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最后的板房小镇——映秀 |
[游记]最后的板房小镇——映秀 |
2009-06-08cncn.com |
周年祭后的映秀镇,由于高速的开通,多了许多人。最近十天,去了三次映秀,见证了这个最后的板房小镇。 自己开车去映秀,是因为高速的开通。新的高速由三个隧道和一座庙子坪大桥组成,查看了一下打出来的收费发票,从上成灌高速到出映秀收费站只用了38分钟,这包括其间还在庙子坪大桥上面照相耽误的几分钟。交通的便捷一扫4月份在老路上堵车11个小时的恐怖阴影。只是,在穿越了第二个隧道后,垮塌的山体逐渐替代眼前的葱茏,灰尘漫天,随处可见的工地和废墟,告诉自己,映秀镇到了。 一个多月前在做周年回访节目的时候,映秀小学六年级的那堂班会课深深感动了我,就一直想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一种大众而俗套的方式,给他们买了六一礼物。那几天,冒着烈日在成都大街小巷买这些东西,但是心里一点都不觉得辛苦。终于端午节前的这一天,我用我的黄色小q拉了一车礼物,还有送给 一切都很顺利,在教室里,记得好像我给孩子们说了几句话:你们可能不记得我,因为很多记者都采访过你们,但是我记得你们每个人的梦想,有当飞行员的,有当女武警的(说到这里的时候,那个想当女武警的女孩儿捂着嘴偷笑),有当记者的,还有当志愿者的……希望你们能快乐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更让人高兴的是,这几次来到映秀,看到了谭校长开玩笑,看到了 走上渔子溪公墓的时候,见到了无数媒体都描写过的卖花婆婆,不知道她给多少人说过,我家里谁谁遇难了,只有我一个人来卖点花挣点生活费……赶紧花了两元钱买了两束野花,走上公墓,却不知道放在哪里。随便走走,一眼就看到了 渔子溪背靠的这一面山,始终郁郁葱葱丝毫没有受到破坏,而其他山体,依然满身伤痕,不过比起去年来也渐渐透出绿意。水流湍急的鱼子溪,把小镇劈成两半。一边是等待重建的废墟,一边是蓝白相间的板房。河东河西,是映秀的前世今生。映秀小学对面漩口中学的遗址,总是小镇上最热闹的地方,这里的表盘、红旗、以及那排已经枯萎的菊花,都证明着,这里曾经是举行过隆重纪念仪式。那一刻,我在会议室里看直播,听着委婉的《思念曲》回荡在这片废墟的上空,禁不住泪流满面。映秀小学的板房坐落在整个板房小镇的正中,这里永远都是最有生气的地方,不管每次到这里有多么的沉重和压抑,只要看看这里的孩子,听听校园里回荡的歌声和读书声,一切都觉得有希望起来。 走下公墓,仿佛又回到世俗的人间。拉客的面包车吆喝着“都江堰,都江堰”,那位好心给我指路的警察叔叔永远都站在映秀大道的一端忙碌着。映秀大道的两边一溜烟的“震后旅游经济”,卖得的最多的,是地震碟子、纪念t恤,黄白菊花,和诱人的车厘子。这里每个人都找到了向前走的方式,生活始终是要继续的。 6月2号,封镇前的一天。映秀游客依然如织,本地人却少了许多。因为重建,很多人都暂时搬离了这个小镇,继续颠沛流离。漩口中学前贴着一纸政府的公告:“震中映秀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已经批复,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即将全面展开。汶川县决定从
表盘 p.s:其实这个不能算是游记,只是自己屡次去映秀的一些记录。更多图片可来小博 http://txj7859.blogcn.com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19254/1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