眼神,便朝我们走了过来,鼓励我们不要怵它,爬到这里不上峰顶,那才会遗憾一辈子,慢慢攀爬,多费些时间,总能上去的。作为爱山夫妇的我们,不由得也听得心动了,其实作为女性来说,我知道是因为我的关系老公才犹豫不前的,但是此时我却因为受到了小姑娘的鼓舞,自信倍增,向老公保证到我自己能行,只要下山时搀扶一下就可以了,毕竟我明白,我们俩个都不想就此留下遗憾。向导这时倒是很帮忙,帮我们把背包中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包中,让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就这样,我缓缓地踏出了第一步,向着峰顶前进了…… 直到最后下了山,我们都一直在为自己的行为而骄傲,当我们都稳稳地站在了峰顶的那一刻时,不说什么景色尽收眼底了,光是那份激动和自豪,已经让我们足以回味一生了。看着身旁的男主人一路陪伴,最后还主动为我们分担了身上的负重,我们对他也自是十分感激,一路上山以来的指引,搀扶,他的淳朴相助让我们最后可以把这一切写进我们的人生之中,不由得心生感激,却又是不知如何表达,只能以一声谢谢来表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了。 由于下山也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并未在峰顶多作停留,便又折返了,直到晚上6点一刻回到了山脚下的住处。女主人早已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等我们了。 躺在床上时,虽是很累,却也还在为今天的登顶而激动着,窗外的月光撒进了我们的房间,静静地陪着我们回味着这值得一生回忆的一天。 由于假期原因,我们第二天便要返沪了,一早道别了主人家,一路走到了浙基田,却是发现在浙基田的桥旁已经有一部车在等我们了,原来是女主人昨天已经帮我们订好了去昌化的车了,还和司机特别关照因为我晕车的关系,要开稳点,这热心的一家,不由得又让我们感动了一回。 当日下午4点零8分,我们到达了上海南站,自此,这次旅行告一段落了。 至于那令人感动的主人一家,我们都觉得还是把他们的联系方式留给大家吧,如果驴友们要去走走徽杭古道,或是要攀登清凉峰,都可以找到他们。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在做广告,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只是我们表达了对主人一家的感激之情,只是绵薄之词,未曾有所渲染。 地址: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永来一村1号(徽杭古道大门旁),电话:0563-8491010,手机13646820168,男主人的姓名是程东法。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9219/1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