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掠过东甘肃,天水之其他古建--散落多多 |
[游记]掠过东甘肃,天水之其他古建--散落多多 |
2010-02-19ctrip.com |
掠过东甘肃,天水之其他古建--散落多多 城中找到、碰到古建还有不少呢。 万寿宫 “在秦城区建设路东端北侧,始建于清康熙初年,为供奉皇帝牌位的生祠和接旨仪典之地。”为皇帝上寿的地方,这还差不多在,百度上只说江西会馆,差远了。全国各地多有,应基本是此用途,似于清后流行。 查到一段交待得蛮清楚:“万寿宫最早为江西人纪念许真君建的道观,即公元376年(东晋太元元年)。后由江西人外迁(史称“江右人”),逐步仿建于沿长江流域;自唐宋以后,开始向湖南、湖北、云贵川一带迁徙;明清时期,开始遍布全国,最繁盛时期达1300余处,其中江西省内600余座,外省包括海外共700余处。 公元1010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升观为宫,皇帝亲书:“玉隆万寿宫”赐额,下诏书全国仿效修建。 公元1116年,政和六年。微宗皇帝赵佶,自称“教自道君皇帝”、于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用瘦金体御书《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牌,令汴京神霄宫先刻碑,即后以该碑的拓本颁赐天下摹勒立碑,同下诏书:“埒于王者之居”。 明代以后,各州府所在地万寿宫均改为“皇庙”,特指各地巡抚衙门所在地建的皇帝建筑(皇庙)——万寿宫。每逢皇帝生日、国丧、皇帝登基,朝廷圣旨传接,城内文武官员都要亲来皇庙集体朝拜。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全国皇庙统一名称“万寿宫”并沿用至今。 现存于世的“万寿宫”,多在满清时代进行过修整改造,因在明清时代以前,万寿宫是作为道家寺院而存在的,而寺院内不符合清朝朝贺仪规,所以,大多按清规,仿北京故宫、颐和园内的德和园等,承袭皇家建筑风格而改建。其中有御书万寿宫款文扁牌的便是所谓皇庙。既作会馆公所,同时也是地方官员朝拜祝贺接旨仪典活动场所,与皇帝出巡时到达该地的临时行宫(其中没有万寿宫扁牌的江西会馆仅作江右人办公经商的义地,并非皇庙)。 ” 总之,万寿宫有三种,一是江西会馆的神庙;二是宋朝皇帝让建的道观;三是清帝的官庙。明朝,一和二在大城市中的变成了皇庙。 天水的万寿宫,纯然清式,本是专向用途的么。在现之修整中也似有所变异。天水书画院据之。 天主堂 紧邻着万寿宫在。算不得古建吧。但旧时,天水应有天主堂的,在哪儿?什么样子? 汉忠烈纪将军祠(城隍庙) 汽车上见之,匾额上字不能识全,但知为将军祠。查知仍汉忠烈纪将军祠(城隍庙) 明初,为汉将军纪信修建的庙祠,因纪信为天水城隍,又为天水城隍庙。 门前牌坊匾额上“汉忠烈纪将军祠”的字仍于右任书。 “天水城隍庙,在历史上曾几经倾圮复修,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光绪五年(1879年)天水两次遭大地震,城隍庙两次被破坏。庙内原有静宫、东楼、仓帝、马神、药王、圣母、诸祠。抗战时期,天水学者冯国瑞劝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将其所藏之陕西地方志等书籍移至天水,辟此处为“天水图书馆”。天水图书馆藏书之巨曾为陇上之最。”藏书呢?现在哪儿? 牌坊下的塑像是纪将军么?怎么看着像唐僧呢 文庙,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呢,只一牌坊,一院落,一大殿。年头倒有了,古柏为证。 城隍庙街对面,一有钱人的古宅院已修整开放,收着现代人的钱,这类宅子,全国各地大同小异的多了去。 如这么说,万寿宫、文庙、城隍庙全国各地大同小异的也多了去呀。一私一官,何待之相异?缘乎前者唯建筑可看,而后者含文化、历史因素多多故? (万寿宫) (天主堂) (汉忠烈纪将军祠(城隍庙) (文庙) (文庙)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285-r1274467-journals.html1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