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尼泊尔旅行日记 15Nov08 |
[游记]尼泊尔旅行日记 15Nov08 |
2009-08-04cncn.com |
我总觉得是因为时差的原因,这一夜的觉睡的格外的长。窗外永远都有夜吠的狗和呼啸而过的车,终于到了清晨。我出门还去了一下露台。加德满都的早晨是清冷的,坐下来看这个城市正在苏醒的晨曦还得加上一件薄薄的衣服。 收拾好行李下楼,6点半的时候Hom已经等在大厅里了。他带我们去长途汽车站,开始了我们三天两晚的奇特旺之行。路上,看见三三两两的学生和路人,我顺便问了问他这里的工作时间,他说在尼泊尔,政府和公共部门居然10点才上班,这简直让我无法想象。 长途车站的清晨和别的地方比,显得熙熙攘攘很多,这里早就挤满了背包客。司机们忙着把大家的行李放在车顶。Hom先带我们上车找到座位,放下背包后,我们下车去了路边的一个小茶摊,Hom请我和北林品尝了一下当地的早茶。茶的味道很像拉茶,非常的甜,奶香伴着茶的味道非常可口。Hom说这是传统的尼泊尔茶,他还介绍说有另外一种加了姜的,在徒步的时候喝有助于缓解疲劳。 早晨7点,满载着一车游客的大巴车开出了车站,在迷宫一样的加德满都市区转来转去之后出了城,这也让我对这个南亚国度的首都有了一个非常详细的了解。 基本一出了城,车就开始上山。在山中盘旋上下着行进,这里的山和华北的山很不一样,山的落差相当大,总感觉山下谷底到山顶的高度至少有一千米,不知道居住在山顶上的人家每天上上下下会有多大的困难。 过了城外一个检查站不久,从加德满都谷地群山的另外一侧,我终于正式见到了第一座雪山。看了一下地图,我们在去奇特旺的路上能见到最高同时离公路最近的是7246米高的雪山——Langtang Lirung,不知道现在看的是不是这座。车窗不算干净,而且早晨的云很多,雪山在和我们打了一会儿照面之后就消失不见了。 雾气上来了,山顶白茫茫地被罩起来。10点左右,车停在了一个很小的镇子,下车问了一下,这里叫Malekhu,LP上也有提及,说这里的熏河鱼干很有名气。果然在停车场边上的小市场,我见到了被插成一排排的熏河鱼干。尼泊尔的蔬菜看上去和中国吃到的没有什么区别:西红柿,菜花,苦瓜什么的都摆满了货架。我上去问了问价格,一公斤西红柿差不多才人民币2块钱。 车停的时候,我就听见车后面不断地传出很有节奏地“嘭嘭嘭嘭”拍车的声音,在车上坐着的时候还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到了停车场的时候才明白,这是下面有人在拍车的侧后面,告诉司机怎么去倒车,不同的节奏代表着停,后退等等不同的含义。 在Malekhu停留了20多分钟之后,我们继续在山谷里前行,通往奇特旺和博卡拉的这条公路是平行于翠苏里河的,从车上看去,河水在大部分流域都非常平缓,只是在偶尔几个转弯的地方才开始变得湍急起来。不知道谁翻译的河的名字,非常的贴切:整条河水在阳光下变得充满翠绿色,据说河水里水质含铜比较多,因此颜色会泛绿。 在摇晃前进着的车上,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昏昏睡了过去,当清醒的时候发现已经过了缆车站。那里有全亚洲最长的缆车线路,终点是一座香火很旺的印度教圣庙——听说求子很灵,过了古庙继续山上前行就可以到达廓尔喀古城。以出勇敢善斗忠心不二的廓尔喀战士而出名。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个转弯后大巴远离了伴行一路的翠苏里河出了山,出山之后的景观大变。车很快就驶入了森林之后,在路的两旁尽是高大的树木和不时经过的平原上的小村庄。12点半左右,我们经过出山之后见到的最大城镇纳拉扬嘉,从这里再往南几十公里就是奇特旺了。同早晨出门比,这里明显热了很多。 大巴最后开进了一个类似农村地头的一个地方,这里居然没有任何明显的车站标志,只有一字排开的各式汽车。大巴一进站,几十名手举各家酒店名牌的人就拥了上来。我在在人堆中努力寻找我们的酒店:Hotel Parkside。终于,在一个高大的洋人身边,我看见了接站的人。洋人来自荷兰,和我们住同一家酒店,他身高足有一米九,上车互相介绍之后才知道,Mr.荷兰刚刚结束他为期17天的珠峰徒步之旅,选择奇特旺和下一站博卡拉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出山之后的放松。 没有几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了住的酒店:一座有可爱花园的四层小楼,在我住的三层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大露台,在被鲜花簇拥的露台上,摆着供住客休憩用几把躺椅。酒店的色调是天蓝色和白色,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爱琴海和希腊。中午饭是自助,说实话味道非常一般:米饭,咖喱土豆汁,咖喱土豆配蔬菜,沙拉。不过一路上的奔波让人的确饿了,所以顾不了太多就大吃了起来。 下午三点多的活动是去参观当地塔鲁人的村落。我们下楼比较早,看见酒店对门的小商店门口有几个小姑娘在打羽毛球,其中有个小姑娘长得很漂亮,于是我就赶紧掏出相机去照她。小姑娘很大方,非常配合地摆姿势让我拍,不过交换条件是我陪她打羽毛球。既然人家这么大方,我自然也要回应,于是大家很开心地玩了一小会儿,直到我们集合。 其实我们所居住的这片村庄已经属于土著的塔鲁人的居住区了,甚至在我们酒店的墙壁上 还画着塔鲁人的历史。我们走在纯乡间的路上,去参观塔鲁人博物馆。同行的除了我和小北,Mr荷兰,还多了一对西班牙情侣。 在富有生机的尼泊尔乡间行走,路边随处可见吃草的牛羊,带着小鸭子踱步的鸭妈妈,当然还有在乡间耕作的尼泊尔人。有些奇怪的是,我看到的耕作的都是女人,不知道是不是传统使然,没有看到什么干活的男人。 塔鲁博物馆很小,里面放满了塔鲁人日常生活,劳作,祭祀用的物品。在博物馆外面是片很大的空场,孩子们在那里快乐的游戏。我在在一边出神地看了好久,那些踢足球和玩板球的孩子都非常专注。在他们的脸上,我见到了久违了的中国同龄孩子脸上的那种童真,我们的童年尚可以和这些孩子相似,但是现在的中国孩子的童年早已经被课本,电脑所占据着,很难再看到他们这么无忧无虑的游戏着了。 塔鲁人的村庄有很多传统的草屋,外面的墙用芦苇做骨架,再包上一层层的泥,屋顶则是厚厚的一层草覆盖。墙壁的外侧用手的侧面或者手掌沾上颜色,印在上面形成一排排的装饰图案。 回来的路上,北林发现了这里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家养的动物喜欢站在路的中间,对往来的车辆视为无物。一群鸭子走过马路中间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这时一辆小巴驶了过来,我惊异地发现小巴的售货员居然从车上下来,先把路中间的鸭子赶过马路,然后登车,再继续前行。路中间站着一只小狗,在那里看着远方发呆,我们从它身边经过的时候它也一动不动。按小北的话说就是它超有一个哲学家的“范儿”,车又来了,它依然站在路中间发呆,司机很无奈的绕了过去。我们走过了好几百米之后回头看,小狗还是在那里冥想着……感觉这里的自然和人类相处的非常和谐。 晚饭是大份的烤鸡腿配蔬菜和炸薯条。烤鸡腿的味道非常的棒,不知道是不是和鸡的材质有关。吃饭的过程中,一位中年尼泊尔男子走了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原来他就是酒店的老板Mr. Sher,我们之前一直通邮件,今天才终于见了面。他热情的和我们聊了一会儿,随后就邀请大家去后花园参加舞会。 饭毕,我们到后花园的时候,篝火已经升起来了。音响里面放着尼泊尔的传统音乐,一群身着印度纱丽的女人已经坐在了那里。起先,我俩只想坐一会儿,看看她们跳舞。但是落了坐之后才发现已是“人在舞池,身不由己”了,有个身穿纱丽头点红点的女人过来以前邀请我起身一起,我于是便和这音乐的节奏跟着跳了起来。说实话,我真的没有一点点舞蹈方面的细胞,边跳我边想:杨洋这时候要是在的话,她一定会成为今天晚上舞池里的焦点,可惜我不能了。即便这样,跟着大家一起扭扭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邀请我的女士怎么跳,我就也跟着一起跳就是了。 音乐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最后,我居然开始和一个印度裔模样的小男孩开始一起狂扭起来了。Mr Sher 让大家一起来跳,我看小北也非常开心地加入进来一起跳了。Mr.荷兰开始还有些扭捏,后来伸着长胳膊跳的比谁都欢快。Mr. Sher告诉我说,参加舞会的人很多都是从加德满都过来度周末的尼泊尔人,内战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出门,现在毛派主政了,政府和游击队和解了,出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跳了好几曲之后,我感觉头转的都晕了,于是申请离场,和大家话别之后便回房间睡觉去了。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23767/15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