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行走雪山白云间(六)--青藏铁路 |
[游记]行走雪山白云间(六)--青藏铁路 |
2009-11-20cncn.com |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著称于世。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曾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中国人就是不信这个邪,愣是把铁路修到了拉萨。 青藏铁路由青海西宁市至西藏拉萨市,全长1956km,穿越海拔4000m以上地段960km,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500m。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最终总投资超过330亿元人民币,2001年6月29日开工,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在攻克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于2005年全线贯通。由于跨越了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条铁路也被称为“天路”。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试运行。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将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 卧铺车厢的设施不错,跟深圳到桂林的新车一样,行李箱是内置的,过道很干净。每个铺位上及过道里均配有氧气出口,所以格尔木到拉萨的这段路程是全车禁止吸烟的。到座位车厢晃了晃,大量的藏族、回族兄弟都在座位车厢里头,好在不算拥挤,还有少量的空位。遇到的几个喇嘛则在卧铺车厢,看来在藏区地位确实高一些呀,嘿嘿。 一夜无梦,列车在夜色中再次经过了青海湖、金银滩,凌晨在格尔木车站更换了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机车头。 早上一觉醒来,拿着口杯刷完牙准备回铺位,突然发现窗外出现的高大壮观的雪山。靠,这是号称万山之宗的昆仑山脉呀,激动ing。。。清晨金色的阳光洒在一座座洁白的雪山上,平添几分壮丽。呵呵,青藏铁路景观优美,名不虚传呀,一大早就给了个惊喜。
某猪还在赖床,我跟YYX去餐车吃早饭,主要是冲着热粥去的,暖暖肚子。一份早餐15元,有粥、鸡蛋、包子、海带黄瓜之类的小菜,还有一杯咖啡,在车上算挺丰盛了。火车还在阳光下的昆仑山口穿行,海拔已经上升到4700多米,车厢早已开始弥散供氧,倒没感觉到什么不适应。路上过了一条大河,不知是不是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高桥的三岔河大桥。 窗外也不时出现一些小溪流,无一例外在冻土上凝固成冰溪,只有阳光直射的地方流动着极少量的水。 九点多钟,列车飞快前行,越过昆仑山,过了昆仑山隧道,车窗外慢慢变成万里茫茫的戈壁,那些巍峨的山峰已经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一望无际的平坦荒原上只贴地生长着一些骆驼刺和杂草,显得是非常荒凉和广阔。这里已经进入了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或者说无人区。一条小河边,突然出现了七八只白屁股的羊。哈哈,传说中的藏羚羊?回来才知道,这些家伙是黄羊,高原上最不怕生的动物。 可可西里虽然人迹罕至,却素有青藏高原“动物王国”的美誉,动物资源的特点是种群大、数量多。这里栖息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雪豹、棕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蓝天白云下飞翔着金雕、黑颈鹤、大天鹅等鸟类,湖中游动着裸腹叶须鱼等鱼类,这些均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一路上不时看到成片的,用小石头砌成的降沙方格和防沙网,除了防沙之外,也保护这些野生动物不会被误伤。 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到了5月底6月初,成群结队的临产藏羚羊从保护区东部向腹地卓乃湖、太阳湖一带大规模迁徙产仔,数万只母藏羚羊在湖畔集中分娩,场景十分壮观。但除非保护站人员的陪同,一般游客是无法入内的。为了保障藏羚羊自由迁徙,青藏铁路沿线专门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建设动物通道可可西里管理局每年在藏羚羊迁徙期间都要组织清障、护航行动,保护队员和环保志愿者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到公路沿线拦车,为藏羚羊迁徙让道,使来往于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临产藏羚羊有了一定的安全感,逐步适应了青藏铁路留给它们的通道,从而减少了在铁路附近徘徊犹豫的时间。 午后,列车穿越了世界最高的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算是通过了可可西里。眼前的茫茫戈壁开始变成了长满绿草的草原,并开始出现一个接一个的小山包,偶尔还能看到人的活动痕迹。草原上也出现一个个小小的湖泊。远方开始看到层峦叠嶂的山峰,那便是藏北的唐古拉山了。再往前不久,就是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横跨过约1300米的宽阔河床,桥下无数道渚红色的河流综合交错。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冰川丛中。唐古拉山脉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水,冰川和周围的雪山,在充足的日照下,融化成长江最初的源流。“各拉丹冬”,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尖尖的山”。格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有两条大型山谷冰川,自东向西,沿着山谷向下延伸,形似螃蟹的两只前爪,这就是万里长江正源沱沱河的起点———姜根迪如的南北冰川。格拉丹东雪山融化的积雪形成的点滴水珠汇入三江源,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
车过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山口,这是青藏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的一段路,海拔5072米。向阳和背阴的山坡,景致差别很大。 过了唐古拉山就到了西藏安多县境内,青藏铁路避开了圣湖那木错,可是近距离接触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海拔4650米的错那湖。错那湖藏族人心目中的“天湖”,每到藏历龙年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朝拜祈祷。湖中水产丰富,吸引了黑颈鹤、天鹅等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湖边宽广的草场则是藏羚羊和黄羊的家园。铁路距离湖边很近,有防护栏隔开。 青藏铁路进入西藏境内后,一路经过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等地,然后到达终点拉萨。藏北是一片辽阔的羌塘大草原,这里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它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是古象雄国的遗址,玛尼堆、经幡、古塔随处可见,唐蕃古道贯穿南北。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密布着大片的牛羊帐篷,远处连绵的群山就是念青唐古拉山。
在海拔4513米的那曲车站,终于可以下车透透气了,虽然外面很冷。车厢里头封闭供氧,到了这里空气已经浑浊了,远没有外面的空气清新。路上经过的藏北城市,感觉都像草原上的一片聚居地,就是摆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的一堆房子,连正经的马路都看不到,相比之下后来在林芝和日嘎则看到的那些城镇更接近现代概念的“城市”。
藏北气候出名的多变,低低的云层有时一下子压下来,那一片就变成了雨区,出了那块云又是艳阳高照。 太阳逐渐西斜,阳光从大块大块的云团之间照射下来,就在辽阔的草原雪山上印出一大片金灿灿的区域。这里视野广阔通透,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色,绝对让人震撼。开始我们还打打牌,常常打着打着就发现窗外出现了绝美的画面,最后终于经不住诱惑,一人守住一块车窗,一边目不转睛地欣赏,一边猛拍照片。 举目所及,千里草原上,时时有牧人赶着牛羊回家,在草地上拖下长长的影子。草地颜色棕黄、翠绿、暗红色相间,阳光照射的区域则是一片耀眼的金色。远处雪山连绵,大朵的白云就低低地压在山上。有时能看到有如实质的阳光透过云层射下来,在空中形成巨大的光幕。一切犹如一张活动的巨大油画,火车就在画中穿行,景色让人难忘。
入夜了,窗外陷入一片漆黑。慢慢地,天边出现了一片灯光,拉萨到了。 (由于携程有图片数量的显示,无法上传太多照片。更多内容欢迎访问我的QQ空间;http://123034219.qzone.qq.com/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31386/19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