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献给所有新上海人-读叶辛的《上海日记》 |
[游记]献给所有新上海人-读叶辛的《上海日记》 |
2007-07-16 |
上海,像大海一样浩瀚无边。那无数高楼直耸云天,展示着现代的发达与繁荣。她像一颗璀璨生辉的东方明珠,吸引着千千万万青年儿女,从四面八方,从塞北高原,从边陲山村,潮水般涌入这个城市的怀抱。他们在这里求学、寻职,奋斗、打拼,在这里扎根,被誉为“新上海人”。他们为这个城市创造财富,带来了勃勃生机。无论怎样,历史会认可他们,记录他们。著名作家叶辛又一新作《上海日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又一艺术瑰宝。 作者在这部日记体的小说中,没有对千万个新上海人歌功颂德,没有浓墨重彩地称颂他们的辉煌,只是用了非常朴素而又凝练的文学语言,借用主人公全小良的手,写出他自己的故事。虽然书中写的是一个人的故事,但却从中折射出了一代人的成长困惑。全小良,来自贵州大山深处的家乡--缠溪,在上海某名牌大学新闻系读书,毕业后进入社会短短几个月,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打击。在作者的笔下,全小良未被捧为新上海人的典范,但他年轻正直,聪明勤奋,善良幼稚,有情有义,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正义感。作者用其独具匠心的艺术塑造,让全小良在一次次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他的爱与恨,喜与悲,苦与乐,追求与动摇的复杂内心世界。全小良像所有来上海打拼的外地人一样,经历着理想与现实的烈火般的争斗。 全小良第一次以《上海都市报》记者的身份,写出了佳居实业建房不讲质量,给业主造成巨大损失的新闻报道,佳居实业夏总以十万元大钞让全小良撤回稿子。十万元,对全小良这个刚走出学校的穷学生是多么大的诱惑,然而“我怎么能去拿他们的昧心钱?”他对着夏总把拳头重重地擂在桌面上,忿忿地说,“收起你那一套吧”。全小良的稿子见报了。恼羞成怒的佳居实业把报社和全小良告上了法庭,全毫不心慌,用铁的事实赢得了官司,使受损失的业主们得到了赔偿,报社的声誉大增。全小良这人生的第一步走得是多么响亮啊--可是,赢了官司丢了饭碗,全小良被报社解雇了。他不理解,陷于痛苦与孤独中,过起了漂泊生活。不久,佳居实业的女老板乔海贝向他伸出了手,委以重任,给他买高档的服装,带他住高级宾馆。全小良兴奋极了,以为得到了乔海贝“就等于得到了未来”,就等于进入了上流社会。可是不久,他突然接到乔海贝的通知,叫他滚蛋。原来女老板是在设圈套玩弄他,报复他。全小良又一次从峰顶跌下深谷。他愤恨、困惑,眼前发生的一幕幕让他不知所措,彷徨中看不清前面的路。 他的同乡同学孙世杰(在上海的另一所大学读书),因受不了上海同学的奚落而举刀杀人,被关进牢房;他的恋人苗杉(在上海打工)已与钱老板结了婚;他自己先后两次被两个女人,一个是报社的同事苏悦,一个是富婆乔海贝疯狂玩弄之后无情地抛弃。他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可是,每当他陷于困境,他总是本能自然地想起家乡缠溪那优美如画的山水、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作者在小说中借着全小良的回忆,给读者留下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看吧,缠溪河两岸,粉红的,白色的,鲜艳的花朵,把一条缠溪变成了花溪。”“这就是我的乡愁,既留恋她的四季风光,人情民俗,又深知她的贫穷落后,她的苦难艰辛。这也是我为啥子一定要想方设法融入上海生活,力争做一个体体面面的新上海人的原因。”作者在这里不仅是歌颂全小良不屈不挠、决不退缩的决心,也道出了几乎所有来上海寻职创业者的心声,可见作者的艺心良苦。 在作者的笔下,全小良的失败并不是由于他的无能,他有着所有外来者共同的优点,只是对城市现代生活的生疏不适应,甚至还上当受骗。对全小良悲剧故事的描写,同时也是对所有外来者的关切和警示:上海有黄金,也有荆棘和陷阱。 |
原始链接:http://www.shav.com.cn/yx/bkview.asp?bkid=128540&cid=380711 |
转自:28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